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痛批电动车解限速!25km/h 跑不快,通勤族、外卖员喊 “难顶”,矛盾咋解?

2025 年 9 月 1 日起,新版电动车国标 GB 17761—2024 正式实施,取代 2018 版成为行业强制性标准。此次新规被网友概括为 “限速又限塑”,然而新规落地后,“25km/h 限速是否合理” 的争议却持续发酵 —— 一边是央视多次痛批电动车解限速行为,另一边是大量骑车人抱怨速度太慢难以满足出行需求,矛盾之下,谁来为骑车人的实际困境发声?

央视痛批电动车解限速!25km/h 跑不快,通勤族、外卖员喊 “难顶”,矛盾咋解?-有驾

新版国标中,“限速” 要求比旧版更为严格:不仅明确电动自行车最高车速需≤25km/h,还新增 “车速超过 25km/h 时,电动机不应提供动力输出” 的规定。同时,新规还对蓄电池、控制器、限速器等部件提出更严格的防篡改要求,从生产源头封堵非法解限速的可能。而 “限塑” 则要求电动车塑料件总质量不超过整车质量的 5.5%,以减少火灾隐患。按铅酸电动车 63kg 的整车质量计算,塑料件重量需控制在 3.465kg 以下,这也意味着如今市面上流行的 “小包车”(大面积塑件包裹车型)将逐步退出市场。

央视痛批电动车解限速!25km/h 跑不快,通勤族、外卖员喊 “难顶”,矛盾咋解?-有驾

事实上,在新规实施前,央视就已两次聚焦电动车解限速问题:今年 7 月,央视通过暗访曝光非法改装一条街,揭露商家可通过改装解除限速的乱象;8 月 31 日,又在专题报道中详细解读新版国标,强调限速与防篡改要求,明确批评解限速行为。但即便有官方媒体多次警示,仍有大量用户在购车时主动要求解限速,背后是难以忽视的出行困境。

央视痛批电动车解限速!25km/h 跑不快,通勤族、外卖员喊 “难顶”,矛盾咋解?-有驾

“在北京通勤,原本 30 分钟的路,限速后要走 50 分钟,赶上红灯多的时候超 1 小时,睡眠时间都被压缩了!” 一位网友的吐槽引发众多共鸣。而广州外卖小哥的处境更具代表性:“25km/h 根本不够用,可广州禁摩,连电摩都不让骑,只能指望电动车,不解限速怎么按时送单?” 类似的声音在网络上随处可见 —— 并非用户刻意追求高速,而是在 “禁摩” 与 “低速电动车” 的双重限制下,25km/h 的速度难以跟上城市交通平均流速,无法满足日常通勤、工作配送等实际需求。

央视痛批电动车解限速!25km/h 跑不快,通勤族、外卖员喊 “难顶”,矛盾咋解?-有驾

不少用户直言,他们并非反对限速,而是期待更合理的速度区间:“不需要开多快,把限速提到 35-40km/h 就行,既能保证通勤效率,也不会有太大安全风险。” 毕竟,电动车作为许多人短途出行的主要工具,核心需求是 “便捷高效”,若限速过低导致出行效率大幅下降,自然会催生解限速的需求。

央视痛批电动车解限速!25km/h 跑不快,通勤族、外卖员喊 “难顶”,矛盾咋解?-有驾

一边是政策层面为安全考量严格限速、打击解改装,一边是用户层面因出行需求不得不寻求解限速,这场矛盾的背后,是 “安全” 与 “效率” 的平衡难题。你认为电动车限速多少更合理?该如何兼顾安全与用户实际需求?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观点。

央视痛批电动车解限速!25km/h 跑不快,通勤族、外卖员喊 “难顶”,矛盾咋解?-有驾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