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份雷克萨斯GX的销量——308台。
看到这个数字,我第一反应是:这是不是在搞什么“限量发售”的情绪营销?
像那种只对内行人眨眼的小众暗号。
但很快有人告诉我,不存在艺术表演,人家是真的卖不动。
这一下,画面就变了,从精英圈子的炫酷游戏切到海边一座孤零零的灯塔,光还亮着,就是没人愿意靠近。
印象里,它刚进国内的时候场面热得能烤熟一颗红薯——4S店门口停满车,有些人提车要加十几万也觉得值,那是一种带有仪式感的消费,“雷克萨斯味”被当成身份符号收藏起来。
可时间这种东西特别阴险,它不会直接给你一巴掌,而是慢慢把新鲜感磨平,让你从“非它不可”变成“看看别的也不错”。
如今不仅没加价,还倒贴优惠,但起步77.8万、落地83万+的价格,在新能源大七座顶配四十来万的大背景下,就显得像餐厅里的单人牛排套餐——看着香,咬下一口却忍不住掏出手机算账,更何况还是个四缸机。
发动机的问题,是老用户心底最硬的一块结疤。
现在全系2.4T L4涡轮增压混动,纸面数据并不差,可那些开过老款GX460 V6自然吸气的人,总会想起六缸那股顺畅劲儿。
换成四缸,即便混动帮衬,也让不少人觉得少了点底气。
而隔壁路虎卫士主销3.0T六缸,不仅声浪厚实、空间宽敞,还敢放狠价,这时候消费者脑子里蹦出来的话往往直白:“同样的钱,要么更强,要么更多,你凭啥让我选你?”
买车体验也是槽点之一。
有次我去雷克萨斯店,大厅正中央永远站着RX和ES迎客,GX和LX呢?
连影子都难见。
一些小城市经销商干脆没有现货,全靠订制才能弄来。
如果不是死等党,这车型只能躺在配置表上做梦。
这感觉就跟外卖送到后发现忘放筷子一样抓狂——饭就在眼前,却只能干瞪眼。
但不得不说,从设计到用料,GX依旧是一辆讲究的机器:非承载式车身、托森四驱、大面积纺锤格栅配三眼矩阵LED,一走出去就是高大威猛自带光环;内饰豪华时毫不含糊,高配马克莱文森音响足够把驾驶舱变成移动音乐厅。
不过中国消费者这些年变化太快,他们先掏计算器,再拿尺量空间,然后才决定是不是为情怀买单。
在新能源崛起、新技术频出的今天,如果传统豪华燃油SUV不给足诚意,很容易沦为橱窗里的陈列品,只供路过的人扫上一眼然后转身离开。
这场景我似乎在哪见过——保时捷卡宴早几年也是这样,新款上市价格坚挺如钢板,但国内各种电动车型卷进来后,它也学会了低头调整策略。
这说明,现在市场环境下,“牌子够硬”已经不能完全抵消产品短板,即便是日系豪华中口碑不错的雷克萨斯,也必须面对残酷竞争,没有例外。
回到GX本身,它定位夹在RX和LX之间,有点不上不下。
纯越野爱好者嫌它轴距不到2米9、二排腿部空间一般,而且座椅偏薄,更适合一个人的长途征程而不是一家老小舒舒服服旅行;追求舒适的大多数又觉得它太硬派、不够温柔。
这就像舞台上的演员既想唱摇滚又怕吵着观众,到最后谁也没取悦好。
有人说这是情怀与现实撞击后的碎片化结果。
我部分认同,因为情怀确实值钱,只是前提要有人愿意接盘。
在如今消费逻辑飞快迭代的大环境下,你稍微慢半拍,就可能被替代。
同样预算之下,新势力造出的智能化、电动化“大玩具”,正在抢走年轻人的注意力;而那些原本钟爱汽油机轰鸣的人,则倾向选择性能炸裂或形象更鲜明的车型,比如卫士或者丰田LC系列——至少这些名字听起来就自带故事,让朋友圈点赞数翻倍。
所以,当我们盯着308这个数字,不妨自己模拟一下真实场景:如果现在给你80多万元预算,会不会跑去买一辆兼顾越野与豪华但略显边缘化存在感的GX?
还是挑一个配置爆棚的新势力旗舰,又或者直接咬牙冲向路虎卫士这种经典复古风?
答案肯定各异,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在这样的市场氛围里,没有谁能轻松躺赢,即使背后站着几十年的口碑积累,也得重新思考自己的打法,否则下一次榜单公布,我们看到的不只是销量,还有那个品牌是否还活跃在人们讨论中的位置。
那么问题来了,下个月的数据会惊喜反弹吗?
还是继续徘徊在三百左右的小圈子游戏中?
留言区见吧,看你投票支持哪位候选人,是坚持硬派情怀派的GX、经典复古流派卫士,还是科技潮流的新势力王者,这局比拼,比马力更拼的是大家心里的那杆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