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伙儿都在聊车,特别是咱们中国的骄傲比亚迪。
这不,7月份的销量成绩单出来了,数字一看,嚯,34万多辆,依然是国内车市里妥妥的“老大哥”。
但是,细心的人会发现,这个数字背后藏着点不一样的东西。
跟热火朝天的6月份比,比亚迪7月份的销量其实是往下走的,少了差不多3万8千多辆,这一下降了10%。
可能有人觉得,卖了34万辆还说啥,但您想啊,对于比亚迪这么大体量的公司,10%的波动可不是个小事,这背后减少的销量,都够一个中等规模的车企一个月的KPI了。
这就让很多人心里犯嘀咕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是天气太热大家不爱出门看车了,还是说比亚e迪有些车,大家伙儿没那么追捧了?
今天咱们就来当一回“吃瓜群众”,好好扒一扒这销量数字背后的门道,看看究竟是哪些车型在7月份没那么“香”了。
咱们先从比亚迪旗下的高端品牌说起,毕竟这代表着比亚迪的“脸面”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先来看看那个主打硬派越野风格的方程豹。
这个品牌刚出来的时候,可以说是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感觉特别酷。
可7月份的销量,有点让人捏把汗。
整个方程豹品牌卖了14180辆,比6月份的18903辆,一下子就少了4723辆,降幅达到了25%。
具体到车型上,豹3(原文笔误为钛3)的销量下滑最明显,少了3500多辆;作为主力的豹5,也减少了773辆;旗舰车型豹8同样没能幸免。
这就有点奇怪了,前几个月还是一车难求的硬派新宠,怎么突然就踩了刹车?
是大家对这种硬派越野车的新鲜劲儿过去了吗?
还是说,在这个价位,有更多有竞争力的新车冒出来了,分走了它的客户?
这确实是方程豹接下来需要好好琢磨的问题。
再看另一个高端品牌,腾势。
如果说方程豹是“踩刹车”,那腾势7月份的表现简直可以说是“拉手刹”了。
全系销量从6月份的15783辆,直接掉到了11375辆,少了4408辆,降幅高达28%,比方程豹还厉害。
在腾势家族里,MPV车型腾势D9一直是顶梁柱,是家里的“独苗”,虽然它7月份也少卖了1500多辆,但好歹还有8331辆的成绩撑着门面。
真正的问题出在了被寄予厚望的轿车Z9和SUV车型N9身上。
特别是N9,之前宣传得轰轰烈烈,大家都觉得它能成为另一个爆款,结果销量直接从一个不错的数字掉到了2104辆,降幅超过了55%,可以说是“高台跳水”了。
这就引出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腾势品牌,难道真的要靠D9一款车来打天下吗?
像Z9和N9这样,发布时万众瞩目,实际卖起来却反响平平,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是价格定得太高,让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还是产品本身的设计和功能,没有真正打动那些愿意花三四十万买车的用户的心?
当然,在一片下降的数据里,也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
那就是比亚迪最顶级的品牌——仰望。
这个卖到上百万的国产品牌,7月份卖了339辆,比6月份的205辆还多了134辆。
虽然总数不多,但在整个大盘都在回调的时候,这种逆势增长的势头,就像是在告诉市场:别小看咱们中国制造,我们也能在最顶级的汽车市场里站稳脚跟。
这三百多位车主用真金白银投下的信任票,它的意义可能比卖几千辆普通家用车还要大,这不光是比亚迪的成功,更是整个中国汽车工业值得骄傲的一件事。
看完了高端品牌,我们再把目光拉回到占比亚迪销量绝大部分的“主力部队”——比亚迪品牌本身。
这个大家最熟悉的品牌,7月份的销量也下降了8%,总共少了27601辆。
那么,在这些我们日常能见到的车型里,又是谁卖得好,谁卖得不那么好了呢?
我们来看看具体的车型表现,可以说是有人欢喜有人忧。
值得表扬的,首先是秦家族。
在整体市场有点冷的情况下,秦家族居然逆势大涨,一个月多卖了将近一万辆,总销量达到53907辆,增长了22.4%!
这说明,在十万左右的家用轿车市场,秦的地位依然是不可撼动的,是老百姓买车绕不开的选择。
同样表现不错的还有海豹系列,在竞争最激烈的中型车市场,也实现了超过5%的增长,增加了两千多台销量,非常不容易。
但是,需要拉响警报的车型就更多了。
首当其冲的就是比亚迪王朝网的两大功勋老将——汉和唐。
这两款车可以说是比亚迪打下中高端市场的基石,但7月份它们的表现却让人大跌眼镜。
汉家族的销量直接少了三分之一,减少了6674辆;唐家族也差不多,少了6040辆,降幅都超过了33%。
这可是比亚迪在20万到30万价格区间的绝对主力啊!
它们的突然失速,背后原因肯定不简单。
是上市时间长了,大家有点审美疲劳了?
还是说,像小米SU7、问界M7这些新来的“狠角色”,冲击力太强,抢走了它们的客户?
这对比亚迪来说,是个非常重要的信号。
除了汉和唐,海洋网那边的情况也不乐观。
曾经的销量“小精灵”海鸥,销量减少了6306辆;海豚也少卖了3059辆;海狮和驱逐舰05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就连一直以来的销量常青树宋PLUS,也少卖了五千多辆,降幅接近20%。
这么一圈看下来,我们就能发现,比亚迪7月份销量下滑,主要问题就出在了中高端车型上。
无论是王朝系列的汉和唐,还是高端子品牌的腾势N9、方程豹全系,都出现了比较明显的销量滑坡。
而这些车型,恰恰是决定比亚e迪品牌形象和利润高低的关键。
相反,像秦家族这样主打性价比、面向大众市场的车型,根基依然非常稳固。
这其实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在基础的、大众化的市场里,比亚迪的品牌号召力和产品力依然是顶级的。
但是在20万以上,甚至更贵的市场,竞争已经进入了“肉搏战”阶段。
消费者手里的钱更珍贵了,他们会仔仔细细地比较不同品牌车型的设计、智能化水平、驾驶感受,甚至品牌带来的感觉。
比亚迪的汉、唐这些曾经的明星产品,在面对层出不穷、武装到牙齿的新对手时,优势似乎没有以前那么明显了。
当然,我们也不能只看到问题。
即便是在销量下滑的7月,比亚迪的纯电动车销量依然超过了插电混动车型,这说明比亚迪坚持的“两条腿走路”战略非常成功,而且纯电这条腿越来越强壮,这让它在全球纯电动汽车市场上的冠军位置坐得更稳了。
另外,虽然海外市场7月份环比有点回落,但从今年一整年的情况来看,累计销量已经突破了55万辆,平均每个月在海外都能卖掉将近8万辆车,这个成绩单放在全世界任何一个车企面前,都是相当厉害的。
所以说,7月份的这次销量波动,更像是一次“成长的烦恼”,是市场在提醒比亚迪这位行业领头羊:跑得快的同时,也要时常检查一下自己的装备,看看哪些地方需要加强。
如何守住好不容易打下来的中高端市场阵地,如何让腾势和方程豹这些新品牌真正被更多消费者接受,这可能是比亚迪接下来需要面对的最重要的课题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