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大众小鹏重磅官宣,两大巨头联手,汽车圈要变天?

今天这事儿,堪称中国汽车行业的“惊涛拍岸”!

大众与小鹏,这两个名字的结合,仿佛《西厢记》中张生与莺莺的意外邂逅,注定了是一段不平凡的“故事”。

而且,这绝非一时兴起,而是从“试探”到“契约”,再到“深度融合”的战略演进,将小鹏在电子电气架构(EA)上的“看家本领”,直接注入大众在中国市场的全系车型,电动、燃油、混动,无一例外。

刚刚!大众小鹏重磅官宣,两大巨头联手,汽车圈要变天?-有驾

回溯过往,去年(2023年)7月26日,大众集团与小鹏汽车的“联姻”官宣,宛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初遇,虽然引人遐想,却也带着一丝观望。

大众以7亿美元的“聘礼”,换来了小鹏近5%的股份,这笔投资,与其说是“救赎”,不如说是大众对小鹏技术实力的一次“摸底”。

7亿美元,对于大众这个庞然大物,更像是开启一段深度合作的“信物”,验证小鹏能否成为其在中国市场转型的重要伙伴。

转眼到了2024年,双方的“情意”愈发深厚。

2月29日,联合开发协议与联合采购计划的签署,则如同“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承诺,将合作从“情窦初开”推向了“落地生根”。

联合采购更是将合作的利益触角延伸至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是实实在在的“利益共赢”。

而4月17日,合作的“里程碑”再次被刷新——小鹏将为大众在中国市场的电动车平台,联合开发一套“行业领先”的EA架构,预计2026年起,这套“中国智慧”将率先应用于大众品牌在中国生产的电动车型。

这已非简单的技术支持,而是小鹏在核心领域对大众的“技术输出”,仿佛“孤帆远影碧空尽”之后,又见“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阔。

今日(8月15日),这份“扩大电子电气架构技术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更是让这段合作的“高度”与“广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

小鹏的EA架构,将不再局限于大众在华的纯电平台,而是深入渗透至其燃油车与插电混动车型。

刚刚!大众小鹏重磅官宣,两大巨头联手,汽车圈要变天?-有驾

大众汽车更是掷地有声地宣告:“2027年起,CEA(China Electrical Architecture)架构将覆盖大众品牌在华全部燃油车型。”

这信息量,足以让任何一个关注汽车行业的人为之侧目。

EA架构,就好比汽车的“中枢神经系统”,决定着车辆的智能化、自动驾驶以及人机交互的体验。

如今,这套源自中国、领先世界的“大脑”,将成为大众在中国市场最核心的产品线——燃油车、混动车乃至电动车的“灵魂”。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瑞德的话,精准地揭示了这其中的深意:“通过将CEA架构延伸至集团强大的燃油车产品矩阵,集团将进一步巩固在传统动力车型市场的技术领先地位。同时,在竞争激烈的中国汽车市场,我们持续优化成本结构。”

这话,就好比“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大众不仅要在电动车领域与中国品牌一较高下,更要借力中国品牌的技术优势,在根深蒂固的燃油车市场巩固其领导地位,同时在成本控制上抢占先机。

大众此举,不啻于在“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中国车市中,为自己寻求一块“千帆过尽”的稳固礁石。

回顾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我们曾如“望洋兴叹”般仰望西方技术。

然而,时移世易,小鹏汽车的销量数据,便是最好的明证:1-7月累计交付233906台,同比激增270%;7月单月交付36717台,同比更是飙升229%!

刚刚!大众小鹏重磅官宣,两大巨头联手,汽车圈要变天?-有驾

这背后,是小鹏在智能化、电动化领域的深厚积淀,是其掌握了“核心钥匙”,得以在国际舞台上“一枝独秀”。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的论断——“中国新能源车的技术已领先全球大约5至10年”,也并非空谈,而是被市场和技术进步所印证。

小鹏与大众的此次深度技术合作,是国产汽车技术崛起的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

它不再是简单的“技术引进”,而是中国企业向全球汽车巨头输送“核心技术”,尤其是在关乎汽车未来的智能化和电子电气架构领域。

这便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写照,中国汽车品牌正以实力赢得尊重,以技术驱动未来。

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而言,这意味着什么?

想象一下,未来我们驾驶大众汽车,所体验到的智能交互,可能已然是小鹏汽车那般流畅、灵敏。

更智能的语音助手,更精准的自动驾驶辅助,这些曾经的“高端配置”,将可能成为大众新车的“寻常风景”。

同时,大众通过联合开发和采购降低成本,也意味着未来产品的定价将更具吸引力,让科技的阳光普照更多家庭。

当然,也有人会担心,大众会不会“学艺而归,另立门户”?

刚刚!大众小鹏重磅官宣,两大巨头联手,汽车圈要变天?-有驾

但仔细审视,大众对小鹏的投资,以及长期的技术框架协议,都表明了其深度绑定的决心。

况且,技术革新永无止境,小鹏自身也在不断突破。

大众引入EA架构,同样需要小鹏持续的技术支持与维护,这是一种“患难与共”的战略伙伴关系。

这桩合作,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它为中国汽车工业开辟了一种全新的发展路径。

过去,我们是“追赶者”,但现在,我们开始扮演“引领者”的角色。

小鹏的“技术出海”,不仅是企业自身的胜利,更是中国汽车工业整体实力的一次有力彰显。

大众作为全球汽车巨头,主动寻求与中国品牌的合作,并将其核心技术融入全球战略,是对中国汽车技术实力的一次“盖章认证”。

这桩合作,恰似“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大众全球化的市场经验,与小鹏在智能电动化领域的“黑科技”,一旦深度融合,必将重塑中国汽车市场的格局。

小鹏的成功,也为更多中国汽车品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激励它们勇敢地走向世界舞台,与全球巨头同台竞技。

中国汽车工业,早已不是那个“吴下阿蒙”,而是以一种您我未曾预料到的方式,“脱胎换骨”,以实力证明着自己的价值。

这桩合作,更是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品牌向全球品牌转型的一个鲜明注脚。

未来,中国汽车市场,定将更加精彩纷呈!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