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局,车钥匙揣兜里一个月了,我对着这台吉利银河M9,心里头那股劲儿还没完全顺过来。
这玩意儿,就像当初说媒拉纤时介绍的对象,照片上瞅着浓眉大眼、家底厚实,哪哪儿都对。
真领回家过日子,你才发现,嘿,他睡觉还磨牙呢。
所以今儿个,咱不整那些虚头巴脑的,就扒一扒这一个月,我跟这“大家伙”是怎么从“相敬如宾”到“相爱相杀”的。
这故事咱得倒着讲,从上周末那次彻底搞砸了的家庭露营说起。
本来画面都想好了:阳光正好,一家老小在山里头支起帐篷,烤着肉串,我闺女满地撒欢……堪称一出现代版“向往的生活”。
结果呢?
理想有多丰满,现实骨感得就能扎穿轮胎。
当我把帐篷、烤炉、折叠桌椅,外加两大包零食一股脑儿塞进M9的后备箱后,我傻眼了——第三排那俩座,名存实亡,彻底沦为了“行李展示区”。
我那一百五十斤的老丈人,最后只能憋屈地缩在副驾,一路上,我从后视镜里都能感受到他那无处安放的膝盖散发出的怨气。
这一下,给我整明白了,银河M9的空间哲学就是一道残忍的单选题:要么坐满六个人,大家两手空空当“仙人”;要么就老老实实当个四座车,后备箱才能装下人间烟火。
买车时销售跟我吹得天花乱坠的“魔术空间”,敢情是这么个“戏法”?
但你骂它吧,它又总能在别的地儿给你找补回来。
就说提车第一天,我为啥咬牙上了四驱版?
不就是怕这五米二的车身,开起来跟个喝醉了的“水牛”似的,笨拙又迟钝。
结果,脚丫子搭上电门那一下,我承认我肤浅了。
没有半点发动机的嘶吼,就像一头深海巨鲸,悄无声息地就滑了出去。
那感觉,奇妙得很,仿佛整个世界都按了静音键。
最让我上头的一次,是在一个红绿灯路口,旁边并排停了辆特“横”的德系小钢炮,车主大哥那小墨镜一戴,眼神里全是“你瞅啥”的挑衅。
绿灯一亮,我都没怎么深踩,就听见一阵电流的“嗡”声,这台两吨半的“胖子”瞬间就弹了出去,把那小钢炮远远地甩在了吃灰的队伍里。
那一瞬间,从后视镜里瞥见对方车主那副“见了鬼”的表情,我一天的心情都明媚了。
这种不动声色就把“牛”吹出去的快感,真是花多少钱都难买。
当然,这都是拿电量换的,尤其是在晚高峰的市区里挪动,那续航掉得比我基金亏得都快,心里那叫一个滴血。
新能源车嘛,终究还是电门一踩,黄金万两。
这车真正的“毒药”,还得是它那堪比飞机头等舱的第二排。
通风、加热、按摩……功能全得像个“老中医理疗套餐”。
我闺女现在上车的口头禅已经从“看动画片”变成了“爸爸,开摇摇椅!”
。
有次我老爹坐后排体验了半小时的按摩功能,下车时眼神迷离,拍着我的肩膀感慨:“儿啊,咱这钱,没白花。”
那俩座椅,坐上去就像陷进了一大团棉花糖里,软得能让人忘了自己姓啥。
唯一的副作用就是,除了我这个苦哈哈开车的,一车人没一会儿就全睡过去了,整个车厢里此起彼伏的鼾声,交织成一首“家庭和谐交响曲”。
那一刻我悟了,成年人的责任,就是为一家老小的“岁月静好”,独自一人“负重前行”。
至于那块晃眼的中控大连屏,更是个让我又爱又恨的“小妖精”。
看着确实唬人,科技感拉满,语音助手也够机灵,你说句“我emo了”,它还真会给你放首治愈系的歌。
可它偶尔也会“选择性失聪”,比如导航走着走着,画面“啪”一下就定格了,跟时间停止了似的。
或者你正听着郭德纲的相声乐呢,它突然就给你静音了,让你独自尴尬。
虽然重启一下“包治百病”,但你想想,高速上正超车呢,它给你来这么一下,那感觉,跟玩心跳似的。
这就像现在造车的这帮人,总想把车搞成一个无所不能的“轮子上的iPad”,硬件堆得比谁都猛,系统优化却跟不上趟。
他们似乎忘了,车这玩意儿,首先得是个可靠的交通工具,然后才是个“智能大玩具”。
稳定性,永远都该是排在第一位的。
拉拉杂杂说了一堆,这一个月跟银河M9的磨合,就像谈了场恋爱,有心动,有惊喜,也免不了吵架和磨合。
它动力强悍、坐着舒服,能给你和家人“头等舱”般的享受;但它也确实存在一些让你哭笑不得的小毛病。
世界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东西?
你馋它的优点,就得受得了它的脾气。
对我而言,每当深夜开车回家,从后视镜里看到老婆孩子在后排睡得安稳,那一刻,所有的抱怨好像都烟消云散了。
或许,这就是答案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