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智行三款新车扎堆,外观智能齐创新,动力选择更丰富

一到“金九月”,中国的车市就热闹得跟过年似的。说实在的,这一波新车潮,厂家、销售、消费者,谁都盯着这个窗口期。为啥?年底算业绩,有些厂家闷头一年就等着金九银十赚点彩头。而咱们普通人,平时不怎么关注的,可能也是这个时候琢磨琢磨新车,看看有没有适合自己的便宜折扣或者新产品。可是今年的“九月车战”,真的和平常不一样,尤其是看鸿蒙智行,这回真是豁出去了,竟然三款车扎堆,连轴发布,咋个回事?

三款新车扎堆,一个比一个有“新意思”,你说他们是真的这么有底气,还是最后一搏?咱们今天就是想聊聊,这几款新车,到底图啥、咱们图啥,这种发布大战,到底是谁的狂欢?

首先说说尚界H5。说真的,这车打眼第一看,没有传统一股“油腻科技感”,倒有点“抠抠搜搜把钱花在细节上”的极简风。啥闭合格栅、细长灯、LOGO能发光、黑曜包啥的,都是年轻人一眼能懂的时髦。这年头,外观就是洗脑工具,市面上车越做越像家电,哪个都想走“那种看着就有头有脸码”,你还真不能怪厂家,毕竟客户就爱这个。

但你说这车除了外观还有啥?智能座舱加持、鸿蒙系统,这就把车卖点提到新高度了。说句心里话,老百姓买车,究竟看不看这些所谓的“车机系统”?老大爷大妈肯定不在乎,但95后、00后呢?一进车里就那一套大屏幕、互联、语音,没点科技加成,敢说自己是新车?鸿蒙智能舱、ADS辅助驾驶这些,靠的是“能用”还是“有面儿”?你仔细想,真让你路上闭眼驾驶,敢不敢?但要是没有,感觉你这车像是上世纪的。

再说说动力,尚界H5分纯电和增程,这个就属国产车的套路,啥都给你整出来。你要油电,给你油电;你要纯电,给你选续航。买的时候选疯了,用的时候心里还是怕慌了:老电池给不给力?增程用着,亏电跑不跑?本质上大家还都在试错,没人敢说百年不坏,十年如一。

再说第二位——问界M7。这名字起的就带劲,M就是“魔王”吗?其实这车有点不服气,就是来挑战理想家族的。为啥?理想是今年话题之王,问界敢插杠子,背后肯定是看准了这个市场的蛋糕够大。新M7拉高价格,抠抠搜搜地把豪华范做得像模像样,一堆用料、设计狂砸进去,结果还是离不开现在流行的——“智能配置”。华为ADS 4、智驾系统,听起来像是先有无人驾驶,后有车子外壳。但你要说真到了全自动,咱别忽悠自己,远着呢。市面上一抓一把的辅助驾驶,正经开的时候其实都得握紧方向盘,该你操心还是你操心。

动力方面纯电/增程,大家其实都在模仿对手,又怕把鸡蛋放一个篮子。这叫啥,技术不敢断,用户不敢跟。厂家敢赌,用户胆小。可市场怎么选呢?预售价29万到37万,这价格真是奔着家庭、带娃、兼顾颜面那拨人去的。你要说贵吧,比BBA又便宜一截;你要说便宜,拿捏一下也不是谁都马上能掏。而这种“既想要科技也想要安全感”的犹豫,就是把中国家庭的心理摸透了,你走路都想两条腿,买车更不能下注一家。

最后一位角儿,享界S9T。光听名不知道以为是啥高端笔记本,这回上的是“旅行车”,那种“欧洲文艺范”。咱中国人确实对旅行车一向无感,说出门自驾的倒是一大堆,但找旅行车买单的真稀罕。那为啥偏要上?谁说不是鸿蒙智行做市场试水给新贵证明下自己?你别以为人家不敢玩,大车体、三块屏、智慧大灯、长轴距、空间上天,一看就给“我要不一样”那批人留的。这车预售价到将近39万,已经直接对标BBA高配轿车。要空间有空间,要科技有科技,关键动力还是你熟悉的增程+纯电,给你面子有牌面。

