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市场的变革史上,每隔几年就会出现一匹"黑马",打破原有的格局。2023年是理想汽车崛起的一年,2024年是小鹏汽车爆发的一年,而2025年,国内汽车行业又有一家企业正在迅速崛起,让业内人士和消费者都为之侧目。这家名为"极氪"的企业去年11月至12月仅两个月时间就卖出2305辆新车,品牌估值已超过宝马,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不可忽视的新力量。
汽车行业一直是我深耕的领域,15年来见证了国内车企从模仿到超越的全过程。上个月我走访了极氪位于杭州的总部,与创始团队和工程师深入交流后,决定撰写这篇分析文章,揭秘这家企业快速崛起的真相和未来发展潜力。
2020年3月,吉利控股集团正式宣布成立极氪品牌,这家企业从诞生之日起就备受瞩目。极氪定位为高端纯电动汽车品牌,背靠吉利集团的资源优势,但在品牌运营和技术研发上保持独立。极氪成立之初就确立了"不跟随、只超越"的战略定位,将目标直指特斯拉和宝马等国际豪华品牌。
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极氪汽车交付量达到11.2万辆,同比增长57%。2025年第一季度,极氪交付3.7万辆新车,环比增长31.8%,这一数据已超过宝马在中国市场同期的纯电动车销量。更惊人的是,极氪在2024年11月至12月仅两个月时间内就售出2305辆高端旗舰车型,平均单价超过38万元,创造了近8.8亿元的销售收入。
极氪快速崛起背后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我对比分析了多家车企的产品战略和技术路线后发现,极氪的成功可以从四个维度解析。
技术创新是极氪崛起的第一大支柱。极氪自主研发的"浩瀚架构"可支持800V高压快充技术,充电5分钟可增加120公里续航,处于全球领先水平。根据第三方测试机构的报告,极氪旗下车型的电池系统能量密度比特斯拉Model Y高13.6%,比宝马i4高9.2%,这一优势直接转化为更长的续航里程和更低的能耗。
2024年底,极氪推出的自动驾驶系统在复杂城市道路测试中的接管率为0.37次/100公里,优于特斯拉FSD的0.52次/100公里,这一数据标志着中国车企在智能驾驶领域首次全面超越特斯拉。
我在杭州测试极氪最新车型时,工程师告诉我:"我们的竞争对手不是国内其他新能源车企,而是奔驰、宝马和特斯拉。我们的目标是创造全球最先进的智能电动汽车。"这种定位直接影响了极氪的产品开发和市场策略。
产品差异化是极氪成功的第二个关键。与大多数中国电动车企业聚焦中低端市场不同,极氪瞄准的是30-50万元的高端细分市场。2024年数据显示,中国30万元以上纯电动汽车市场,极氪占有率达到17.8%,仅次于特斯拉的26.5%和比亚迪的19.3%,已经超过了奔驰、宝马等传统豪华品牌。
极氪的产品策略核心是"少而精"。截至2025年4月,极氪只有4款车型在售,远低于比亚迪的12款和特斯拉的5款。每一款产品都经过长时间打磨,以确保品质和用户体验达到极致。极氪001从概念到量产用了近3年时间,研发投入超过30亿元,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为品牌赢得了高端用户的认可。
营销创新是极氪崛起的第三个因素。传统车企依赖大规模广告投放和线下4S店网络,而极氪采用了完全不同的路径。2024年,极氪在数字营销上投入占总营销预算的76.3%,远高于行业平均的38.5%。极氪通过社交媒体和KOL合作,建立了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其官方账号在抖音和小红书的互动率分别是行业平均水平的3.2倍和4.5倍。
线下体验方面,极氪采用了"极客空间"概念,这些展厅更像科技体验馆而非传统车店。截至2025年3月,极氪在全国建立了267个"极客空间",覆盖89个城市,其中73%位于高端商业中心。数据显示,极氪的客户获取成本仅为传统豪华品牌的41%,转化率却高出56%,这种高效的营销模式为企业快速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资本市场给予极氪的估值也反映了投资者对其发展前景的看好。2024年12月,极氪完成了最新一轮融资,估值达到320亿美元,超过了宝马集团当时307亿美元的市值。2025年2月,多家国际投行将极氪列为"最值得关注的中国电动车企",高盛的研究报告预测极氪2025年全年销量将达到25万辆,市场份额有望突破5%。
资本市场的高估值并非空穴来风。极氪的盈利能力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2024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极氪单车平均利润达到3.8万元,毛利率高达28.7%,远超过行业平均的16.3%。
极氪的崛起对中国汽车产业意味着什么?我认为,这标志着中国汽车品牌向高端化转型迈出的实质性一步。
长期以来,中国汽车品牌在高端市场难以与德系、日系和美系品牌抗衡,消费者对国产高端车存在天然抵触。但极氪打破了这一局面。市场调研机构J.D. Power 2025年第一季度的调查显示,30岁以下的高收入消费者中,已有37.8%愿意将极氪与传统豪华品牌放在同一考虑范围内,这一比例在2023年仅为11.2%。
极氪还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升级。以电池技术为例,为满足极氪800V高压快充需求,国内电池供应商加速了新一代电池技术的研发。宁德时代为极氪定制开发的"麒麟"电池,能量密度达到255Wh/kg,比行业平均水平高23%,这一技术现已应用于多家车企。
供应链本地化率也在极氪的推动下大幅提升。数据显示,极氪车型的核心零部件本地化率已达87.3%,高于特斯拉在中国生产车型的62.5%。极氪首创的"透明价值链"模式,将供应商纳入产品开发早期阶段,共享研发成果和盈利,创造了超过5万个高质量就业岗位。
