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在成都车展上亮出了一款硬派越野概念车,这台车一出来,感觉整个中国硬派越野的设计思路都要被重新洗牌了。
这台车还没定名字,但它那套四电机加三把差速锁的配置,再加上非承载式车身,明显就是冲着那些国际顶级的越野车去的,直接把目标定在了金字塔尖上。
这车的外观,怎么说呢,就是那种让你一眼看过去就觉得“这哥们不好惹”的类型。
整个车头方方正正,像一块切割好的花岗岩,特别有力量感。
那个大尺寸的中网,用了七条竖向和两条横向的镀铬条,又粗又壮,跟发动机盖上那道标志性的红旗立标连在一起,视觉冲击力特别强。
有人说这个中网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榫卯结构,听起来挺玄乎,但仔细想想还真有点意思。
榫卯就是不用钉子,靠木头自身的结构咬合在一起,既坚固又有韧性,这不就是“刚柔并济”嘛。
把这种哲学思想融进车的设计里,红旗这次玩得挺高级。
它的大灯设计也很有味道,方形的灯罩里嵌着圆形的LED灯,外面还加了个金属保护罩。
这种外方内圆的设计,既有点复古的味道,又能实实在在地保护大灯,在野外磕磕碰碰也不怕。
这比那些一味追求科技感的“眯眯眼”大灯,看起来要可靠多了。
前保险杠更是武装到了牙齿,加厚的金属防撞杠,还有牛栏护板,这根本就不是城市SUV那种样子货,而是直接告诉你,这车出厂就能去玩重度越去,省了后期改装的一大笔钱和精力。
车身上的数码迷彩涂装也挺有讲究。
这不光是为了在野外能更好地隐藏自己,那些色彩的强烈对比,反而把车身硬朗的线条给凸显出来了,让整台车看起来更有雕塑感。
这种设计,让实用性和美学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
从侧面看,这台车的硬汉气质更是一览无余。
车顶上直接集成了探照灯和行李架,一看就是为长途穿越准备的。
黑色的轮眉又宽又厚,底下是专业的AT越野轮胎,整个车离地间隙达到了350毫米,这数据足以让它藐视大多数复杂路况了。
车身侧面的线条特别平直,据说是在模仿中国古代建筑里的梁柱结构,把那种稳重、庄严的感觉给带进来了。
迷彩涂装里还夹杂着一些金色的点缀,官方说法是象征“金戈铁马”,这种把文化符号用现代手法表达出来的方式,确实比单纯堆砌龙凤图案要高明得多。
车尾的设计同样是方正硬朗的风格,一个侧开的尾门上挂着一个造型很特别的备胎罩,棱角分明,看着就很结实。
这个备胎罩和熏黑的尾灯组成了车尾的视觉中心,越野范儿一下就拉满了。
再看动力系统,这才是这台车的核心武器。
根据红旗之前透露的信息,它用的是非承载式车身,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梁结构,抗扭刚度提升了30%,这是玩硬派越野的基础。
更狠的是,它搭载了四个电机,每个轮子都有独立的动力源。
四个电机配合三把差速锁,这意味着它能实现极其强大的脱困能力和精准的动力分配。
官方说它的零百加速能进4秒,一台这么大的硬派越野车,跑得比很多性能跑车还快,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这台车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兼顾越野玩乐、长途穿越、户外休闲和城市通勤。
换句话说,红旗想造一台全能选手,既能让你在周末去山里撒野,也能让你在周一到周五体面地上下班。
红旗之前搞了个征名活动,7月31日就截止了,10月份会开启线上投票,正式名字要到11月才公布。
根据计划,量产车会在2026年上市。
从概念车展现出的实力来看,如果量产版能保留下80%的设计和配置,那它绝对有潜力成为国产高端越野市场的一个标志性产品。
这台车出来,其实也反映出一个趋势,就是中国汽车品牌越来越自信了。
它们不再满足于模仿和跟随,而是开始尝试用自己的文化和哲学去定义什么是“好车”,什么是“硬派”。
这种“中式硬派”的美学,既有对传统的尊重,也充满了对未来技术的信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