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己LS6增程版首发,纯电续航450km,超级增程技术新体验
理想i8和乐道L90前脚刚扎进高端纯电市场,身边几个车友群立马炸开锅。有人在群里说,“这下纯电又能打了?”其实两年前那会儿,高端纯电还真不是谁都敢碰。补能焦虑嘛,不管是北方冬天还是南方暴雨,总怕路上没地儿充。后来一堆品牌开始琢磨插混、增程,各种“9”系新车冒出来——可现在风向又变了。
前阵子邻居老赵买了辆理想L9,说是看中了大空间和“可油可电”,结果回头跟我吐槽:“小区充电桩排队都快成景点了,我家那油箱加了一次就一直闲着。”其实现在的增程技术早不是以前那个味道了,大伙别光听销售吹。“800V/900V高压架构”、“超级增程”,这些词最近在行业里挺火,说白了就是让你用起来更像个正经纯电。
智己的“恒星”超级增程系统,就是典型例子。据说宁德时代给它定制了一块66度的大锂包,官方宣传单次纯电跑450公里——师傅们聊天时总拿比亚迪元PLUS对比,说这续航基本不差啥,还能15分钟补310公里,这速度有点像小鹏家的快充站。但具体实际多少?群友阿伟自测过一次,从浦东到嘉兴往返,全靠纯电模式,中途高速稍微踩重一点,也没掉太多表显续航。
顺便插一句,这个月15号智己要发LS6的增程版,新系统首搭这款车,还有LS9据说年底也得见面。我去4S店瞅过样车,有个冷门配置:后排座椅加热分区,比不少同级SUV细致。不过销售顺嘴一提,今年流行的是中高端SUV,“恒星”估计也是奔着这个定位来的。
别克至境的新L7也整出个叫“真龙”的方案,据厂里师傅讲,302公里的纯电脚踏实地,一台1.5T发动机做主力发供,每小时最大功率1400公里综合续航。有意思的是,他们专门强调馈电状态动力不弱,不像早年某些PHEV车型,一断粮就只剩龟速。老李修过几台别克混动,他总念叨一句:“带发动机的不怕亏点,但要看管理系统聪明不聪明。”
话题扯远点,其实很多买过早期增程的人,都遇到一个尴尬事:本来图省心,只想着平时充一下,可家里没装桩的小伙伴,两三天得跑趟外面找地方慢慢等。有一次朋友小胡带娃去郊区玩,把所有手机、平板全插上USB口猛灌,结果发现副驾驶底下藏着原厂220V逆变器,用起来倒挺方便,就是耗起来有点心疼。他还吐槽,那会儿高速上一旦切到燃油模式,加速明显拖沓,比他以前开的老帕萨特还肉些。这类体验痛点,现在各家升级后都在尽量抹平,比如极氪最新9X用了浩瀚超级混动,小鹏鲲鹏也号称效率接近顶级EV。
国内补能环境逐步完善之后,其实消费者对新能源认知变化很大。我记得去年年底市政铺设快充站的时候,有位技师跟我聊,他说以后再没人把自己的车当移动充电玩具使唤,都奔着日常覆盖去了。所以你看最近新出的这些“大锂包+小油箱”的设计思路,无非就是让大家一周只用管一次能源问题,再不用天天惦记哪还有空位桩。“300km以上才算及格线”,这是维修圈子的共识,小于250km基本没人愿意折腾换代产品。
但话又说回来,对于那些家附近始终没有靠谱公共桩的人来说(比如我隔壁王姐,她住城西),每逢节假日长途出行还是靠得住传统发动机兜底。不然碰上春运或者国庆堵路,你敢保证一路都有空闲超快站?所以现在主流观点都是把“可油可电”当作一种保障,中高端市场尤其明显。这几年热卖的理想L9、问界M9等,也都是这种思路落地最彻底的代表之一。
再聊聊养护八卦吧,我认识一个修极氪的小哥,他私下透露:超豪华系列车型普遍自重大、电耗偏高,所以厂家不得不给足大容量锂包和智能管理系统,否则客户投诉太多。今年年初有辆尊界S800进店保养,因为长期馈电影响导致SOC异常波动,还好软件更新及时解决,否则换组成本吓人。这类故事说明,高压平台+智能调度已经成为标配,不只是噱头而已。另外合资品牌大众、丰田也悄悄开始研发中国团队主导的新式串联结构,将来可能连汉兰达都会走类似路线,到时候估计维修工单价也要涨不少吧?
零跑、小鹏这些新势力则更喜欢先造好完整EV架构,再移植到自家的串联式混动车型上,用他们的话讲,“先做好一辆正经纯电脚,再琢磨怎么省事搞定剩下那部分”。目的很简单,让用户觉得开起来完全不像传统PHEV,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无焦虑EV,只不过偶尔需要喝口汽油救急罢了。今年四季度,小鹏X9准备上市,据微博照片显示尾标写着“450”,业内猜测也是指最大单次续航能力。听销售半夜聊天时感慨一句:“国外缺快充,更需要这种双保险。”
最后提句行业数据吧,有位做统计分析的小杨告诉我,上半年插混销量同比增长31%,但整体渗透率提升速度放缓;原因主要是用户逐渐习惯直接选购长续航EV,对短途城区通勤需求尤为明显。而且随着国家政策调整与补贴退坡,各品牌纷纷抢占细分赛道,把更多资源投向真正意义上的无忧用车体验,而不是过去拼命卷参数拼价格那套玩法。从他角度来看,无论未来怎么发展,“燃油死不了”“串联不会消失”,“各吃各饭碗”。
昨天朋友圈刷屏还有极氪最新发布的信息,说今年秋季将上线针对北方严寒地区优化后的低温保护策略,到时候东北黑龙江地区冬季用车应该会轻松不少——毕竟之前冻坏几块锂包已经够闹心啦……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信源散见于微信群讨论、4S店访谈、市政公告及个人实际试驾经验等渠道。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