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扯什么技术积淀,比亚迪的唯一心法:掀桌子

讲真,最近看到比亚迪杀进全球车企前七,年销干到400多万辆的新闻,我第一反应不是牛逼,而是恍惚。这感觉特别奇妙,就像你昨天还看着邻居家那个天天被揍的傻小子,今天他突然就御剑飞行,在你面前表演了一套天外飞仙,还顺便问你:“哥们,飞升了解一下?”

这事儿,它不科学,但它很修仙。

所有人都说比亚迪的崛起是技术积淀,是厚积薄发,是“十年磨一剑”。是是是,你们说的都对,这些标准答案放任何一个商业分析PPT里都能得满分。但现实世界比PPT魔幻多了。真实的商战,尤其是在中国这个卷到三体人来了都得先考公务员的服务器里,光靠“积淀”是没用的。真正的转折点,往往来自于一次彻底的“掀桌子”。

比亚迪的“掀桌子”,在我看来就是彻底想明白了,或者说,被逼到不装了,摊牌了。当年的比亚迪,造F3的时候被人说是花冠的克隆体,搞DM技术初期被当成异端,销量半死不活,股价上蹿下跳,那日子过得,突出一个憋屈。同行们都在体面地研究发动机热效率,变速箱平顺性,底盘高级感,大家像是在一个五星级酒店里,拿着刀叉,讨论怎么把牛排切得更优雅。

比亚迪突然就悟了。优雅能当饭吃吗?不能。最好的竞争,不是把蛋糕做得比别人好,而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让所有人都没得吃,只能来我这儿吃压缩饼干。

于是,刀片电池和DM-i这两个大杀器就出来了。刀片电池这玩意儿,讲穿了就是一次对行业安全感的“降维打击”。之前大家都在纠结能量密度,续航焦虑,结果比亚迪直接拿针去扎,拿火去烧,告诉你,别的先不谈,我这个首先是条命。这套逻辑非常流氓,但非常有效。就像武林高手比武,别人还在比谁的剑法更精妙,他直接掏出一件金钟罩铁布衫,然后对着所有人说:“来,往这砍,砍得动算我输。”同行看了也得傻。

别扯什么技术积淀,比亚迪的唯一心法:掀桌子-有驾

而DM-i超级混动,更是典中典的掀桌子行为艺术。这东西的本质,就是用一个极其粗暴的逻辑,解决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最朴素的需求:既要省油,又不想有里程焦虑,还他妈的要便宜。它不跟你聊什么驾驶乐趣,不跟你谈什么德味高级,它就是个纯粹的“矛盾终结者”。我作为一个中年人,每个月看着油价跟我的血压一起涨,我真的会用脚投票。什么情怀,什么信仰,在每个月省下的几百块油钱面前,一文不值。

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比亚迪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他直接告诉市场,游戏规则变了。以前是存量竞争,现在是黑暗森林,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别扯什么技术积淀,比亚迪的唯一心法:掀桌子-有驾
别扯什么技术积淀,比亚迪的唯一心法:掀桌子-有驾

所以你看,比亚迪的销量从几十万到几百万的井喷,根本不是什么线性的增长奇迹,而是一次能量积蓄到极点后的“相变”。它不是在造车,它是在发动一场针对旧秩序的“闪电战”。2023年302万辆,2024年427万辆,这个增速,太阳看了都要一个趔趄。这他妈的简直不讲道理!

更有意思的是,当比亚迪在国内把桌子掀了之后,他居然还把这套“发疯文学”带到了全世界。出海三年累计70多万辆,在欧洲市场注册量干比特斯拉还高,这在以前你想都不敢想。欧洲那些老牌车企,活了几十年上百年,他们的世界观里,车就应该是那样的,品牌就应该有品牌的“玄学”。奔驰最值钱的是车标,宝马最值钱的是操控的传说。会买这些品牌的人,他们的决策逻辑与性价比无关,而是一种近乎宗教的“信仰”。

比亚迪是怎么做的?他不去跟你辩经,不跟你讨论什么是汽车文化。他就把车往那一放,配置拉满,价格腰斩,然后用销量数据告诉你:大人,时代变了。讲真,我那个开大众的朋友,到现在还觉得混动是脱裤子放屁,真的很难沟通。这种感觉,就像你试图给一个修了一辈子斗气的战士,解释什么叫“灵力”,他只会觉得你有病。

比亚迪现在干的事,就是强行给全世界普及“灵力”这个概念。匈牙利建厂,欧洲销售网点搞两千家,这就是把修仙的道场,直接开到了魔法学院的对面。就问你怕不怕?

别扯什么技术积淀,比亚迪的唯一心法:掀桌子-有驾

至于说什么品牌价值冲到全球第六,市值干掉大众宝马,这些都是结果,不是原因。原因就是,在一个所有人都想体面的时代,比亚迪选择当那个不体面的人,那个把所有人的饭碗都打翻的人。写到这里,我必须得承认,我这个“掀桌子”的比喻可能有点离谱,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又有点那个味道?

别扯什么技术积淀,比亚迪的唯一心法:掀桌子-有驾
别扯什么技术积淀,比亚迪的唯一心法:掀桌子-有驾

所以,你问我比亚迪的未来会怎么样?它能干翻丰田吗?不知道,也别问我。我只知道,当一个玩家开始不按规则出牌,并且还能赢的时候,那他本身就成了新的规则。这不叫技术创新,也不叫商业奇迹,这叫,发疯文学的伟大胜利。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