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牌高山这回是真“登顶”了,直接把身价给“俯冲”下来了。
长城汽车,这是终于悟道了?
事情是这么个局:魏牌高山出了迭代款,高山8和高山9先开卖,叫价分别是30.98万和35.38万,比先前的预估价撘下来两万多。
你或许会嘀咕,降价算哪门子雀跃事儿?
关键是,这回的“跳水价”,矛头直指腾势D9。
要知道,腾势D9现在可是MPV市场里的翘楚,一骑绝尘。
长城这波操作,明摆着要蚕食D9的领地。
迭代后的高山,底子扎实吗?
老实讲,这回的革新力度不小。
身价亲民了,体格魁梧了,技艺也精进了,动力更澎湃的同时,油耗还撙节下来了。
但要说最杀手锏的,还是价格。
纵使现在还没祭出“素颜版”高山7,但高山8这30.98万的定价,对D9而言,确实是个挠头事。
问题来了,魏牌能借高山这把剑,在MPV这片红海里夺回一席之地吗?
瞅瞅四月份的MPV销量榜单,赛那执牛耳,D9紧随其后,格瑞维亚位列三甲。
岚图梦想家、别克GL8、传祺M8、比亚迪夏也都在榜单上熠熠生辉。
高山想破局,哪一个都不能掉以轻心。
但有个细枝末节挺耐人寻味,高山7,至今犹抱琵琶半遮面,价格迟迟未公布。
这是啥套路?
难道是藏着掖着,预备着给后来者一个下马威?
高山8都蹭着30万的边儿了,高山7肯定要更接地气。
但市面上低于30万的中大型MPV,说实话,凤毛麟角。
何况魏牌还标榜着高端的名号。
这背后的盘算,可能比我们乍看之下更讳莫如深。
长城汽车在自家产品和看家本领上,一贯是胸有成竹的。
但寻常老百姓买车,除了相中技术,更看重性价比。
价廉物美的车,自然能拔得头筹,这道理谁都门儿清。
但问题是,长城之前是不是稍稍有点“自命不凡”了?
总觉得自家技术足够硬核,价格高一些也无伤大雅?
结果呢?
销量不尽如人意。
这事儿,其实也折射出一个颇为司空见惯的境况:很多企业,尤其是技术挂帅的企业,容易陷入“技术至上”的迷思。
觉得只要技术足够精湛,消费者就会趋之若鹜。
但实际情况是,消费者是精打细算的,他们会综合考量各种要素,包括价格、品牌、口碑等等。
单看腾势D9的走俏,就能窥见一二。
D9的技术不见得是独步天下的,但它的价格、配置、品牌,总揽起来看,性价比颇高。
所以,它才能在MPV市场杀出重围,独占鳌头。
所以,长城这次祭出全新高山,并且主动“让利”,我觉得,这是一个风向标:长城汽车终于开始正视市场,揣摩消费者的心思了。
但话又说回来,高山7的价格,到底会落在哪儿呢?
这还真有点雾里看花。
如果价格定得太高,那可能就适得其反,失去原有的诱惑力。
但如果价格定得太低,又可能会有损魏牌的品牌溢价。
这就好比一个在云端走索的人,必须谨小慎微地权衡各种利弊,才能走到彼岸。
其实,这事儿也给了我们一个警示:在白热化的市场搏杀中,技术固然举足轻重,但更重要的是,要洞悉市场,体察民情,并且根据市场风云变幻,及时调整自己的策略。
当我们把视线从高山7的价格上抽离,放到整个车市的大棋局里,会发现,这不仅仅是长城汽车一家面临的窘境,而是整个行业都在面临的考题。
希望高山7能早点尘埃落定,莫要错失良机,留下抱薪救火的遗憾。
毕竟,时不我待,机不可失。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