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汽大众公布了7月份的销售成绩单,113026辆的总销量在当下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算得上是一份不错的答卷。
作为国内合资品牌的"老大哥",一汽大众的表现一直备受关注。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份成绩单背后的故事,看看一汽大众现在到底处于什么位置,未来又面临着哪些挑战。
先说说整体情况。今年1-7月,一汽大众累计卖出了85.6万辆车,虽然比不上吉利、比亚迪这些自主品牌大佬,但在合资阵营里绝对是数一数二的。7月份单月销量11.3万辆,燃油车市场份额还比去年涨了0.5个百分点。这说明什么?说明在新能源大潮下,一汽大众的燃油车依然很能打。
咱们普通消费者买车时最纠结什么?无非就是"买油车还是电车"这个世纪难题。很多人嘴上说着要支持新能源,但真到掏钱的时候,看着加油站遍地都是,想想电车充电的麻烦,再看看油车成熟的技术和稳定的保值率,最后还是默默选择了燃油车。这种心理,一汽大众拿捏得死死的。
奥迪品牌7月份卖了3.7万辆,这个数字在豪华车市场算是不错的成绩。
A6L和Q5L依然是销量担当,这两款车简直就是中国中产阶层的"标配"。想想看,事业小有成的中年男性,想买辆有面子的车,预算40万左右,A6L几乎就是首选。空间大、品牌硬、开出去有面子,这不正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吗?
不过奥迪也有自己的问题。A4L和A3表现平平,Q3、Q2L这些入门车型更是有点卖不动。最要命的是新能源车型,完全跟不上节奏。现在满大街都是蔚来、理想,奥迪的电车却很少见,这可不是什么好现象。
下半年要上的A5L倒是挺让人期待的,预售价看着挺良心,科技配置也堆得满满的。很多车友都在猜测,这车说不定能成为奥迪新的"摇钱树"。但问题是,现在消费者越来越精明了,光靠品牌溢价已经不够了,得拿出真本事才行。
捷达品牌7月份卖了9220辆,这个数字说实话不算太亮眼。VS5和VA3是主力车型,价格亲民,性价比高,特别适合那些预算有限但又想要德系品质的消费者。
但捷达现在面临两个大问题:一是车型太少,选择有限;二是完全没有新能源布局。现在10-15万这个价位区间,比亚迪、吉利的新能源车打得火热,捷达却还在吃老本,这可不是长久之计。
下半年要上的VS8可能会带来一些转机,但长远来看,捷达要是再不触电,恐怕会越来越边缘化。毕竟现在年轻人买车,谁不先看看新能源选项?
大众品牌7月份卖了66806辆,前七个月累计超过50万辆,这个表现相当稳健。探岳、速腾、迈腾月销都过万,宝来也卖得不错,但跟轩逸、朗逸这些"神车"比还是差了口气。
说到迈腾,那可是很多中年男人的梦想之车。稳重、大气、商务范儿十足,开出去见客户倍儿有面子。但现在的年轻人可能更倾向于选择设计更时尚、科技感更强的车型,这也是大众需要思考的问题。
高尔夫、揽巡、大众CC这些车表现一般,说明消费者的口味在变。以前高尔夫是很多年轻人的第一辆dream car,现在可能被各种新能源车取代了。
说到新能源,这是一汽大众现在最大的短板。ID.4 CROZZ月销1650辆左右,ID.6 CROZZ和ID.7 VIZZION表现更差。迈腾GTE作为本应该走量的新能源车型,销量也远不如秦L、阿维塔06这些国产竞品。
现在的问题是,一汽大众的新能源车总给人一种"赶鸭子上架"的感觉。技术不差,但就是不够接地气,价格、配置、服务都没法跟国产新能源比。很多消费者反映,去看大众的电车,销售自己都说不清楚优势在哪,这怎么卖得动?
咱们普通老百姓买车时最关心什么?无非就是价格、质量、售后、保值率这几点。一汽大众的燃油车在这些方面确实有优势,这也是为什么它还能保持不错的销量。
但现在的消费者,特别是年轻消费者,越来越看重智能化、网联化这些新体验。国产新能源在这些方面确实走在前头,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转向比亚迪、吉利这些品牌。
一汽大众现在就像个成绩优秀但有点偏科的学生,燃油车这门课考了满分,但新能源这门新课却跟不上进度。在当下这个快速变化的市场里,偏科是很危险的。
一汽大众要维持现在的市场地位,必须在保持燃油车优势的同时,尽快在新能源领域取得突破。这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奥迪A5L和捷达VS8这些新车的推出是好事,但更重要的是要在新能源战略上加快步伐。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精明,光靠品牌光环已经不够了,必须拿出真材实料的产品。
说到底,汽车市场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产品的竞争。一汽大众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品牌口碑,如果能把这些优势转化到新能源领域,未来还是很有看头的。但如果继续慢半拍,恐怕会越来越被动。
在这个变革的时代,没有永远的赢家,只有不断适应变化的智者。一汽大众能否续写辉煌,我们拭目以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