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生活就是一场“谁比谁更离谱”的比赛,不是你在上头,就是我在下头。想不到,如今连罚单都能空降异地,变成一场赛博穿越大戏。这年头,车在成都停着不动,罚单却能从重庆飘来,得,这不是“快递业务全国通达”,而是“冤假错案遍地开花”。连警察叔叔的眼也开始玩“盲盒”了,多刺激。
李女士的遭遇,充分体现了我国电子警察的“人性化”——有你没你,一个样。成都的新都区里一点风没动,李女士安安分分坐在自己家里,突然手机嗡嗡作响,传来一条“重庆公安交管”的盛情问候:“您在重庆大渡口区松青路违停,等着扣分吧。”李女士一脸问号:我这两天就宅在家里躺着,难道是我的灵魂去重庆飘了?她第一反应还挺清醒,这年头诈骗短信遍地开花,一个陌生的违停消息,谁敢当真?没理会,继续做自己的钉子户。直到第二条短信出现,不但内容清晰,还附带“交管12123”App实锤,谁都能查得见,真的能扣分。感觉不太对,她点开一看,果然有一张“抄作业”似的照片,白色车歪着停在那儿。问题是,李女士的车是绿色的,就开这辆绿色新能源还挺自豪了些。再看车牌号码,川A和渝A,后面的数字字母一模一样,就是省份不同,活脱脱的“名字撞车”。
这不是黑色幽默,简直是车牌物理哲学:你不是你,我也不是我,大家都是数字化的尘埃,随时被人工智能和人工审核点错人生。说真的,现在交警的工作如果用“点错了”解释一切,倒也是与时俱进。重庆交警总队接到记者电话,支支吾吾地表示,可能电子警察识别有误,人工审核习惯性批量审查也就眼花缭乱,“渝”和“川”隔得太近,不小心点错了。这年头,凭手感办案,太考验“指间生死时速”了。至于问题怎么解决?简单,不服可以申诉。审核一撤销,你的罪名从天而降又被原路退回,体验一把“人生模拟器”。
本来嘛,谁还没被罚过几次款?现在道路越来越挤,车子越来越多,直接造成了交警的干活难度指数翻倍。你走你的阳关道,他拍他的黄泉路。停车的时候,一不小心就能被电子眼记录下你人生的丑态。一边省油省钱,一边贴罚单补贴交通管理部门,撸羊毛都快赶不上交警的数字手速。你说这些交通违法,真是天注定吗?还真未必,谁知道今天你做了几十次好人,明天电子警察一不看准,你就变成了反派。遇到冤案,大家全靠江湖救急,尴尬得都快变成网络段子手了。
你问,什么情况可以申诉撤销?别急,申诉这事,大家都很有经验——毕竟在这个时代,不会申诉算是社会落伍新标志。首先,交通违法行为“重复录入”。电子警察的态度很朴素,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恨不得你一个号一天收到十张罚单。申诉流程就像学校批作业,反复申诉,反复撤销。对了,碰上特殊车辆执行任务,比如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大家都知道“让一让,别惹麻烦”,真让出去了,后来扣分又一条,绝了,能申诉能撤销,人情还是挺足的。
比方说,信号灯和交警指挥不一致,你说听谁的好?有时候红灯亮着,交警一挥手,你冲了,后来又收到一张逆行告知书。没关系,依照祖国的交通法规,交通警察的话才是金科玉律,只要你听指挥,哪怕闯王来了都能撤销。顺便提一句,信号灯这玩意儿也挺脆弱,坏了就坏了,有时候路口灯光交替错误,一通乱闪,你都不知道该进还是该退,遇上违法记录,申诉呗,调监控视频,交警叔叔会帮你重做人。
还有最经典的“标线标志迷魂阵”,地面划着只能左转,旁边竖个路牌说可以直行。“你好,我是电子眼,我啥都不知道,但我看你直行了,扣分!”这种情况,只能靠申诉“自救”,毕竟太多“职业司马懿式”标志,暗藏机关,令人防不胜防。为什么路上的标识总要跟电子眼玩猜谜?这事问问城市规划师,他们也大概一言难尽。还有避让故障车或事故车造成的压线,谁没在路上见到过歪歪扭扭的抛锚车,被逼着压线,回家收到一张二百元的“慰问礼”。这些都可以申诉,但要带齐证据,录个小视频,不然电子警察只认死理,不认人理。
