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展台的盲订订单刚放出就被抢光,这场面让围观群众直呼“活久见”。 4月13日启动盲订的纯电轿车N7,短短9天时间5000个名额就被订满,这款车甚至还没公布最终售价。
当硬派皮卡遇上新能源,日产直接把上海车展的展台变成了技术秀场。 全球首发的Frontier Pro PHEV挂上了“中国设计、全球车型”的标签,这辆搭载135公里纯电续航的插混皮卡,硬是把柴油发动机的轰鸣声改成了电机的蜂鸣音。
有人发现,日产中国区负责人马智欣在展台反复提及“24个月研发周期”。 这个数字比传统燃油车开发时间压缩了三分之一,但展台上的工作人员坚持强调,所有测试流程仍按日产全球标准执行。
展车底盘下方安装的电池组防护结构,被刻意设计成透明可视状态,似乎在回应外界对造车新势力安全性的质疑。
展台角落里摆放着两排不同厚度的座椅填充物,工作人员正在向观众讲解“AI零压云毯”技术。
据说这套系统能通过车内摄像头自动识别乘客体型,实时调整座椅支撑参数。 现场体验者发现,当身体重心移动时,座椅侧翼确实会产生细微的形变反馈。
皮卡展区更像个跨界实验室。 Frontier Pro PHEV货箱里搭载的智能外放电系统,可以同时支持咖啡机、投影仪和车载冰箱运行。
工作人员演示了用车辆供电的现磨咖啡服务,这个场景让现场观众争论不休——有人觉得是实用创新,也有人质疑是营销噱头。
展台中央的电子屏滚动播放着东风日产襄阳工厂的实时生产画面。
摄像头正对的总装线上,机械臂抓取电池包的工序被特意放慢速度,质检员用特制工具检测接缝精度的过程清晰可见。 这种公开生产细节的做法,在车企中并不多见。
现场发放的产品手册里藏着关键数据:N7搭载的电机功率比同级竞品高出12%,但百公里电耗却低了8%。
工作人员解释这是优化了能量回收逻辑,但拒绝透露具体技术细节。 有业内人士指出,这种参数表现可能与其采用的碳化硅电控模块有关。
展台二层的闭门会议区,日产工程师正在向经销商代表演示新的车机系统。 被曝光的测试画面显示,这套系统能同步处理导航、娱乐和车辆设置三项指令,语音唤醒成功率标称达到98%。 但有参与体验的经销商私下表示,在嘈杂环境下仍有误触发情况。
关于产品定位的争议始终存在。 N7宣称要切入25-30万元纯电轿车市场,但这个区间已有多个本土品牌的重磅车型。
展台公布的635公里续航数据,在当下市场中并不算突出。 不过工作人员强调,该成绩是在满载空调状态下测得,而非实验室理想环境。
皮卡展区的技术参数牌引发专业观众围观。 Frontier Pro PHEV公布的800牛·米扭矩,比同级燃油皮卡高出40%,但整备质量却增加了200公斤。 现场工程人员解释,新增的电池组被安置在底盘中部,以此平衡前后轴配重。
有眼尖的媒体发现,两款新车的内饰缝线工艺与英菲尼迪车型相似。 面对询问,日产方面承认部分产线设备与豪华品牌共享,但强调质检标准完全独立。
这种模糊的回应,反而激起了更多关于制造体系整合的猜测。
展台互动区的模拟器正在演示L2+级辅助驾驶功能。 体验者发现,系统对加塞车辆的识别距离比现有车型提升了20米,但在连续弯道中的车道保持仍存在轻微画龙现象。 工作人员表示,正式交付前还会进行三次OTA升级。
关于出口计划的讨论从未停歇。 虽然官方确认N7和皮卡将作为首批全球车型,但具体投放区域和定价策略仍是个谜。
有消息人士透露,中东和东南亚市场对插混皮卡表现出强烈兴趣,而欧洲经销商更关注纯电轿车的冬季续航表现。
在展台背面的充电体验区,日产展示了新的液冷充电枪技术。 实测数据显示,在800V高压平台支持下,N7可实现充电10分钟补充200公里续航。
但现场工程师坦言,这种速度需要特定超充桩支持,而配套基建的铺设进度仍是未知数。
这场技术秀暴露了传统车企转型的典型困境:既要保持制造底蕴,又要追赶创新速度。
当工作人员擦拭展车时,有观众注意到车门铰链处的防锈处理依然保持着日系车特有的工艺痕迹——这些看不见的细节,或许才是合资2.0时代真正的竞争筹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