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没想到,那个曾经靠着“冰箱彩电大沙发”横扫中产家庭的理想,今年会摔得这么狠。6月销量腰斩边缘,7月直接同比干掉了快四成,8月更惨,28529台,同比暴跌40.72%,连零跑、问界这些后起之秀都敢堂堂正正超车。曾经那个动不动就晒榜、风光无限的李想,现在连周榜都懒得发了,只敢憋出个总交付量,这落差,跟从山顶滑到谷底差不多。
理想这艘大船,靠增程起家,吃尽了红利。当年一句“移动的家”,把奶爸车这概念焊死在SUV上,L系列一车难求,全年卖50多万台,营收冲到1445亿,风光得不行。可现在呢?零跑C11,15万出头就把“冰箱彩电大沙发”全套搬过去,后排还能看8K电影,鸿蒙座舱丝滑得像德芙。消费者脑子不笨,花一半的钱能买差不多的体验,凭啥多掏十来万去理想门店当“大冤种”?
更扎心的是,增程这条路本身也在变窄。乘联会数据摆在这儿:2025年头七个月,增程车整体增幅才12.1%,纯电涨了35.2%,插混也有25.2%。市场风向变了,理想却还在吃老本。L系列撑了太久,纯电转型慢了不止一步。i8出来,参数拉满,双电机、5C快充、10分钟补500公里,听着挺唬人。可一场和乘龙重卡的碰撞测试,直接把路人缘撞稀碎。虽然三方联合声明平了事,但网上那股“拉踩营销”的质疑声,像苍蝇一样挥之不去。再加上32万的定价,蔚来乐道L90换电方案直接杀到20万内,这价格战打得,i8还没发力就先喘上了。
MEGA呢?顶着50万+纯电MPV的名头,现在月交付终于过了3000台,算双料冠军。听着不错,可这市场太小众,撑不起整个盘子。财报一出,更吓人:2025年Q2营收302亿,同比降了4.5%;净利润11亿,也往下掉。研发费用砍到28亿,比去年少了两个亿,销售行政开支也抠了点。降本增效没错,但研发钱都敢动,这在新能源这行当,等于自断筋脉。技术护城河没建起来,反而让对手把“家”的概念抄了个底朝天。
现在所有人的目光都盯在9月要上的i6。李想亲自下场喊话,说i8月销要干6000,i6要冲9000到1万。这话听着像打鸡血,可也透着一股子急。i6要是真能爆,或许还能把节奏拉回来。毕竟价格门槛更低,定位更走量,要是再配上点狠招,比如把5C快充下放、智能座舱再优化一波,说不定真能搅动市场。
但问题是,消费者还信吗?当“移动的家”不再稀缺,当增程红利见顶,理想的牌桌上,还能拿出几张新牌?i6能不能成为救命稻草,没人敢打包票。但可以肯定的是,李想这次,真得把腰弯下来,好好听听市场的声音了。不然,下次财报,可能就不是跌32%股价、蒸发300亿这么简单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