腾势N9社交舱豪华,领克900家庭头等舱更强,谁才是出行首选?

现在汽车市场真是越来越热闹,各种新词儿层出不穷,听得人眼花缭乱。

前脚刚有人说要把车打造成“移动的家”,后脚就有人提出了“社交舱”的概念,好像买辆车就能顺便解决单身问题、拓展商业人脉一样。

这些听起来很高大上的词,说到底还是为了吸引咱们消费者的眼球。

腾势N9社交舱豪华,领克900家庭头等舱更强,谁才是出行首选?-有驾

但咱们老百姓过日子,讲究的是个实在。

特别是家里人口多,上有老下有小,买一辆大尺寸的SUV,最根本的需求是什么?

无非就是希望一家人出门,不管是市区里堵车,还是周末去郊区,每个人都能坐得舒舒服服,安安稳稳,别让谁受了委屈。

所以,当一些车还在费劲心思地讲“社交”故事的时候,像领克900这样的车,已经踏踏实实地把一个“家庭头等舱”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了。

这两者一对比,哪个更懂咱们中国家庭真正需要什么,哪个更接地气,其实心里头早就有了答案。

咱们先从最核心、最直观的空间说起。

买这种大车,空间要是做不好,那其他的配置再花哨也都是白搭。

很多车都号称自己是六座或者七座,但实际上玩的是个小花招,把第一排、第二排做得挺宽敞,可一到第三排,就立马缩水成一个“小马扎”,别说让成年人坐了,就是让稍微大一点的孩子坐进去,时间长了都得腿麻。

这种体验,怎么能叫“为家庭设计”呢?

这明明是区别对待,让坐在第三排的家人感觉自己像个“二等公民”。

领克900在这方面就显得特别有诚意,它上来就亮出了一个咱们买房时才听说的词——“得房率”,高达88.2%。

这话说得通俗点,就是车子外壳里面的空间,绝大部分都变成了你能实实在在用上的地方,没搞那些虚头巴脑的造型浪费面积。

整车的内部使用面积达到了惊人的6.16平方米,平均分摊到每个座位上,人均都能超过1平方米。

这个数据可能听着没感觉,你想象一下,在车里,每个人都有一个相对独立的、舒展的空间,不用胳膊挨胳膊、腿碰腿,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舒适和尊重。

具体到每一排的感受,领克900可以说是把功夫下到了细处。

第一排驾驶位和副驾驶位,视野开阔,座椅舒服,这都是基本功,咱们不多说。

关键要看第二排和第三排,这才是考验一辆家用大SUV的“试金石”。

腾势N9社交舱豪华,领克900家庭头等舱更强,谁才是出行首选?-有驾

很多同级别的车,第二排中间的过道特别窄,想去第三排,得侧着身子、缩着肚子,费劲地挤过去,年轻人还好,要是家里的老人,那就太不方便了。

领克900把这个中央过道做到了190毫米宽,这个宽度甚至超过了不少以空间著称的MPV车型。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家里的长辈可以很从容地走进第三排,孩子们也能在二排和三排之间方便地走动,拿个水、递个零食,整个车厢内部的流动性一下子就变好了。

而最能体现它“人人平等”设计理念的,就是那个被很多人忽视的第三排。

它不再是一个临时的、应急的座位,而是一个真正可以让人长时间舒适乘坐的空间。

它的宽度将近1.1米,这是什么概念?

就是两个中等身材的成年人并排坐着,肩膀之间还能留有余地,不会互相挤兑。

更重要的是,这第三排座椅不仅宽,它还能前后滑动125毫米,靠背的角度也可以调节。

腿长的人可以把座椅往前调一点,获得更大的腿部空间;想在路上打个盹的人,可以把靠背放倒一些,找到一个舒服的姿势。

这样一来,无论是谁坐在第三排,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坐姿,享受到和前排乘客几乎同等的待遇。

这才是真正的“全家都是VIP”,让坐在最后面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也能感受到被尊重和被照顾。

除此之外,那个上下对开式的电动尾门设计也特别有意思,官方叫它“中国SUV第一电动天地门”。

周末全家去郊外露营,把车停好,上半部分尾门升起来遮阳挡雨,下半部分放平,就成了一个天然的吧台或者观景台。

孩子们可以坐在上面看风景,大人可以放上咖啡零食,聊聊天,这种场景,可比在车里硬凹什么“社交”造型要温馨、实用得多。

说完了“筋骨”和“血肉”,咱们再来聊聊这台车的“大脑”和“神经系统”。

现在这个时代,智能已经成了汽车的标配,一辆车如果不够聪明,开起来不仅费力,安全感也会大打折扣。

领克900在智能化这方面,可以说是下了血本。

腾势N9社交舱豪华,领克900家庭头等舱更强,谁才是出行首选?-有驾

它全球第一个用上了英伟达公司最新的Thor智能驾驶芯片,算力高达700TOPS。

这个数字咱们普通人可能没概念,打个比方,这就相当于给汽车装上了一个反应速度极快的超级大脑,它能在千分之一秒内处理海量的信息,并做出判断。

这个超级大脑,支撑起了一套叫做“千里浩瀚H7”的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像什么在市区里自动跟车、识别红绿灯、自主变道,或者在高速上自动巡航、超车,这些功能都已经是基本操作了。

最让人觉得踏实的是一个叫做G-AES的连续自动避让功能。

根据官方公布的测试,在时速120公里的高速行驶状态下,如果前方突然出现障碍物,比如前车掉落的货物,或者路边突然窜出的行人,这套系统能在驾驶员反应过来之前,就精准地计算出最佳躲避路线,并稳定地完成避让动作。

这种在紧急关头能救命的功能,带来的安全感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为了实现这种超强的感知能力,全车上下密密麻麻地布置了29个传感器,包括雷达、摄像头等等,它们的探测范围加起来,能覆盖6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最远能看到280米外的情况。

这就像是给车子配了一副“千里眼”和“顺风耳”,时刻帮你盯着路面上的风吹草动。

当然,一个好的“司机”还需要一个得力的“管家”来配合。

领克900的智能座舱里,破天荒地装了两颗目前最顶级的“大脑”——高通8295芯片。

为什么要装两颗?

这就是它想得周到的地方了。

一颗芯片专门负责处理和驾驶相关的信息,比如导航路线、车辆状态显示等等,保证绝对的流畅和稳定;另一颗芯片则专门为车里的乘客服务,你想听歌、看电影、玩游戏,都由它来处理。

这样分工合作的好处就是,即便副驾驶在看高清电影,后排的孩子在联机打游戏,也绝对不会影响到驾驶席上导航地图的刷新速度,大家各取所需,互不干扰。

车机系统用的是很多人都熟悉的魅族Flyme Auto,操作界面跟咱们用的智能手机差不多,非常容易上手。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那套哈曼卡顿的音响系统,全车足足有31个扬声器,总功率高达2640瓦,还支持杜比全景声。

这已经不是简单地在车里听个响了,这简直是把一个移动的音乐厅搬进了车里。

在漫长的旅途中,放上一首喜欢的音乐,声音从四面八方将你温柔地包裹起来,高音清亮,低音浑厚,那种沉浸式的体验,能瞬间洗去旅途的疲惫。

这才是真正能提升全家人出行幸福感和生活品质的配置,远比那些虚无缥缈的“社交”概念来得更加实在和温暖。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