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夏:明明是块好料,怎就成了MPV市场的“尴尬款”?

比亚迪夏:24.98万起,5月销量2611辆——明明手握刀片电池和DM-i混动两张王牌,却在MPV市场里打得“不上不下”。

这车,真不是产品力不行,而是从定价到定位,处处透着一股“想两头讨好,结果两边都落空”的尴尬。我试驾过,也跟几位潜在车主聊过,甚至蹲在4S店听销售怎么介绍它。今天不吹不黑,咱们就掰开揉碎,看看这台被寄予厚望的“夏”,到底卡在了哪一环。

价格:一碗清汤面,配菜还得单点

24.98万的起售价,乍一看挺香。毕竟别克GL8动辄30万往上,丰田赛那更是逼近40万。可问题来了——这个价格,买到的到底是一辆什么样的MPV?

我坐进驾驶座的第一反应是:中控屏够大、座椅皮质尚可,但氛围灯只有单色,主驾座椅记忆要选装,连L2级辅助驾驶都只在高配才有。更离谱的是,第二排座椅连腿托都不是标配,得加钱。这就好比你去吃米其林餐厅,菜单写着“主厨推荐套餐”,端上来却发现牛排要另点,连盐和胡椒都得扫码付费。

对比传祺M6(起售价13.98万)和五菱凯捷(起售价8.58万),夏的价格直接跳了两个台阶,但家用属性并没有翻倍提升。而往上看,腾势D9(起售价33.98万)虽然贵,但标配航空座椅、双侧电动滑门、后排娱乐屏,豪华感直接拉满。夏就像一杯“鸳鸯奶茶”——奶不够浓,茶也不够香,甜度还自己调。

懂车帝数据显示,夏在5月卖出2611辆。不算差,但远未达到“爆款”预期。要知道,GL8月均销量稳定在8000+,腾势D9也能做到6000+。消费者用钱包投票:我不反对你贵,但你得让我觉得值。

配置:作业本上的“填空题”,关键空格没人填

打开配置表,我的第一感觉是——这车像是产品经理拿竞品清单抄了一半,然后匆匆交卷。

比如后排侧安全气囊,这种在MPV上关乎全家安全的配置,居然要选装!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安全性有口皆碑,可你电池防住了,侧面撞上呢?这就像给房子装了防盗门,却忘了关窗户。

比亚迪夏:明明是块好料,怎就成了MPV市场的“尴尬款”?-有驾

再看舒适性配置。通风、按摩、零重力座椅——这些在理想MEGA、小鹏X9上已是标配的功能,在夏这儿,28万以下的车型统统没有。我试驾的是一辆26.98万的中配,第二排坐垫偏短,长途乘坐大腿支撑不足,第三排更是“应急专座”,成年人蜷着坐都嫌挤。

有位准车主跟我说:“我本来挺心动,结果算完账发现,想要冰箱、后排屏、电动腿托,得上顶配,价格逼近31万。那我为什么不看看腾势或者极氪009?”

MPV的核心不是“能跑多远”,而是“坐得舒不舒服”。 夏在三电技术上确实强,DM-i系统省油又平顺,馈电油耗5.8L/100km(官方数据),续航超1200公里,这些都没问题。可当你花二十多万买一辆家用车,你买的是功能,更是体验。

定位:想当“全能选手”,结果成了“四不像”

这是我最想吐槽的一点:比亚迪夏到底想卖给谁?

说它是家用MPV吧,第三排空间和儿童安全接口布局不够贴心;说它是商务车吧,内饰用料和静谧性又达不到GL8的水准。我去试驾时,销售小哥支支吾吾:“这车……适合家用兼商务。”我心想,这不等于说“这碗饭适合又咸又甜的人吃”?

