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甄,头条、公众号、百家号等平台同步发布,一旦发现有转发或者用AI改写的,肯定举报到底
2025年9月1日,新版《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就要落地了,这可是自2019年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发布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调整。
这回调整,可说是整整忙活了8个月,专家们搞了70多次调研和160多场技术讨论,还收集了将近13万份问卷意见,差不多有200项关键指标都做了优化。脚蹬子退出舞台、续航变得更给力的时候,有个问题就摆在那了——25公里每小时的限速,到底够不够咱普通老百姓日常用呢?
脚蹬子终成历史
电动自行车那脚蹬子,不少人吐槽它是“闲得发慌的配件”。爬坡时根本带不动,平地骑吧还老蹭裤脚,遇到下雨天滑得跟溜冰似的,三天两头还得修,真让人头疼。
新国标终于对这个老大难问题作出了回应:脚蹬子不再是必须装得,想装就装,不想要也没人管。这下,光看车上有没有脚蹬子也分不清到底合不合新国标的要求了。
续航可能会增加
照着新规来的,整车重量限制从55公斤涨到63公斤,不过只针对装铅酸电池的款式。这样一来,能塞进更大容量的电池,续航里程估计能多跑个10到20公里没多大问题。
可问题也跟着来了,塑料部件被卡死在3.5公斤之内。车厂就不得不扔掉那些便宜的回收料,多数只能上镁合金一类的复合车架,整车估计会更重几分。结果搞到后来,续航提升这事儿估计也没法指望太多。
25kmh限速:谁为百姓考虑?
脚蹬子和续航这两项解决得差不多了,25kmh的限速依旧没动静,这标准成为新国标里头争议最多的地方。说来也有意思,清华大学的李稻葵教授都打过比方:“限速25kmh的电动自行车,搞不好还没有自行车骑得快。”
这脱离实际的限速设定搞得后头出了一串麻烦。说白了,大批地下改装生意就是这么冒出来的。比方说,有个地方的行业协会做过个小调查,发现超过52%的人爽快承认已经把限速给解掉了。商家也没藏着掖着,直接说:“解个限速还不比下个手机应用省事?几分钟全弄好。”
目前全链条治理已经启动,针对非法改装、加速这些问题查得可严了。圈里一些专门干这行的都说,单靠查处和处罚其实不顶用,归根结底还是限速标准这一块有点扯,25kmh的限速实在太不现实。
要是只是偶尔出现一两例自行车提速,那还算个别人搞事,可眼下都成了常态,这就明摆着限速这个规定压根不太够用,大家骑车都觉得不方便。
电轻摩解禁:能否破局?
碰上25kmh这个速度卡脖子的事儿,有些人喊着得赶紧调整标准,也有些脑洞大开,觉得不如直接让电轻摩上路,这才真是眼下最靠谱的法子。
电轻摩跑起来最高能到50kmh,续航也比一般的强,咋一看就很适合老百姓日常出门,不存在骑不远、骑不快的烦恼。好些时候调研和采访下来,绝大多数车主都挺认同电轻摩放开的,大家觉得把电轻摩和摩托车一锅端显然说不过去。
现在咱们国内还剩着一百多个城市对摩托车管得挺严,把电轻摩也纳入限制范围的话,好像还能理解,毕竟有些车速度贼快。电轻摩其实跑不出50kmh,在速度上已经卡得很死了,感觉更加贴合国人的实际需求,合法上牌、合理上路早该提上日程了。
总结
9月的新标准铁定开始执行,这速度一时半会儿不会往上提。眼下能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也就只能让电轻摩放开通行权,好给大家多点出行门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