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和华为联手造车,智能化降价抢市场,新品牌尚界订单火爆

上汽和华为,这两家平时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大佬,最近居然拉手了,还打算一起在汽车圈闹出点大动静。

说起来,前阵子那场“火锅会”,华为的余承东和上汽的贾健旭一边夹着牛肚一边谈合作,都快成了车圈段子了。

但你别以为只是营销作秀,那天说的那些事,后续像下饺子一样往外蹦。

上汽直接把尚界品牌“ALL IN”,这不是扔两个人过去拍拍脑袋就算了,是要单独拉一个造型团队,建供应链,团队扩展到五千人的大规模作战。

华为也不含糊,往那一坐就把最贵最硬核的鸿蒙座舱和智驾系统扔上板凳——成本高得让人脑壳疼,但余承东直接咬牙:“咱们要把智能驾驶做到20万元以下,这市场,不是一般的大,是可以‘海量’的。”

那你说,他们为啥这么拼?

国内车市卷到七八圈,想混出头,单靠卖车已经不够看了。

2024年,有数据显示,15万-20万元乘用车销量占据全部市场的五分之一,这数据是什么概念?你走大街上看到的每五辆车,有一辆就卡在这个价格档。

最“抠门”也是最能掏腰包的那批年轻人,就是在这里挑来挑去。

智能化?能自学地图、自动驾驶什么的,你要是两年前和爸妈说15万的车能有这些,估计会被笑掉后槽牙。

上汽和华为联手造车,智能化降价抢市场,新品牌尚界订单火爆-有驾

但尚界就是要把智能车门槛拉低到小白都能捞得起,这种“普惠”风一吹,哪个年轻小伙伴不心动啊。

上汽和华为联手造车,智能化降价抢市场,新品牌尚界订单火爆-有驾

H5刚一预售,18小时就蹦出了五万订单,坐实了“人气爆款”这顶帽子。

跑赢了那些号称销量王的新势力,甚至有传保时捷、沃尔沃经销商瞿了一眼,打算憋不住要转队。

你说,这赌注下得够狠吧?

别光看卖车,背后的“尚界速度”才是让人惊掉下巴的地方。

这事从宣布合作,到和临港新片区管委会把60亿投资拍桌敲定,再到一栋办公楼五千人挤满,几个月冰箱里牛奶都没喝完一盒。

咱客观讲,传统车企一般动作慢三拍,啥审批流程、啥团队验收,磨磨唧唧地跟放电影似的。

可上汽不一样,一脚油门就通关,还顺手盘下了金桥工厂产线,连工厂都提前上手,生怕竞争对手晚睡一秒比他快。

上汽和华为联手造车,智能化降价抢市场,新品牌尚界订单火爆-有驾

你以为华为只是技术外援?

不,鸿蒙系统和ADS4.0直塞主力车型,不去堆高价,小几十万的功能拉下来做不到都不赚钱,哪家肯这样折腾?

