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车市场正进入“拼内功”的阶段。随着保有量的增加和用车习惯的养成,用户对新能源SUV的需求更加多元,能否满足家庭出行的全场景?能否兼顾安全、智能和成本?
9月16日比亚迪推出唐DM-i智驾版175KM长续航版,上市售价17.98万~19.98万元,叠加置换补贴后售价16.98万起。新车针对家庭用户核心需求进行了补强,更长的纯电续航,更高的安全配置,更完整的智能化体验。
唐DM-i智驾版175KM长续航版的纯电续航达到175km,配备了114.9Wh/kg的新电池,综合续航1240km,亏电油耗4.7L/100km。对大多数家庭而言,一周通勤基本一充即可。
全系标配TBC高速爆胎稳行系统,配合云辇-C悬架,能在高速爆胎时保持车辆稳定,这在行业内属于相对领先的主动安全方案。
全系标配“天神之眼”辅助驾驶,高配搭载激光雷达;新增冷暖冰箱、手车互联等功能,把家庭使用的便利性做得更细。
如果说此前的唐DM-i已经解决了“能开、能跑”的问题,这次175KM版把“安全”和“智能”拉到了新高度。
从家庭用户来看,新车在三个典型场景中都有针对性提升。
日常通勤,175km纯电续航,城市代步一周一充足够;亏电油耗控制在4.7L,油价上涨背景下用车成本依然可控。智能驾驶系统覆盖城市、高速和泊车,减少了日常开车的负担。
带娃出行,TBC爆胎稳行+云辇-C悬架,提升了安全感和舒适度;冷暖冰箱支持-6℃到50℃控温,还能延时供电,满足家庭长途出行对饮食存放的需求。
假期长途,七座大空间依旧是唐的传统优势,配合6kW移动电站功能,用户可以把电能带去野外露营,这在同级车里不多见。
整体来看,新车在空间、续航、安全、智能四个维度形成了较为均衡的产品力。对比合资竞品,唐在空间、能耗和智能化配置上都有明显优势。对比新能源同类产品,唐定位更偏“全能家用旗舰”,主打空间和场景覆盖。
目前,插混车型已经从“过渡方案”变成了不少家庭的优先选择。尤其在三四线城市,充电条件有限,插混既能解决通勤电动化,又能保障长途无忧。唐DM-i的定位,正好契合了这种主流需求。
对市场而言,这台车的价值是让插混SUV不再只是油电平衡的工具车,而是逐渐演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家庭全能座驾”。在新能源竞争进入深水区的当下,这种定位或许会成为更多车企争夺的方向。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