对比之下,腾势D9明确主打高端商务+家庭出行,用料、服务、配置全拉满;岚图梦想家直接喊出“电动豪华MPV”,底盘用空悬,舒适性对标埃尔法;就连传祺M8,也在商务接待上深耕多年,品牌认知清晰。

而夏呢?它像是比亚迪在MPV市场投下的一颗“试探性棋子”——技术用上了,平台也新了,但用户画像模糊,卖点不突出。消费者问:“我为什么要选它?”销售答不上来,车主也说不清。

我采访了一位最终选择魏牌高山的车主,他说:“我看夏的时候,总觉得它像SUV改的MPV,不像高山那样从底盘就开始为‘大空间’设计。”这话挺扎心,但也点出了问题——平台决定基因。 夏虽基于新能源平台打造,但在空间优化上,仍有提升空间。

真实用户声音:从心动到犹豫,只差一个“值不值”

比亚迪夏:明明是块好料,怎就成了MPV市场的“尴尬款”?-有驾

我在车友群做了个小调研,10个关注过夏的人里,7个表示“看过实车后放弃”。

一位二胎爸爸说:“第二排没腿托,老婆直接否了。她说接送孩子可以,但长途自驾她不想‘将就’。”

另一位商务接待从业者坦言:“客户坐GL8习惯了,你换辆比亚迪,人家第一反应是‘这车便宜吧?’品牌溢价这块,比亚迪还得再熬几年。”

当然,也有支持者。一位网约车司机朋友买了低配夏,图的是油耗低、保养便宜。“我每天跑300公里,一个月油费省了将近2000,回本快。”——但请注意,这是运营场景,和家庭用户的需求完全不同。

这说明什么?夏的技术底子是好的,但目标人群错位了。 它更适合对成本敏感的运营车辆,而非追求品质的家庭用户。可比亚迪的宣传口径,偏偏又往“家庭旗舰”上靠,这就造成了认知混乱。

横向对比:三款MPV,三种活法

车型 起售价 核心优势 适合人群

比亚迪夏 24.98万 DM-i省油、刀片电池安全 预算有限、看重技术的家庭

腾势D9 33.98万 豪华配置全、品牌力强 商务接待、高端家庭

比亚迪夏:明明是块好料,怎就成了MPV市场的“尴尬款”?-有驾

传祺M6 13.98万 空间大、价格低、优惠多 三四线城市多口之家

你看,每个对手都清楚自己是谁,只有夏在“中间地带”徘徊。它比M6贵了10万,但没贵出10万的体验;它比D9便宜近10万,但也没便宜出性价比。

如果比亚迪真想让夏“火”,我建议:要么降价2万,直接杀进15-20万家用MPV红海,靠技术降维打击;要么拉高配置,把顶配做成“国民埃尔法”,树立标杆。现在这样“卡中间”,最容易被消费者遗忘。

未来可期,但得先“想明白”

比亚迪的三电技术、供应链管理、产能布局,都是行业顶尖。夏的问题,从来不是“造不出好车”,而是“没想清楚为谁造车”。

MPV市场正在从“商务专属”转向“家庭刚需”,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但家庭用户更敏感、更理性,他们不看PPT,只看实车、算账、试坐、比服务。

我建议比亚迪:

尽快推出“家庭版”夏,标配腿托、后排娱乐、儿童安全接口,价格控制在26万内;

加大终端优惠,别让“几千块礼包”寒了消费者的心;

重新定义传播策略,别再“商务家用两不误”,聚焦“三代同堂出行专家”更打动人。

比亚迪夏:明明是块好料,怎就成了MPV市场的“尴尬款”?-有驾

问答环节

Q:夏的混动系统真的省油吗?

A:我实测市区+高速综合油耗约6.2L/100km,比GL8的10L+确实省。但省下的油钱,够不够补回高配差价?各位车友可以自己算笔账。

Q:安全气囊选装合理吗?

A:我个人认为不合理。MPV是“移动的家”,侧气囊应像安全带一样成为标配。暂无相关数据表明选装率,但建议消费者主动加装。

Q:未来会不会出纯电版?

A:需要进一步确认。但从比亚迪整体战略看,纯电MPV是必然方向,可能在2026年前后推出。

最后问大家一句:如果你有25万预算,会选技术强但配置“抠门”的比亚迪夏,还是选贵一点但更省心的腾势D9?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选择。

我也好奇,比亚迪的销售培训里,是怎么教他们介绍“夏”的亮点的?有没有车友去店里听过?分享一下呗。

比亚迪夏:明明是块好料,怎就成了MPV市场的“尴尬款”?-有驾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