至于最神奇的车牌套用,同一车牌,川渝大乱斗,你的车在家睡觉,别人的车在外游荡,电子警察直接给你扣分。这事其实挺让人头秃,毕竟你不是全国唯一的“川AAL70XX”,还有一群同款渝A在外打工。但好在,申诉流程也真够繁琐,带上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和车辆登记证,跑几趟拍照,找证据。最怕的就是“同款车撞色”,那你还得证明当天你不在场,拿停车票、收费票,甚至监控录像——仿佛在挑战你的人生演技。这申诉过程,好像把你逼成了北京卷的答题少年,人生无处不拼搏。
当然了,还有更离谱的,车辆被盗抢后,警察叔叔温馨提示:赶紧去报案,别等着罚单都凑齐一套。期间任何交通违法都能申诉撤销,但别太佛系,手续一堆,早点办免得罚单堆成一座小山。
说到底,你要是对交警部门做出的裁决有异议,行政复议是正道。这个流程很人性化,给你60天申诉期,让你和电子警察颇有一战。只要你胆大心细,送上事实证据,交警部门60天之内一定给个说法。至于申诉细节嘛,最靠谱的方法就是先缴罚款,莫拖延,不然滞纳金又是一笔心头肉。申诉剧本演完,钱会原路退你,心情也能稍稍松口气。

要记得,申诉材料要提前准备好。身份证复印件,处罚决定书复印件,证据材料,就是一场“能者多劳”的公文游戏。行政复议申请书里要写清楚,“本次交通违法不是我犯的,是那个同款车牌的异地兄弟干的”,要扼要,千万别扯太多废话,专业就是要直白,总不能说:“我的车不会穿墙遁地到重庆。”
整个流程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反正都是一场社会技术与人性的对抗。你以为有了高科技,交通治理会更公平?别天真,高科技只是让那些乌龙更加现代化——乌龙的速度更快,范围更广,连空气都能传递罚单。电子警察的抓拍像极了那个“面部识别不准”的保安,认不出你,却能认出你的钱包。不小心就点错了你的人生,连罚款都显得极度无缘无故。
李女士这次,算是“被罚款”的幸运儿了。警察叔叔一句“抱歉点错了”,就像餐馆服务员把隔壁桌的辣椒撒你碗里:不好意思哈,您重新吃一碗。撤销了嘛,总算给个交代。至于快递般的罚单,谁没遇到过?有车的朋友都懂,每一张罚单背后,都是一次“和系统斗智斗勇”的奇幻漂流。
这社会啊,挺合理又挺荒诞。你本以为“人定胜天”,结果发现“指误胜人”。电子警察抓拍,靠人工审核,每天都有无数车主在异地收到自家罚单,体验一把“灵魂出差”。你关心证据,系统关心数据,而社会关心的是罚款能不能收齐。站在科技的风口,你一不留神就被吹没了几个积分,送走两百块。交警叔叔还挺有人情味,出错了愿意道歉,核查后马上撤销,但谁能保证下一次不会再点错?
有时候我在想,是不是以后全国车牌都得做成二维码,扫描一下自动识别,“异地罚单”变成“虚拟点名”,要不大家都玩弹幕投票,现场“你扣我分,我扣你钱”,干脆把交通罚款做成在线PK。如此一来,技术与生活的交界处只剩下无尽荒诞:哪怕你坐在家里喝咖啡,钱包也能被一场遥远的交通事故影响。
走在路上,谁还不怕下一次突然收到外地罚单?不过话说回来,现代生活有了“申诉权”,人也能稍微自救,毕竟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比“指误”更不可预测。如果你哪天莫名其妙多了一个异地违法记录,别慌,先申诉,后自嘲。毕竟,“手一抖,罚单到”,背后藏着社会运行的所有不合理。你不服,申诉;你服了,那就是你自己的事。下次如果再遇到,记得淡定一句:“又不是第一次了,谁还没点错过自己的人生呢?”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