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问界M7上市即“爆单”,赛力斯多版本全覆盖理想i6,理想面临多维度激烈竞争又是一场硬仗

9月23号那天,全新问界M7一亮相,圈里炸开了锅。24小时内大定破4万台,这数据,着实让人咋舌——不过得说明,这也带点体感多于硬核销量,毕竟预定和交付还有差别。这车到底凭啥这么火呢?身边一朋友是4S店销售,他随口说了句,这配置和空间,尤其是纯电版本,真给到点儿实惠,我当时没太上心,心想这话能说明啥?后来细想,还真有点意思。

全新问界M7上市即“爆单”,赛力斯多版本全覆盖理想i6,理想面临多维度激烈竞争又是一场硬仗-有驾

说白了,赛力斯拿全新魔方平台,说白了就是一个百宝箱,能把不同动力、电池和座椅布局像积木拼装一样玩出花。M7提供纯电和增程两种模式,五座六座选择多达12款车型,售价27.98到37.98万,覆盖理想i6的25到30万区间。你说这不水军战术,那啥才是?我还见销售小哥给客户算过账,纯电版的百公里电耗估算在18-20度电之间(样本有限),这成本优势明显,尤其对白领家庭来说,燃油车油耗和养车成本直白地拉开了差距。

全新问界M7上市即“爆单”,赛力斯多版本全覆盖理想i6,理想面临多维度激烈竞争又是一场硬仗-有驾

刚才翻了下之前拍的图,发现M7后排座椅按键设计显得极具人性化,坐姿调整不复杂又顺手,某种程度上比理想i6的电控折叠还直观。理想i6虽然号称创新纯电五座SUV,但从尺寸上看,4950mm车长和3030mm轴距还是要比M7小点,你说介于中大型SUV里这差距够不够感知?绝对够。真有趣,不同厂家的拿手技术在具体车型里打架,消费者直接就掂量出牛X不牛X。

全新问界M7上市即“爆单”,赛力斯多版本全覆盖理想i6,理想面临多维度激烈竞争又是一场硬仗-有驾

供应链这玩意儿,我觉得特别神经质。厂家就像厨房大厨,原材料不靠谱,你想做成一道美味佳肴都难。赛力斯在魔方平台上的灵活度,类似于厨房里的多功能料理机,能根据不同需求快速调整配方,而理想那边更像主打传统炉灶,一步到位但反应速度稍慢。发布会上,厂方透露月峰值产能3万台,理想那边,坑还是挺多的,部分零部件供应不稳,听说库存环节已成瓶颈。厂方私下抱怨这流程复杂到麻烦得不行,但咱外人也体会不到细节。我自己觉得,产能拼不过人家不一定是车差,更多是供应链关系错综复杂的问题。(这段先按下不表)

说到这,忽然就在想,理想为什么一直坚持给i6打SUV的标签呢?这我还真没细想过,莫非是想利用市场对SUV的喜爱心理挤进来?这样一来,和问界M7的纯电五座直面竞争就不可避免了。理想的新车价格更低,这容易被消费者看作性能价比高,但你觉得,消费者到底是更愿意买更大的车,还是看重价格?我觉得很分化。理想的低价策略有点像超市打折促销,眼下吸引力足,长远竞争力呢?说实话我还有点犹豫。

全新问界M7上市即“爆单”,赛力斯多版本全覆盖理想i6,理想面临多维度激烈竞争又是一场硬仗-有驾

去年年底店里,一个修理工朋友对我说,理想这些车型后期维护成本高,有些零件贵得吓人,尤其电池管理系统那块。我当时态度有点嫌麻烦,不太相信,觉得说得太夸张。可后来发现,理想遵循的电池包设计和管理相比问界确实复杂,维修难度和费用成了实际隐患。这和研发流程里各厂权衡成本和用户体验的路线不谋而合。说白了,这就像买手机,贵的苹果修理贵,国产可能便宜但有的小厂不靠谱。

全新问界M7上市即“爆单”,赛力斯多版本全覆盖理想i6,理想面临多维度激烈竞争又是一场硬仗-有驾

大家都提到理想至暗时刻,我倒觉得,理想的产品布局有点像铺了一张满桌子的牌,每张牌都不一样,玩法复杂但优势不突出。相比之下,问界大哥一张牌顶五张,打起仗来简直省心。理想手中那五款不同的增程和纯电SUV,就像五个人同时上阵但配合不够默契。有时候,多版本多布局其实是在内讧,产能、渠道、品牌影响力哪个环节零敲碎打都可能拖累整体战力。

全新问界M7上市即“爆单”,赛力斯多版本全覆盖理想i6,理想面临多维度激烈竞争又是一场硬仗-有驾

再退一步讲,理想8月交付数据掉了7.2%,同比掉了40.7%(数据来源于有限公开渠道,供参考),这不会只是偶发,肯定和新车型不认路有直接关系。市场不是温室,消费者选择车就像挑菜,实在不满意就直接拉出篮子。理想如果不解决这些产品线上和供应链的问题,未来很难撑场面。

全新问界M7上市即“爆单”,赛力斯多版本全覆盖理想i6,理想面临多维度激烈竞争又是一场硬仗-有驾

对比开起来,理想i6的电池包热管理系统有点讲究,实际上用车体验是好,但你敢保证在北方严寒天气下普遍用户体验不打折?问界M7那种更宽体、更大轴距,空间舒适性更有感,冬天里坐进去至少心理上暖和点不是?这是我这几天在几家试驾点扎堆体验的直观体感(样本少,纯属个人观察)。

全新问界M7上市即“爆单”,赛力斯多版本全覆盖理想i6,理想面临多维度激烈竞争又是一场硬仗-有驾

提一个临场小计算:假设家用纯电SUV一年跑2万公里,电价按1元/度电估算,问界M7电耗18度/百公里,电费大约3600元/年。理想i6稍微低点点不影响大局。再算油耗,你算算增程式燃油车那块儿,差价不算,日常运行燃油成本还是高不少。操作起来,也易懂。话说你觉得这数字够贴合吗?我自己算着还挺直观。

说来说去,我突然卡壳了。理想i6的表现能不能翻盘真得看后面市场反馈和口碑发酵,厂商到底愿不愿意砸钱解决供应链痛点,提升用户体验?毕竟,能不能撑起一个品牌,除了创新,老本行还真不能松。

全新问界M7上市即“爆单”,赛力斯多版本全覆盖理想i6,理想面临多维度激烈竞争又是一场硬仗-有驾

旁边同事突然来句:车这玩意儿,最后还是得靠用户真实体验和口碑传递,光靠发布会真吓不了谁。这话,让我想到全新的问界M7座椅上的那块皮质纹路,摸起来细腻,静谧感营造得还不错,细节上真花了心思。理想会不会在这块儿跟上?还是又拉胯了?

全新问界M7上市即“爆单”,赛力斯多版本全覆盖理想i6,理想面临多维度激烈竞争又是一场硬仗-有驾

中大型纯电SUV市场的这场肉搏战,说到底就是消费者手里那一根鱼竿,选什么饵料,看谁钓得更带劲。你怎么看?下一次进4S店,你会留意哪个细节?经常被忽视的小动作是不是才能最终决定买不买?

全新问界M7上市即“爆单”,赛力斯多版本全覆盖理想i6,理想面临多维度激烈竞争又是一场硬仗-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