与宝马相比,极氪在某些关键维度已经实现超越。在智能网联技术方面,极氪的OTA升级频率是宝马的2.3倍,软件迭代速度是宝马的3.6倍。2025年极氪发布的智能座舱系统搭载了7纳米车规级芯片,运算能力达到每秒30亿次,超过宝马同期产品的23亿次。
用户满意度调查显示,极氪的APP使用体验得分为89.2分,高于宝马的85.7分;车机系统响应速度测试中,极氪平均启动时间为1.2秒,优于宝马的1.8秒。这些领先数据证明,中国车企在软件定义汽车时代已经站在了全球前沿。
当然,极氪的崛起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与德系品牌的直接竞争中,极氪仍面临三大挑战。
品牌历史积淀不足是极氪的首要短板。宝马拥有100多年的历史,品牌认知根深蒂固,而极氪成立仅5年,品牌认知度和忠诚度还需时间积累。消费者调研数据显示,在"愿意为品牌额外支付的溢价"这一指标上,极氪得分为8.3%,而宝马为21.6%。
全球化布局也是极氪需要突破的瓶颈。截至2025年3月,极氪已进入欧洲7个国家市场,但销量占比仅为4.3%,远低于宝马全球化业务占比71.5%的水平。海外供应链建设、本地化研发能力、售后服务网络等关键环节都需要大量投入和时间沉淀。
三是长期可持续竞争力的考验。汽车行业是典型的"马拉松"竞赛,短期爆发容易,持续领先难。极氪能否保持技术创新的领先优势,应对全球经济波动和政策变化,维持高速增长态势,仍有待时间检验。
在国际竞争环境日趋复杂的背景下,极氪还面临全球贸易壁垒增加、关键技术封锁等外部挑战。2024年,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征最高25%关税,美国对中国电动车征收100%关税,这些政策直接影响了极氪的全球扩张计划。
面对这些挑战,极氪制定了清晰的战略规划。2025年3月,极氪宣布将在未来三年投入210亿元用于自主关键技术研发,重点突破电池、芯片、智能驾驶三大核心领域。同时,极氪计划在东南亚建立海外生产基地,规避贸易壁垒,目标是2027年实现海外市场占比达到30%。
在产品规划上,极氪已确认将在2025年下半年推出两款全新车型,覆盖25-40万元价格区间,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同时,极氪计划在2026年推出高端MPV产品,正面挑战奔驰V级和丰田埃尔法,这将是对品牌向上战略的又一次检验。
从历史发展角度看,极氪的崛起不仅是一家企业的成功,更代表着中国汽车产业由量变到质变的转折点。
回顾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历程,从上世纪80年代的技术引进,到90年代的合资潮,再到21世纪初的自主品牌崛起,中国车企经历了从跟随到并跑的艰难历程。如今,以极氪为代表的中国高端电动车品牌正在部分领域实现对传统豪华品牌的超越,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迈入了新阶段。
汽车咨询公司麦肯锡2025年发布的全球汽车产业报告指出,中国车企在电动化、智能化和软件定义汽车三大领域的研发投入占全球总量的37.6%,技术创新成果占比达到41.2%,已成为全球汽车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
作为亲历者和观察者,我深感中国汽车工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电动化转型打破了传统汽车行业的技术壁垒,为中国品牌提供了弯道超车的可能;消费者观念变革为国产高端品牌创造了市场空间;国家战略支持和资本市场青睐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后盾。
极氪的快速崛起验证了中国车企在高端市场的竞争潜力。未来五年,随着更多中国品牌向高端化转型,全球汽车行业格局将迎来更加深刻的变革。这场变革不仅关乎单个企业的成败,更将重塑全球汽车产业链的地位分布和价值分配。
汽车工业一直是一个国家工业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从德国的工程精密、日本的精益制造到美国的科技创新,每个汽车强国都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如今,中国汽车工业正在形成以电动智能为核心的新优势,并通过极氪等品牌向全球展示这一优势。
汽车产业的变革从来都不只是技术的更迭,更是生活方式的进化。极氪等中国品牌正在定义未来出行的新形态,这种创新将影响全球消费者的用车习惯和出行体验。
当我们把时间线拉长来看,2025年可能会被记录为中国汽车品牌全面崛起的开端之年。极氪的成功为中国汽车工业树立了新标杆,证明中国品牌完全有能力在高端市场与国际豪华品牌同台竞技。
中国汽车工业正在经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从简单模仿到引领创新的跨越。这一转变不仅体现在产品性能上,更体现在品牌力、技术创新力和全球运营能力上。极氪的发展轨迹清晰展示了这一转变过程。
作为一个见证了中国汽车产业20多年发展历程的行业观察者,我相信中国品牌的全球崛起只是时间问题。未来五年,我们很可能会看到更多像极氪这样的中国品牌在全球市场崭露头角,改写汽车行业的竞争格局。
汽车工业的未来属于能够把握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三大趋势的企业。从目前看,中国车企在这三大领域的布局和投入力度已经超过大多数传统车企,这为中国品牌赢得了宝贵的发展先机。
你怎么看待极氪的崛起?你认为中国汽车品牌能否真正挑战德系、日系和美系品牌的全球主导地位?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和见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