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电动车厂商都在拼3秒破百,AMG工程师却把一台直径4厘米的电机塞进了涡轮增压器里

当电动车厂商都在拼3秒破百,AMG工程师却把一台直径4厘米的电机塞进了涡轮增压器里

珠海赛道那天,一台AMG GT刚跑完计时圈停在P房门口,排气管还在滴水。几个开特斯拉来的朋友凑过去看热闹,其中一个指着发动机舱说:“2.0T还能玩出什么花样?”我没说话,只是让技师把引擎盖支起来——涡轮增压器上那个巴掌大的电机,在阳光下泛着金属光泽。

“这玩意儿17万转,比你们电机转得还快。”技师擦了擦手上的机油。

空气突然安静了几秒。

涡轮轴上的那点名堂

说起来也简单,就是在涡轮轴上加了个电机。但这事儿要做到量产,听说AMG F1车队的工程师折腾了好几年。传统涡轮靠废气推动,低转速时反应慢,这是物理规律。他们的解决办法挺直接——既然废气不够,那就用电直接驱动涡轮叶片。

当电动车厂商都在拼3秒破百,AMG工程师却把一台直径4厘米的电机塞进了涡轮增压器里-有驾

48V轻混系统供电,涡轮瞬间就能建立增压压力。实际开起来什么感觉?就是油门踩下去,动力立刻就到,没有那种等涡轮醒过来的迟疑感。421匹马力从怠速一直拉到断油,中间几乎感觉不到明显的扭矩断层。

有次在山路上跟一台3.0T的车,出弯加速时能明显感觉到对方那0.1秒的犹豫,而这边已经开始拉转速了。当然,这套东西对温度和轴承的要求高得吓人,据说轴承用了磁悬浮技术,成本估计也不便宜。

会算账的尾翼

以前开跑车,尾翼要么固定要么手动调。现在倒好,这玩意儿学会自己思考了。AMG GT那套五段式电动扰流板,每秒计算一百次该抬起还是放平,听着挺玄,但跑几圈赛道就明白它在干什么。

高速过弯时自动调整角度增加下压力,车尾稳得像钉在地上;刹车时立起来帮忙减速;跑直道又自动收平,让你多跑几公里时速。这种细节平时可能注意不到,但圈速能快那么几秒,不全是马力的功劳。

车头还有可变扰流板,超过120公里时速会自动下探,和底盘导流槽配合产生负压。这套东西据说来自F1赛车,只是装在量产车上还是头一回。会不会容易坏?这个不好说,但德国人的机械素质多少还是有点底气的。

当电动车厂商都在拼3秒破百,AMG工程师却把一台直径4厘米的电机塞进了涡轮增压器里-有驾

液压泵替代防倾杆这事儿

这代AMG GT全系标配的主动悬挂,工作原理听着挺复杂——用四台液压泵取代传统防倾杆,每个减震器的压力都能实时调节。实际效果就是弯道里车身侧倾能减少大半,一台接近两吨的车,开起来像轻了好几百公斤。

更绝的是它会提前动作。方向盘还没打到位,外侧悬挂就已经开始变硬了。第一次体验时确实有点不习惯,总觉得车在替你做决定。但慢慢就发现,这套系统对驾驶节奏的理解,比很多人想象的要深。

只是这种高度电子化的底盘,多少让一些老派玩家不太适应。以前开车靠感觉,现在得和电脑商量着来。各有各的味道吧,反正圈速是实打实地快了。

变速箱的换挡逻辑

MCT九速变速箱用湿式离合器替代了液力变矩器,重量轻了十几公斤,传动效率也高了些。换挡速度快到需要适应一阵子,降挡时能跳过中间挡位,直接给你想要的那个挡。

赛道模式下,换挡冲击感故意调得很明显,有点像序列式变速箱的感觉。入弯前大力刹车,变速箱会自动补油降挡,把转速维持在最佳扭矩区间。开过手动挡的人可能更能体会这种配合的微妙之处。

当电动车厂商都在拼3秒破百,AMG工程师却把一台直径4厘米的电机塞进了涡轮增压器里-有驾

虽然速度不是最快的那个,但整个换挡过程让人觉得参与感很强。不像有些车一脚地板油之后,剩下的事儿全交给电脑,你只管握着方向盘就行。

插混系统的真实目的

GT 63那套插混系统,目的挺明确——不是让你省油的。V8发动机配后轴电机,综合输出超过800匹,1400牛米的扭矩看着就觉得夸张。

电机单独布置在后轴,通过两速变速箱直接驱动后轮。这种设计能让四驱系统真正做到动态分配,从纯后驱到五五分无缝切换。出弯加速时电机的即时扭矩填上涡轮迟滞,整台车像是被人从后面推了一把。

代价是整备质量超过两吨,日常开起来确实感觉挺沉。电池和电机的散热做得挺用心,连续跑十几圈不衰减。只是后期电池老化了怎么办,维护成本会涨到什么程度,这些问题得等几年才有答案。

燃油和电动各有活法

当电动车厂商都在拼3秒破百,AMG工程师却把一台直径4厘米的电机塞进了涡轮增压器里-有驾

AMG展示过一台纯电概念车GT XX,1360匹马力、0到300公里加速十秒出头,数字确实漂亮。但看完参数之后反而觉得,燃油车和电动车各有各的路子。

电动车加速快、安静、省事,但少了点什么说不清的东西。燃油车虽然麻烦——要热车、要换挡、要算着转速踩油门,可恰恰是这些“麻烦”,构成了开车这件事的仪式感。

AMG那套电动涡轮、主动悬挂、智能变速箱,本质上是在证明一件事:内燃机还有很多潜力没挖完。有人说这是最后的倔强,也有人说这是技术的极致表达。但不管怎么看,当你坐在驾驶位上,听着V8的轰鸣,感受着每次降挡带来的顿挫,你会明白有些体验确实是电动车暂时给不了的。

珠海那天最后,开特斯拉来的那几个朋友在P房门口站了很久。其中一个问我:“这车落地多少?”我说了个数字,他沉默了一会儿:“值吗?”

我笑了笑,没接话。有些东西,开过才知道值不值。就像那个直径四厘米的电机,不拆开引擎盖,谁也不知道里面藏着什么门道。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