说到这儿,大家也该转转脑筋,问问自己:这么多新车一起上,就真的全是为了消费者?还是说厂家必须得拼一把,抢个眼球、透支未来销量?金九银十真的是买方市场?还是真的“宣传和拼抢的高光时刻”?大家有没有发现,这几年,车市越来越像“手机大年”,拼的就是配置+营销,谁家慢一步就是被甩在后面,谁不创新就等着被市场淘汰。技术更新飞快,功能一堆,但老实说,真掏钱买单的人,真的在意这么多新花样吗?品牌忠诚度还剩多少?多半还是“谁让利,咱追着谁走”。

这种场面,经常让人想起一个问题:科技到底拉开了多大的差距? 如果每家都是鸿蒙、自动驾驶、智能座舱——你分辨到最后,就是争先恐后比参数、卷创新,用户其实很难有深刻感知。外观差不多、配置堆料到顶,剩下的拼谁售后靠谱、哪家服务好、终端价格能不能再便宜点。厂家这场仗,最后到头发现,“你刚发布我就降价,我提新功能你跟进”,没有永远的赢家。到头来大家都卷累了,唯一受益的,或许其实就是咱们消费者。

再想远点,这一堆新车扎堆上市,其实折射出现在国产品牌的“大动作”心态:一方面是国产技术自信起来了,谁还怕合资品牌压着?但另一方面,大家也都心肝慌,保不准哪天新势力冒出来一个黑马就把格局变了。理想、小鹏、阿维塔、智己、还有华为自己的生态,都在抢市场,你硬件有优势,他生态厉害,你价格打下来,我体验做上去。新车扎堆,不一定全是信心爆棚,更有点像“背水一战”。

可是对于我们普通买车人呢?你觉得是“选择多”,还是“选择苦”?好像啥都便宜、功能都全,选哪个其实都不亏;但想明白的人才知道,真正得利的,永远是能理性分析、懂得“适合自己”是什么的人。不被宣传带跑,不让新功能迷了眼,买适合自己的才是王道。

鸿蒙智行三款新车扎堆,外观智能齐创新,动力选择更丰富-有驾
鸿蒙智行三款新车扎堆,外观智能齐创新,动力选择更丰富-有驾
鸿蒙智行三款新车扎堆,外观智能齐创新,动力选择更丰富-有驾
鸿蒙智行三款新车扎堆,外观智能齐创新,动力选择更丰富-有驾

这场“新车大战”,短期看是竞争,长期看是技术和市场不断筛选和重塑。等过几年再回头看,今年横空出世的很多车,可能早就消失在马路上了,只有部分能留下印记。可对车企来说,谁都不敢慢,慢就是死,快也要冒险。消费者倒成了最大的变量:变的不是我们买不买车,而是我们是不是被科技感、参数表、宣传海报绑架了选择。

鸿蒙智行三款新车扎堆,外观智能齐创新,动力选择更丰富-有驾
鸿蒙智行三款新车扎堆,外观智能齐创新,动力选择更丰富-有驾
鸿蒙智行三款新车扎堆,外观智能齐创新,动力选择更丰富-有驾

最后,鸿蒙智行这波“拼了”,是赌科技引领、品牌重塑,还是对手太强使出全力?咱们不妨再等等看,过这个金九银十,到底谁能留下来,谁又像流星划过。其实,很多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你说现在的新车,是你买车的“快乐”,还是“选择的负担”?这事儿没人能替你决定,到头来,谁的钱,谁心疼。车市再热闹,真心想要的,还是那个最适合自己的选择,不然花了冤枉钱,花式鸡肋给你一堆,也都是过眼云烟。你说是不是这么个理儿?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