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局真相了:不是国产车变贵了,是你跟不上时代了

不是国产车贵了,是你老了。 饭桌上,一个朋友突然冒出这么一句,当时我们正在聊他那台落地三十四万的宝马5系。空气安静了几秒钟,然后大家心照不宣地笑了。这话听着刺耳,但又没法反驳。

就在几年前,谁要是说花五十多万买一台国产车,我们大概会觉得他疯了。BBA,那可是身份的象征,是奋斗多年犒劳自己的终极目标。可现在呢?现实好像跟我们开了个天大的玩笑。宝马奥迪的价格一再下探,过去想都不敢想的豪华品牌,现在成了努努力就能够着的普通消费品。

饭局真相了:不是国产车变贵了,是你跟不上时代了-有驾

反观我们自己的品牌,问界M9、仰望U8这些车,动不动就标价五十万、七十万,甚至上百万。发布会开得跟科技春晚似的,各种参数和技术名词砸下来,听得人一愣一愣的。很多人心里的那道坎过不去得,总觉得不对劲,国产车不就应该是走亲民路线,搞性价比的吗?怎么突然之间,我们反而快要高攀不起了。

我们的记忆,似乎还卡在桑了纳和捷达的年代,那个合资品牌就代表着先进和质量的时期。那时候,国产车三个字,几乎就和廉价、模仿划等号。这种观念在我们骨子里扎得太深了,以至于当真正的变革来临时,我们第一反应不是惊喜,而是质疑和困惑。我们习惯了仰望,习惯了追赶,突然有一天发现,曾经仰望的对像,现在好像就在身边,甚至有些地方已经被超越了,这种感觉,五味杂陈。

饭局真相了:不是国产车变贵了,是你跟不上时代了-有驾

卢克文那篇文章说得就很直白,不是车贵了,是赛道变了。在燃油车的旧战场上,我们用一百多年的时间去追赶人家的发动机、变速箱技术,那是一场注定艰苦的追击战。每一个螺丝,每一项专利,都是壁垒。可到了新能源这片新大陆,大家几乎是同时起跑,甚至我们还抢跑了几步。电机、电池、电控,还有那一整套智能化系统,我们没有历史包袱,可以放开手脚去定义规则。

这就像打牌,旧牌桌上的规矩全是人家定的,你怎么玩都赢不了。现在干脆掀了桌子,重新开一局,用我们擅长的方式来玩。于是就出现了很魔幻的一幕:当保时捷还在为自己的操控和品牌历史沾沾自喜时,仰望U8已经能原地掉头、水上漂了。当奔驰还在纠结内饰的豪华感时,问界M9已经把电影院和智能家居系统塞进了车里。这根本就不是一个维度的竞争,是从上往下打,用全新的体验去覆盖掉旧的豪华定义。

饭局真相了:不是国产车变贵了,是你跟不上时代了-有驾

很多人还在用老眼光看问题,觉得国产车卖高价是割韭菜。可实际上,我们看到的价格里,包含了过去十年我们在电池技术、智能驾驶研发上投入的真金白银。根据一些行业报告,头部新能源车企的研发投入占比,很多都超过了10%,这个数字在传统车企里是难以想象的。这些投入换来的,是实打实的技术优势和用户体验。我们总觉得品牌需要时间沉淀,但却忽略了,在技术迭代快到飞起的今天,技术本身就是最硬的品牌力。

饭局真相了:不是国产车变贵了,是你跟不上时代了-有驾

这背后,其实是一场关乎国运的产业升级。汽车产业链太长了,从一块钢板到一个芯片,它能带动整个国家的工业体系向前走。过去我们是市场换技术,现在,我们是用技术来抢夺市场,尤其是高端市场的话语权。卢克文那个有点夸张的说法,现在买贵的国产车,是为了将来能让中国品牌在全球‘加价100万钓着卖’,话糙理不糙。一个国家的高端制造业不站起来,我们就永远只能在产业链的下游喝汤。

所以,再看到五十万的国产新能源车,心里那种复杂的情绪,其实是一种旧认知被打破时的阵痛。我们高兴于国家品牌的崛起,但又对钱包的厚度感到焦虑;我们为技术上的超越感到自豪,但又对这种颠覆性的速度感到一丝不安。这种矛盾,恰恰说明我们正处在一个时代转折的巨大漩涡里。

饭局真相了:不是国产车变贵了,是你跟不上时代了-有驾

或许,再过个五年十年,当我们的孩子辈讨论起豪华车时,他们脑海里浮现的,可能不再是德国的三叉星和蓝天白云,而是一些我们今天还觉得有些陌生的中国品牌。到那时,奔驰宝马奥迪,或许真的就成了他们眼中经济实惠的代步选择了。这么一想,眼下这点纠结和不适,又算得了什么呢。这不就是一个时代的车轮,从我们身上压过去的声音嘛。

饭局真相了:不是国产车变贵了,是你跟不上时代了-有驾

所以,当那个朋友说出是你老了的时候,他戳破的不是我们的年龄,而是我们脑子里那个根深蒂固的旧世界。那么,你准备好迎接这个让人有点猝不及防的新世界了吗?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