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汽车发布“真风道”宣言,背后暗藏何种市场策略?

最近汽车圈儿,颇有些旌旗猎猎的味道。莲花中国猝然抛出一句:“真风道,真下压力,玩风,恭候赐教!” 懂行的都咂摸出味儿了,这是隔山打牛,明里暗里怼的,八成是那家靠“情绪套件”窜红的车企。虽说莲花没点将,但这“你知我知独眼龙也知”的劲儿,活脱脱就是茶水间里的密语。

提起莲花,这牌子履历可不浅。当年囊中羞涩,无力自研引擎,便孤注一掷,死磕车身设计,愣是靠“轻盈”辟出一条生路。1952年的MkVI,那蜂窝状管式车架,即便今时今日瞧来,仍觉鬼斧神工。及至后来驰骋F1赛场,亦是荣耀加身,七捧桂冠。这些年来,莲花始终秉持“先化繁为简,再精益求轻”的圭臬。譬如1996年的Elise,以粘合式铝制底盘搭配玻璃纤维车身,整备质量不过725公斤,轻若鸿毛,操控自是妙不可言。空气动力学亦是莲花的看家本领,Eletre那家族式多孔设计、主动闭合式进气格栅之流,硬是将风阻系数压低至0.26。

莲花汽车发布“真风道”宣言,背后暗藏何种市场策略?-有驾

然而,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莲花这般硬核的技术流,缘何要使出这般“蹭热度”的招数来扬名立万?这背后,莫非另有隐情?

莲花汽车发布“真风道”宣言,背后暗藏何种市场策略?-有驾

其一,当下车市,内卷已成常态。各路新晋势力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营销手段亦是花样百出,层见叠出。传统车企若不放低身段,效仿着“平易近人”些,极易被淹没于信息洪流之中。毕竟,酒香也怕巷子深,更何况当下消费者的胃口瞬息万变,单凭技术,怕是力有未逮。

莲花汽车发布“真风道”宣言,背后暗藏何种市场策略?-有驾

其二,莲花这些年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也算不上顺风顺水。早前因商标遭人觊觎抢注, 只能以“路特斯”之名示人。吉利耗时五年,历经三十余场诉讼,方才将“莲花”这块金字招牌完璧归赵。这其中的甘苦,怕是只有他们自己心知肚明。如今好不容易正名了,自然要大张旗鼓地宣传一番。

有人或觉,莲花此举有失格调,毕竟是老牌跑车品牌,理应保持高冷姿态。然亦有人认为,这无可厚非,能让更多人识得莲花的技术与底蕴,总胜过默默无闻。况且,这种“隔空过招”的方式,也颇合乎当下年轻人的脾性, 易于引发话题与讨论。

莲花汽车发布“真风道”宣言,背后暗藏何种市场策略?-有驾

实则,此事亦折射出一个问题: 在当下的汽车市场,技术固然不可或缺,然营销亦是重中之重。一款上乘之作,若不能有效地传递至消费者,亦难奏凯歌。而对于像莲花这般的传统品牌而言,如何放下身段,适应新的市场环境,乃是其必须直面的挑战。

莲花汽车发布“真风道”宣言,背后暗藏何种市场策略?-有驾

当我们哂笑“情绪套件”之时,是否也应反躬自省,为何这般看似无用的玩意儿,反倒能蛊惑人心?是否因我们忽略了汽车的“情感价值”?是否因我们只盯着技术参数,而无视了消费者的真实诉求?

莲花汽车发布“真风道”宣言,背后暗藏何种市场策略?-有驾

“真风道,真下压力”,这固然是莲花的底气所在。然于这“流量为王”的时代, 如何将这份底气转化为实打实的市场份额,方是更需深思熟虑之处。毕竟,单靠口诛笔伐,是赢不了市场的。

末了, 愿诸位铭记, 无论是“真风道”亦或“情绪套件”,汽车的本质终归是交通工具。然其亦承载着我们的情感与期许。希冀车企诸君在精进技术与营销的同时, 亦能多一份真诚,少一些虚情假意,真正为消费者量身打造出更臻完美的产品。这才是汽车行业应有的气象, 诸位以为然否?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