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长庆谈红旗,热爱是信仰,做好是唯一选择

最近,不少人开车在路上可能会有个感觉,就是路上的红旗车好像越来越多了。

搁在以前,一提起红旗,大家脑子里浮现的画面可能都差不多,要么是阅兵式上威风凛凛的检阅车,要么就是挂在老照片里,感觉离咱们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有点远。

但现在,从十几万的家用车到几十万的SUV,红旗这个牌子正实实在在地开进千家万户。

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柳长庆谈红旗,热爱是信仰,做好是唯一选择-有驾

这个承载着几代人记忆的品牌,是怎么在今天这个竞争激烈到白热化的汽车市场里,不但站稳了脚跟,还越卖越好的?

咱们先来看一组实打实的数据,数据最能说明问题。

就在2024年上半年,整个汽车市场都在打价格战,你降五千,我降一万,杀得天昏地暗的时候,红旗的销量却像是开了挂,卖出去了22.5万辆,比去年同期还增长了11.8%。

全年更是朝着50万辆的目标在冲刺。

短短几年时间,就从一年卖几千辆,干到了现在这个规模,有超过200万的车主选择了红旗。

这成绩单摆出来,确实让人有点刮目相看。

尤其是在新能源车这块,大家都知道这是现在的主战场,红旗新推出的天工系列纯电车,销量一个月就增长了六成多。

这就不禁让人好奇了,红旗到底做对了什么?

柳长庆谈红旗,热爱是信仰,做好是唯一选择-有驾

中国一汽的总经理助理,同时也是负责红旗品牌运营的柳长庆,在一次访谈里说了一句很实在的话,他说:“热爱红旗是我的信仰,惟有做好,别无选择。”这句话听起来很有情怀,但拆开来看,里面都是实干的逻辑。

他觉得,红旗能在这么卷的市场里逆势上扬,主要靠的是三样东西。

第一样,是信心。

这个词听着有点虚,但放在生意场上,比真金白银还重要。

你想想,在市场不好的时候,最慌的是谁?

是那些卖车的经销商和上游的供应商。

经销商怕车砸在手里,供应商怕车企回款慢。

但红旗的合作伙伴们心态就很稳。

柳长庆谈红旗,热爱是信仰,做好是唯一选择-有驾

柳长庆说,大家对红旗这个牌子有种共同的热爱和信心,这种信心不光是厂家自己有,更是上下游一起有的共识。

因为大家都相信,红旗这个牌子根基深,不会说倒就倒,它的发展是长远的。

所以,在困难时期,供应商愿意继续支持,经销商也敢于进车,大家拧成一股绳,这股劲儿在关键时刻就能顶上去。

第二样,是“靠山”硬。

红旗背后站着的是中国一汽,这个“共和国长子”的名头不是白叫的。

这不仅仅意味着一汽会把最好的技术、人才和资金都优先给红旗,更重要的是,它给消费者吃了一颗定心丸。

现在买车,特别是买一些新品牌的车,很多人心里都犯嘀咕,生怕今天刚买完,明天这个牌子就没了,那以后的维修保养找谁去?

红旗用央企的身份,就等于给所有用户做了一个最庄重的承诺:我们一直在,你放心开。

柳长庆谈红旗,热爱是信仰,做好是唯一选择-有驾

这种信任感,是花多少广告费都买不来的。

第三样,是所有红旗人是真拼。

柳长D庆坦言,现在这个市场环境,想活下来,不辛苦努力是不可能的。

从上到下,红旗整个团队都在想办法。

高层成立了专门的运营委员会,市场上一旦出现什么问题,马上响应,快速解决。

而在一线的销售门店里,大家也是各显神通,不再是传统地坐在店里等客户,而是主动出击,拍短视频、开直播,用尽各种接地气的方式去接触消费者。

每个人心里都憋着一股劲,觉得干红旗不只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事业,做不好,不光是对不起品牌,也对不起自己。

当然,光有信心和努力还不够,关键还得看产品本身行不行。

柳长庆谈红旗,热爱是信仰,做好是唯一选择-有驾

红旗现在的策略,柳长庆总结为四个字:“守正创新”。

说白了,就是好的老传统要坚决守住,新的东西要拼命追赶。

什么叫“守正”?

就是那些安身立命的根本不能丢。

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安全和质量。

柳长庆说了一句特别实在的话:“自己不放心的产品,我们绝不会交到用户手中。”他强调,哪怕是在那些消费者平时看不到、摸不着的地方,红旗也必须把质量做到位。

这是一种老派的坚持,也是一个豪华品牌应有的底线。

回想一下红旗的历史,从它诞生的第一天起,安全就是刻在骨子里的基因,这是绝不能动摇的。

柳长庆谈红旗,热爱是信仰,做好是唯一选择-有驾

什么叫“创新”?

就是承认自己在某些新领域是追赶者,然后下大力气去补课。

比如在新能源和智能化方面。

过去燃油车那套发动机、变速箱的技术玩得再溜,到了电动车时代也派不上大用场。

所以,红旗推出了天工纯电、鸿鹄混动和九章智能这三大技术平台。

名字起得很有中国味,但里面的技术都是实打实的硬货。

比如,他们搞出了中国第一颗车规级的5纳米芯片,研发出了能让车子转弯不侧倾、刹车不点头的全主动智能底盘,甚至在下一代电池技术——全固态电池上,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这些都是在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柳长庆谈红旗,热爱是信仰,做好是唯一选择-有驾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红旗对安全的理解。

柳长庆有个比喻,他说安全就像是数字“1”,而其他所有花哨的功能、配置、性能都是跟在后面的“0”。

有了前面那个“1”,后面的“0”越多,这个产品就越有价值。

但如果前面那个“1”没了,后面有多少个“0”都等于零。

在现在这个新能源车事故频发的背景下,这句话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守住安全这个“1”,红旗甚至自己下场造电池。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一汽是国内少数几家能从最小的电芯,到整个电池包,再到整车,全流程自己研发验证的车企。

为什么要这么费劲?

柳长庆谈红旗,热爱是信仰,做好是唯一选择-有驾

就是为了做到100%的安全可控。

只有把电池技术的核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把对整车安全的苛刻要求,贯彻到电池的每一个细节上。

所以,我们能看到红旗的新能源车敢于去挑战那些极其严苛、甚至有点“变态”的安全测试,并且都能顺利通过。

如今的红旗,也不再是过去那个单一、高冷的形象了。

它的产品线拉得很开,从十几万的家用车,到几十万的SUV,再到售价上千万、专为顶级客户打造的“金葵花”系列,可以说是覆盖了各个消费层级。

这也让它的用户群体发生了巨大变化,超过九成的车主都是普通私人用户,而且年轻人的比例越来越高。

这说明,红旗正在努力撕掉“官车”的标签,从“国车”真正走向“国民车”,走进普通人的生活里。

同时,它的脚步也迈向了海外,在东欧、中东、东南亚等地区布局,而且不只是简单地把车卖出去,还要在当地建厂生产,真正地走进去。

总的来看,在今天这个大家都追求新潮、追求速度,把车子堆满“冰箱、彩电、大沙发”的时代,红旗选择了一条看起来更“笨”也更踏实的路。

它相信,当最初的新鲜感过去后,消费者最终会回归到一辆车最本质的东西上来,那就是安全、可靠和耐久。

这种对品质的坚持,对用户安全的责任感,或许才是这个老品牌能在新时代焕发活力的真正密码。

这不仅仅是为了赢得销量,更是为了赢得一代又一代人的信任和托付。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