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年纠结选择逍客2.0XL酷火版,如今它已成绝版,凭借动力配置与耐久性依然值得回忆
---
其实你要说那个时候的我,选车那会儿犹豫了不止一两天。都快成车荒了。因为当时没几个特别差的车,但又得考虑一种平衡,比如说动力够用、油耗不至于太离谱、配置不能太差,还得照顾预算。限定的预算里,市场上车型都很丰富。可我试驾完雪佛兰创酷、现代ix35和逍客后,心里一清二楚,最后定了逍客。重点在于,动力和油耗的平衡让我心动。
那会儿我还特意翻了下笔记,逍客的2.0LMR20DE发动机,可以说油耗飘在合理范围。低扭充沛,起步很轻快,就像用力踩油门,车反应挺灵敏。加上变速箱配合默契,整体驾驶感受很自然。标配的17寸轮毂和全景天窗,尤其是部分车型的一键启动,感觉配置挺走心的。反观创酷,入门版无天窗,内饰用料多硬塑料,倒车辅助还得额外选装。ix35虽说空间大点,但我一开始觉得没那么灵,油耗偏高点,比逍客多出大概1L/100km,起步还偏肉一点。再说发动机异响,虽然使用还算正常,但口碑隐隐有点不舒服(这段先按下不表)。
说起配置,我记得当时超级看重性价比。逍客的配置相对高一些,尤其是它的车身结构和乘坐体验,确实挺稳,你知道那种心里踏实的感觉吧?逍客标配了高强度钢,车身感觉硬朗,悬挂滤震细腻,过坑洼表现还不错。相比之下,创酷悬挂调校偏硬,过颠簸就能感觉到震动明显,我虽然喜欢硬派,但面对实际路况,还是觉得逍客的悬挂更舒服点。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其实这三个车都有各自的特点。比如说 ix35虽然整备质量达到了1505公斤,空间大,但车身偏高,过弯少点侧倾,对我来说还算易懂。它的保修政策——两年或6万公里——和逍客的三年或10万公里相比,差距挺明显的。你们懂的,买车不光看当时价格,还要考虑后续维护的心里安稳。我曾一度觉得索性坐大点的车,但有次听修理工说,逍客的发动机耐久性还算节省成本——没事一拉就是十年的那种感觉特别深。
讲真,也不是我死心眼儿盯着某个品牌。毕竟,我也意识到那会儿选择也带点。这事没细想过,不过我觉得可能是因为自己对日系车的信任感强一些。去年我还跟朋友聊起这事,他调侃我:你那会儿是被广告洗脑了吧?也有可能。但事实就是,逍客的惯一过五年都很稳,没怎么出过大毛病。
这十年的使用,真让人印象深刻。虽然也遇到点小麻烦,比如去年雨刮片老化得快,我自己换了,晚上夜市一道给灯泡换个LED的难事,差点搞不定(这事还挺折腾的)。不过大部分时间,养护都在4S店做的,偶尔找个专业汽修店,基本都能搞定。每次保养,心里都觉得还挺划算的——毕竟这些车在同价位段里的表现比较均衡。
说到耐久性,我还记得去年那次,朋友开着刚买的现代,一起出去兜风。车子经常打颠簸,我感觉逍客平稳一些。是不是我自个固执点?可能吧,但按经验来说,逍客那套悬挂、钢结构,挺耐用。偶尔想,万一当年没选它,现在是不是后悔?我估计没有的可能性要比有的大。
但谁知道十年后会是什么样?汽车技术变得快,新能源、智能配置都在崛起。你们觉得,今天我们关注的某款车,十年后还能像它当年一样靠谱吗?永远的问题。
这样的车,或者说配置组合,未来到底还剩几款能让人心里踏实?我自个儿也在琢磨,像我身边的朋友们,选择跑高速的偏多,后续养护可能更看耐用和性价比。你们有没有想到,未来如果要换车,愿意追求啥呢?还是在想,车还能用几年?这个问题,留给自个儿也算是悬念吧。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