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者破局 李凤刚的i人营销学 百年奥迪新声量
i人的逆向亮相
“i人也能当营销公司的老总吗?”
2024年7月16日。奥迪115周年纪念日。李凤刚的短视频首秀以此开场。没有喧嚣特效。没有夸张表情。只有暗调西装与一枚四环徽章。在e人当道、情绪飙车的舆论场中,这位一汽奥迪中方掌舵人主动贴上“内向者”标签。像一场预谋已久的反差实验。
一年后。80余条视频沉淀出独特节奏。不追热点。不造冲突。镜头前的他总在拆解细节:
•门把手的秘密:奥迪A5L半隐藏式设计,碰撞时弹出机械拉绳方便救援;车内“一拉两用”集成电子与机械锁。
•固执的坚持:车规级芯片、物理按键保留、安全带与车身协同优化……“不为好看,为功能而设计”。
•安全至上哲学:“任何性能与安全冲突,安全优先”——这句话贯穿每场技术讲解。
工程师的严谨成了流量密码。却也暴露局限:一丝不苟的叙述缺少趣味。直到他在小红书分享偷拍同事Labubu玩偶被抓包的vlog。年轻用户惊呼:原来奥迪也会幽默。
技术流破壁术
清华机械系毕业的李凤刚,把短视频变成技术白皮书。当新势力鼓吹“冰箱彩电”,他展示的是:
3.18米直径转毂在实验室模拟五种路面。金属块焊接轮毂模拟极端震动。26种特殊路段测试异响控制。10万公里耐久验证。
“汽车不是快消品,绝不拿用户练手。”这句话他常挂嘴边。直指行业浮躁。
数据印证真诚的力量:
•直播团队从日播2小时扩展到10小时常态化,线索量激增30%。
•2025年1-7月,一汽奥迪销量逆势稳居35万辆,成唯一正增长传统豪华品牌。
冰冷的参数被赋予温度。用户留言:“看他讲车身刚性,像听教授授课。枯燥但安心。”
为何走到台前?
作为BBA唯一坚持更新社交媒体的中方高管,他的理由很实在:“至少多一条直达客户的渠道。”
新势力是催化剂。雷军年度演讲单日涨粉百万。李想、何小鹏频繁露面。老板亲自讲解已成常态。“当新势力大讲特讲某些功能时,其实奥迪早已拥有。只是我们没说。”李凤刚在视频中叹息。
更深层的是战略转型:
•组织手术:重组区域团队,按竞争强度分三类配置人力;成立线索中心直连用户需求。
•电动化关键节点:首款PPE平台车型Q6L e-tron上市,华为智驾+奥迪底盘调校的“双线打法”落地。
内向者的镜头恐惧被使命感战胜。“沟通断层必须打破。”
百年豪门的突围法则
“与传统豪华品牌比,奥迪有华为赋能;和新势力比,这是一台奥迪。”2025年Q6L e-tron发布会上,李凤刚定义奥迪定位。
油电共进的清醒:
•燃油车仍占市场基本盘:奥迪A6L 1-7月销近10万辆,豪华C级车第一;Q5L同比暴涨54.2%。
•未来十五年,李凤刚预判油车仍占30%份额,三分天下。
渠道革命:
•615家经销商启动“融合直售”模式,终结价格博弈。
•资产活化缩减门店运营成本,单店最高降费2000万元。
长期主义成为盔甲。当对手炒作期货技术,奥迪死磕安全与工艺。正如奥迪中国总裁所言:“闭着眼也能凭驾驶质感认出这是奥迪。”
尾声:安静的力量
李凤刚未成顶流。但找到了对话频道。他的账号像一扇窗:窗外是百年德系工匠精神,窗内是中国市场的潮涌。
当行业迷信“音量即销量”,i人的突围证明:真诚与技术叙事自有回响。豪华的本质从未改变——不是屏幕数量或冰箱尺寸,是穿越时间的可靠性。
天山之巅,新奥迪Q7劈开戈壁。发布会现场,李凤刚凝视马龙代言的短片轻叹:“造车是百年赛道,绝无捷径。”
此刻的奥迪,正以i人的步调穿越喧嚣。沉稳。坚定。每一步都踩实土地。
【注】李凤刚的实践揭示汽车营销本质:在算法驱动的时代,专业主义与真实感正成为新稀缺资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