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时捷2025上半年利润腰斩,电动化踩刹车燃油车回归主场
今年上半年那会儿,保时捷的财报一出来,我朋友圈几个玩911的哥们都在吐槽,说这家伙“高处不胜寒”,盈利直接跳水。真不是开玩笑——听销售小李顺嘴说,营业利润比去年少了快七成,只剩10亿欧元出头。汽车业务单拎出来,也就8亿多点,比我前几年买二手卡宴那会儿风光差远了。
其实身边人聊起保时捷,不少人觉得豪华品牌怎么可能亏?但细算下来,这波下滑还真有点复杂。一是美国那边加税,把北美市场搞得鸡飞狗跳,小道消息说新关税让他们平白多扛了4个亿欧元成本。偏偏交付量还创新高,占到总销量三成,可毛利被挤得死死的。我表弟在加州修车厂打工,他说最近来换配件的Macan和Cayenne越来越多,但大家都抱怨价格虚高、选装费吓人。
中国这块也不好过。老刘家隔壁那个做进口豪车生意的小老板直言,今年客户问价的人明显变少,高端消费气氛淡了不少。“现在电动车太卷,同级别纯电SUV便宜一半。”他苦笑着摇头,还说有些经销商已经开始裁员压成本,就怕年底更难熬。
还有个大坑,是他们自己砸钱砸出来的——原本信心满满要搞自主Cellforce电池项目,现在又退缩,光特殊损失就吞掉5个亿欧元。这事群里师傅们聊起来都叹气,说研发烧钱没见效,一旦费用全摊进当期账面,那利润线像坐滑梯一样下去。今年研发投入据传12.6亿欧元,有一半以上直接记损益,这账算得老板心疼。
车型方面也挺微妙:Macan卖得最好,其中BEV(纯电)版本居然占了一大半。但别看欧洲热闹,其实全球范围内纯电需求远没想象中旺盛。我一个常年跑德国高速的大哥发微信感慨:“你以为欧洲全是特斯拉、Taycan?错!油车还是主流。”Cayenne销量反而掉了两成多,据他说部分原因就是换代期间库存清理慢,新老交替节奏乱套;911系列因为衍生车型分批上市,加上前代收尾影响,也跟着缩水。
冷门配置插播一句:今年有人提到Panamera新增的一款带夜视系统选装包,本地试驾群里好几位老司机反馈“用处有限”。尤其北京郊区夜路灯不够亮的时候,这功能反应慢、误报动物影子,有次甚至把野猫识别成障碍物,吓得后排老太太直拍座椅靠背喊停。不过喜欢尝鲜的人依旧不少,据销售小李讲限量版很快抢空,还能涨价转手赚一笔——二手市场倒腾这种冷门配置近年挺火,有时候比普通版本还值钱一点点。
再看动力路径调整这茬事。本来BEV优先路线喊得震天响,现在突然调头要“三管齐下”并行推进内燃机、插混和纯电。有朋友吐槽:“Porsche终究还是舍不得自吸六缸!”最新政策显示Cayenne和Panamera都会继续推燃油版,而且针对中国市场专门做本地化娱乐系统升级,希望用定制服务稳住基本盘。据邻居王叔透露,他新订的一台Panamera刚提回来就发现导航界面终于支持方言语音输入,总算不用每次喊英文指令闹笑话,“省心咯”。
718系列原计划明年推全新纯电版,可惜北极圈遇到供应链问题,新合作方Northvolt拖延供货,所以最早得到2027才能见着真容。有意思的是,他们内部讨论K1超豪华SUV到底要不要加回内燃机方案,目前悬而未决。我在维修店蹭茶喝的时候听技师老马八卦,说这个项目如果只做BEV怕砸锅,“万一又遇到芯片荒咋整?”
技术路线上的纠结更明显,自研Cellforce彻底叫停之后,只剩下一条混合动力V4Smart方向继续推进,为911混动铺路。这两年E/E架构升级也是缓步走,不像之前那么激进,全靠现有MEB平台撑场子。业内传闻软件团队压力山大,因为定制化需求越来越奇葩,比如Paint-to-Sample这种私人涂装订单爆棚,一辆911 Spirit 70限量版竟然炒到了24万欧元,都赶上一线城市学区房首付……
至于内部改革,小道消息第二轮裁员已箭在弦上,人力资源部正悄悄摸底名单。不止如此,经销网络优化力度也空前,以后想找熟悉的售后顾问恐怕难咯。我微信群里有位南德代理商私信抱怨,“干十多年第一次觉得岗位不稳。”
对照过去十年的辉煌,如今Road to 20目标只能暂且搁置,高毛利神话眼瞅守不住。有句行话讲“行情不好修啥都贵”,放现在用在保时捷身上一点不过分。不久前西城某地下库冒雨抬出辆2016款卡宴Turbo,我帮忙搭把手才发现副驾驶座椅通风坏了一冬没人修,就是嫌零件等太久、人工费涨疯——时代变啦!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