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i8撞飞8吨重卡?物理老师看了沉默,卡车司机看了流泪!
一场汽车发布会,竟让牛顿定律“翻车”了?理想i8发布会上,一段2.6吨纯电SUV与8吨重卡100km/h对撞的视频引爆全网。视频中,重卡整排车轮离地,车头像纸壳一样折叠,驾驶舱直接拍在i8前挡风上;而i8的A/B/C柱纹丝不动,门把手还能自动弹出。网友惊呼:“物理老师连夜改行!”“8吨撞不过2吨,这卡车是泡沫做的?”
被“撞飞”的乘龙卡车,成了全场委屈的“演员”。 发布会结束不到两小时,乘龙官方评论区沦陷:“一觉醒来,我们成纸糊的了?”“8吨撞不过2吨,谁敢买你家车拉货?”乘龙卡车迅速回应:“被摆了一道,聪明人一眼看出假!”并称法务部门已介入。随后更发布声明,指责理想汽车“未公开测试细节,通过自定义碰撞条件误导公众,贬低品牌形象”。
看似离谱的结果,背后藏着物理学的“巧合”? 从技术角度看,这场碰撞结果并非完全不可能。理想汽车以60km/h、乘龙卡车以30km/h对向行驶,相对速度达90km/h。理想车头如撞向墙壁般被压缩,将冲击力吸收至前轮转轴,乘员舱得以保全。而卡车头受力点集中在卡扣上,一旦卡扣断裂,整个车头在惯性作用下围绕转轴旋转,形成杠杆效应。理想车头被挤压后形成“楔形石墩”,在卡车水平惯性滑移时将其托升,终导致卡车整车离地。这五大因素——卡扣断裂、杠杆效应、楔形托升、重心转移、卡车自身重量与惯性叠加——共同造就了这一“反物理”奇观。
安全测试变“行为艺术”,行业乱象该醒了! 理想想用“撞飞重卡”证明安全,却撞出了信任裂缝。乘龙一句“被摆了一道”,道出了商用车人的委屈:秀肌肉可以,但别拿同行当垫背。更值得警惕的是,这种“魔改测试”已成行业潜规则。2019年某德系品牌被发现在卡车碰撞测试中使用可滑动支架;去年某新势力演示自动避障,障碍物里竟埋了磁铁。当宣传视频比拼视觉冲击力,真实碰撞数据反而退居二线。
安全不该是魔术表演,消费者需要真材实料! 东风乘龙的反击暴露了行业漏洞——国内对车企宣传的“非标测试”缺乏监管。建议借鉴欧盟NCAP体系,所有宣传测试场景需提前备案,车辆经第三方封存查验。否则今天能魔改卡车配重,明天就敢在电池测试里做手脚。消费者判断车辆安全性,与其看特效大片,不如查查同平台车型的实战事故记录。毕竟马路上没有预先解锁的卡车,也没有配合表演的障碍物。
这场“2吨撞飞8吨”的闹剧,终将落幕。但留给行业的思考才刚开始:当安全测试沦为营销噱头,谁该为消费者的信任买单?安全不是魔术,经不起半点虚假。车企与其在发布会上制造“物理奇迹”,不如在实验室里多下真功夫。毕竟,生命安全从来不是一场可以重来的表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