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力斯的"华为依赖症"与破局之路
赛力斯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2024年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182%,净利润59亿元,问界系列车型一度占据细分市场鳌头。但在光鲜数字背后,这家车企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转型阵痛。
曾经凭借华为技术背书与渠道赋能的赛力斯,如今遭遇"成长天花板"。问界M7、M9等主力车型销量自去年三季度起呈现断崖式下滑,华为对智选车资源的分配天平正在倾斜。经销商坦言:"过去门店选位优先赛力斯,如今新开店面留给问界的展位越来越少。"更严峻的是,华为正在将销售终端全面托管化,经销商利润空间被压缩至盈亏临界点。
在这场技术与渠道的博弈中,赛力斯选择主动突围。斥资115亿元入股华为旗下引望公司,将合作层级提升至战略协同层面;同时启动港股上市计划,拟募资50亿元加码技术研发。更具象征意义的动作,是斥巨资收购问界商标与超级工厂,这场"品牌赎身"预示着赛力斯正在重构自主话语权。
产品矩阵的快速迭代显露出破局野心:22.98万元起的问界新M5 Ultra试图打开下沉市场,预售订单破10万的问界M8瞄准中大型SUV空白区。但市场质疑声也随之而来——当华为生态开始惠及更多车企,塞力斯的技术护城河还剩多少壁垒?
站在千亿市值门槛上的赛力斯,此刻如同站在十字路口。是继续躺在华为的功劳簿上吃红利,还是真正完成从代工厂到技术主导者的蜕变?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将决定这家车企能否在新能源汽车的下半场真正站稳脚跟。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