但华为和上汽就玩这个“亏本赚吆喝”,只为抢一批坐不住的年轻客户。

说句“狠的”,他们拆台我们对智能车的认知,硬生生把未来科幻感塞进了家常车里。

其实所有这些动作,表面上看是卖了车,背地里是想改写整个汽车行业的玩法。

你追过去看几十年的车企发展,都是谁的机械零件厉害,谁牌子大,谁价码高,懂车的选德系,不懂的跟风买日系,当个“老司机”挺有成就感。

但智能化直接把这一套“江湖规矩”拆了重组。

华为这次带“流量包”进场,和上汽绑得死死,既攒技术,也攒营销套路。

像朋友圈爆点转发一样,信息流弄得车圈风生水起。

以前靠广告砸钱,现在靠“段子+科技感”圈粉。

传统制造业要单干?都21世纪了,不搭理科技大厂,估计半路走丢。

这个趋势谁都看得出来,尚界就是试水“跨界联营”能不能迅速攻城。

网友吐槽说这叫“1+1>2”,有点夸张,但你瞅瞅订单数据,还真不是说梦话。

说到尚界H5的正式发布,定在9月23号。

新车继续力推ADS4辅助驾驶系统,塞进去192线激光雷达、高规格4D毫米波雷达,还标配鸿蒙座舱,别说,配置表都能服气地写一份简历。

目标月销两万台,备料年销四十万,这种“刚上线就想打爆行业”的气势,让供应链都开始蒙圈。

明年还要上两款新车,一台轿车、一台SUV,SUV预计半年亮相。

再加建工厂,包下临港自己的“地盘”。

别只抢销售渠道,还要强推双网服务。

除了鸿蒙智行自家用户中心,尚界还有单独的体验中心,两边网络,服务辐射圈比衣食父母还粘。

你说这样的拳法,哪个老牌车企这么打法?

再拉回行业视角,尚界的崛起不是谁的偶发操作,更是整个车市的风向球。

过去中国汽车大厂拼的是生产线、合资品牌、市场保有量,每家都巴不得自己造得最多。

但智能化加速后,“孤勇者”都短命,谁也打不过抱团“全家桶”。

这次不是简单的1+1=2,其实算是“主角+外挂+流量池”,技能树点满,别人不服都得观望。

每次尚界上新、开渠道、砸投资,市场就跟着一起摇。

从消费端的角度看,最让人乐的,就是那些智能化“降维打击”。

15万出头就有高阶辅助驾驶,用户体验直线跳级,连爸妈买车都能开始琢磨要不要自动泊车。

想想几年前,10万级的小车功能只有倒车雷达,谁敢想还能自己导航?

从营销到后端服务,全线升级,厂家在用科技优势赚“信仰粉”,这才是高手对决的套路。

但说到底,光喊口号不够,交付与服务要落到实处。

尚界接连建厂、双网服务体系,各路资源捆绑,就是要抢到最后一公里。

要是哪天售后给力,再加上高性价比,说不定咱家门口看车也能来体验一下“网红款”。

其实这些变化背后,就是中国车企大变脸。

老的那套老生常谈已经有点跟不上时代。

现在大家嘴上讲智能驾驶,心里摸底还是价格和体验。

有了尚界这种级别的合作案,不只是行业吹风,更是智能生态沉底的信号。

未来要是还守着哪家独家研发、慢吞吞升级,估计要掉队了。

上汽和华为联手,是对所有玩家的一次破局提醒:谁还觉得自己能关门造车,十有八九要被“科技朋友圈”撞翻。

没错,尚界的路还长,营销的风刚起,渠道布局也还在拉线。

但只要前期智能化落地给力,服务体系跟得上,这场“爆款实验”未必看不到奇迹。

何况还有各路经销商、工厂产线资源跟进,行业链条耦合得比跳广场舞还紧。

别小看年轻客户的选择力,他们才是真正把车企淘汰赛搬到社交媒体的主力。

只要产品做得实在,谁管你“老钱”还是“新贵”,都追着“智驾”和“体验感”跑。

不过话说回来,行业变革就是一场长跑,谁能笑到最后,还得看稳不稳扎实不扎。

尚界这波冲锋很猛,赌的就是智能化“配得上”中档价位。

要是后续交付和服务掉链子,分分钟可能被消费者打回原形。

所以上汽和华为要走的不只是快,还得稳,别让当初冲的爆款变成后期的“烂尾楼”。

要问这场变革能走多远?

上汽和华为联手造车,智能化降价抢市场,新品牌尚界订单火爆-有驾

那就看后续尚界能不能真正让智能化平价普及,能不能用科技和服务降维打击那些老套路。

未来这个赛道会更卷,也可能更精彩。

你怎么看上汽和华为的“双龙出海”?

你认为15万起步的智能驾舱会成新一代“国民座驾”吗?

还是说你还有别的选择?

留言说说,看明天的车市风是要往哪刮?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