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cc卡着购置税红线,3.5万订单背后:一台踏板为何让经销商等车排到下个月?

149cc卡着购置税红线,3.5万订单背后:一台踏板为何让经销商等车排到下个月?

上个月去店里看车,销售说想提这台车得等四十天。我问为什么,他掏出手机给我看订单系统——3.5万台,产能一个月才1.2万。旁边有个哥们儿急了,说“加钱行不行”,销售摇头:“加钱也得排队,厂里就这个速度。”

这场面让我想起十年前某款合资踏板刚上市那阵子。不过那会儿人家卖两万多,现在这台一万六,配置还更足。

缸径收了2mm,省下的可不止一千块

149cc卡着购置税红线,3.5万订单背后:一台踏板为何让经销商等车排到下个月?-有驾

发动机据说跟PCX160同平台,缸径从60mm缩到58mm,排量正好149cc。你猜怎么着?购置税直接免了。我给算过账,省下这笔钱够加两个月的油,再买套好点的护具都绰绰有余。

动力参数摆在那儿:11.4kW功率,14.4N·m扭矩。市区跟车起步挺轻快,红绿灯抢个身位不费劲。就是上了80之后想再提速,发动机声音变大但车速上得慢,这是缩缸车型的通病,懂的都懂。

油耗实测下来2.3升左右,比宣传的稍微高点,但也能接受。续航三百多公里,一箱油撑个礼拜不成问题。

全系标配双通道ABS和TCS,这价位少见

149cc卡着购置税红线,3.5万订单背后:一台踏板为何让经销商等车排到下个月?-有驾

刹车用的航特系统,前后碟刹配双通道ABS。刹车手感偏软,介入时机比较早,习惯了倒也顺手。湿滑路面上牵引力控制能帮你兜着,后轮一旦打滑,系统零点几秒就能限制动力输出。

有次下雨天过积水路段,油门拧急了点,能感觉到轮胎在打滑,但车身没往一边甩。这功能在雨季或者路况复杂的地方,确实能让人心里踏实些。

高配版还带内置胎压监测,精度比外置的准。就是ABS调校稍微激进了点,紧急制动时介入感比较明显,得适应一下。

仪表和互联功能,有惊喜也有槽点

149cc卡着购置税红线,3.5万订单背后:一台踏板为何让经销商等车排到下个月?-有驾

5英寸彩屏,导航投屏都能用,手机蓝牙解锁也挺方便。忘带钥匙的时候掏出手机就能开车,这设计对马大哈来说算救星。

不过有个问题——信号偶尔会断。特别是阴天或者进地下车库,APP跟车机连接会卡顿。还有语音助手反应速度一般,比不上汽车上那种。

USB双接口倒是实用,Type-C和USB-A都有,充电速度挺快。跑外卖的朋友应该会喜欢,手机没电不至于影响接单。

空间设计走实用路线

149cc卡着购置税红线,3.5万订单背后:一台踏板为何让经销商等车排到下个月?-有驾

纯平踏板,24寸行李箱能竖着放。座桶塞一顶全盔加件雨衣没问题,50升容积够日常用。高配版配了快拆尾箱,再加个外挂箱体,载物能力就更强了。

就是没标配挂钩,买早餐、奶茶这些需要自己改装。手套箱密封性一般,下雨天最好别放贵重物件。

座高766mm,女生双脚也能踩实地。车重135公斤,比同级别某些车轻了十来斤,转弯调头都灵活。

149cc卡着购置税红线,3.5万订单背后:一台踏板为何让经销商等车排到下个月?-有驾

操控调校偏舒适

双摇篮车架,轴距1313mm,正立前叉配后双弹簧减震。三十公里时速过碎石路,滤震挺柔和。六十公里过减速带也不会弹得太厉害,就是载人的时候后避震偏硬,坐垫上的人可能会颠。

轮胎用的半热熔,抓地力够用。弯道并线不会觉得发飘,雨天排水性也行。不过手把位置偏低,一米七五以上的人得前倾着骑,跑长途会累。

还有个细节——手把按键布局跟常规车不一样,转向灯和喇叭位置需要时间适应。刚上手那几天我按喇叭老按成转向灯。

149cc卡着购置税红线,3.5万订单背后:一台踏板为何让经销商等车排到下个月?-有驾

价格卡位打得准

标配版15980,高配版17180。对比市面上其他150踏板,有的配置差不多但贵一千多,有的便宜但只给单通道ABS,还有的根本没智能互联。

高配跟标配差一千二,多了行车记录仪、胎压监测、尾箱。据说七成订单都选了高配,这价格梯度设计确实琢磨过消费心理。

经销商私下还有暗降空间,具体能谈多少看个人本事。反正现在订单多,你不买有的是人买,议价余地不算大。

149cc卡着购置税红线,3.5万订单背后:一台踏板为何让经销商等车排到下个月?-有驾

品控和售后是个问号

订单爆了产能跟不上,这是第一个问题。有车主反馈过皮带共振、手把用料单薄这些细节,虽然不是大毛病,但也影响体验。

售后网点倒是铺得挺广,但偏远地区响应速度还得观察。摩托车这东西,三年看售后。现在买的人多,过两年零件供应、维修效率能不能跟上,还得时间检验。

适合什么人?

149cc卡着购置税红线,3.5万订单背后:一台踏板为何让经销商等车排到下个月?-有驾

每天通勤二三十公里,预算一万六左右,想要点配置和面子的,可以考虑。跑外卖送快递的,看重经济性和实用性的,也值得试试。

但要是对品控要求特别高,或者喜欢拉高速跑长途,那可能得再看看别的选择。这个价位段,谁也做不到完美无缺。

市场用脚投票了——3.5万订单摆在那儿。至于值不值,得看你自己的用车场景。反正现在下单,可能得等到下个月才能提车。等不等得起,自己掂量。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