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我,BMW 7系到底颠覆了谁的想象。
我想了想,可能是隔壁老王。
也可能是我自己,毕竟我的想象力还停留在买得起螺蛳粉、吃得起煎饼果子的阶段。
人家7系动辄百万一辆,开着它上路,恨不得让全世界都以为你随时会被叫去接见国家领导人,或者下一个拐角就能被发传单的小哥追着问:“老板,保健品要来一套吗?”
说它是“移动水晶宫”,这形容词一听就不是我等打工人的主场。
水晶宫,听起来像是小时候某个梦里出现的场景,或者是我家小区楼下卖烧烤的摊位,夜里灯一亮,油烟缭绕,老板娘穿着闪闪发光的短裙,除了没有水晶,什么都有。
可人家BMW 7系,真就在豪华这事儿上玩出了花。
你说它奢华吧,它又不像某些品牌,恨不得把金子直接贴在车头上,亮瞎你的钛合金狗眼。
你说它低调吧,回头率又比我追公交时候高多了——当然,追公交的时候我也只有回头率。
BMW的设计师们估计都是看过诗词大会的,不然怎么能随口拈来“盈盈秋水,淡淡春山”,一说起自家车头,直接给你整上“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这气势,别说卖车了,卖保险都能让你信心百倍。
其实吧,这些都是营销的套路。
你听着美,但回家一琢磨,买不起还是买不起。
就像我,每次听完理财课,钱包还是瘪的,梦想还是圆的。
说到豪华,我就想起那些年我们挤的公交。
冬天,人贴人,汗贴汗,司机师傅一脚刹车,所有人的梦想都差点飞出窗外。
此情此景,哪里有半点豪华?
但在BMW 7系的世界里,豪华是“五感”全开的享受——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五花八门。
豪华不是具体的物质,而是一种“感受”。
至于这种感受是什么,你说了不算,我说了也不算,得看设计师今天的灵感是不是刚好卡在灵魂深处。
于是,轻轻一抹,玻璃反光,皮座椅柔软,氛围灯一亮,瞬间仿佛穿越进了中产阶级的幻觉里。
但豪华真的是有用心的地方更加用心吗?
我直觉告诉我,可能是用钱的地方更加用钱。
毕竟作为“移动水晶宫”,装修风格必须精致到脚底板,哪怕是你踩着一双拖鞋进来,都会立马觉得自己是走错片场的亿万富翁。
你看,BMW 7系还要在某些地方“产生共鸣”。
共鸣这个词,大多数人上一次有共鸣,可能还是某个深夜痛哭流涕,跟前任分手的时候。
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和一台车共鸣。
人车合一,灵魂共振,这营销词汇都快赶上玄学大师了。
有人说,BMW 7系是一件艺术品。
那我也没意见。
毕竟现在艺术品的定义越来越宽。
你随便往纸上一泼,配个深奥的名字,都能卖出天价。
7系倒也没那么敷衍,确实是殚精竭虑搞设计,还要内卷到和劳斯莱斯互相攀比。
你说它是“小号劳斯莱斯”,我觉得还真有点道理。
价钱肯定没小号,体量可以小点,气场也差不离。
只不过,劳斯莱斯是把你送进梦里,BMW 7系是把你送进梦的边缘,然后提醒你:“醒醒,你还没买单。”
你说以前的大型豪华车,是不是都长得一个样?
统一的四平八稳,像是公务员考试的标准答题卡。
结果7系一出场,直接扔出“想象力”三个大字。
它要用光影和镜面,跟你的感官玩躲猫猫。
你在后排一躺,氛围灯一开,天花板分分钟比KTV还花哨。
有人说,7系是“移动水晶宫”;我看,更像一辆移动KTV,只有点歌机缺席,其他全配齐。
司机开着车,老板在后排看着天花板发呆,仿佛下一个IPO就要在这车里敲钟。
但说到底,这些个“奢华体验”到底是给谁准备的呢?
我有时候怀疑,这不是为了方便车主,而是为了让设计师拿奖、让隔壁老王羡慕、让朋友圈点赞数飙升。
你在车里享受“五感”,外面的人在大马路上用鼻子感受你排的尾气,这种感官体验,算不算平权?
你坐在皮椅上摸着水晶档杆,心里却想着,这玩意儿掉地上会不会碎。
毕竟现在的奢华,都是怕你买得起,却不敢用得狠。
用得狠了,就得担心保养费是不是能和房贷打个平手。
当然,BMW对于“想象力”这事儿是认真的。
它从里到外都要让你觉得,买这辆车的不只是有钱,关键还得有品。
你要会品味生活,最好还会品诗。
上车之前背几句诗,下车之后配个朋友圈文案,最好能配合车头的气场,把路边的行人也一起降服。
你要是不会写文案也没关系,BMW早就帮你把调性拉满了。
什么“未来美学”,什么“用想象重新诠释豪华商务轿车”,我都怀疑下次广告词会不会变成“用七系封神,拿梦想上天”。
其实吧,豪华车的定义,也是个玄学。
有人觉得,豪华就是皮椅要软,天窗要大,灯光要亮,音响要嗨。
有人觉得,豪华就是别人有的我也得有,别人没有的我更不能少。
最后比着比着,就变成了“谁的后排更长”,好像只要腿能伸直,人生就能一帆风顺。
BMW 7系当然也不会放过这事儿,空间大到你可以在车里做广播体操,当然,前提是你买得起。
否则你只能在地铁里想象:如果当年少喝两杯奶茶,今天是不是也能在7系里舒展筋骨?
营销宣传说,7系是“未来美学的全新表达”。
说得跟未来真的会因为买了一辆车就变得美好一样。
其实未来什么样,谁也不知道。
能确定的只有一件事:买了7系的老板们,依然要面对公司KPI,依然要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怀疑人生。
后排再软,也不能帮你还房贷。
香氛再贵,也不能帮你堵住老板的嘴。
可这并不妨碍大家对“移动水晶宫”的无限向往。
毕竟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在这个到处都是套路的世界里,BMW 7系用最大的套路告诉你:豪华不是物质,是感受。
可我感受了一圈,发现最大的问题是:钱包没感受到任何变化。
奢华的光影,冰冷的钢铁,温柔的皮革,还有那无处不在的“关于艺术的灵感表达”,都在告诉你:你不配拥有,但你可以拥有对拥有的渴望。
这种渴望,才是这台车最贵的地方。
你说BMW 7系到底是什么?
有人说是小号劳斯莱斯,有人说是水晶宫,有人说是顶配移动会所。
我觉得它像一面镜子,照见了我们每个人对生活的欲望、对改变身份的幻想,也照见了我们拼命追赶却永远摸不到的梦想。
你可以不相信爱情,但你很难不相信BMW的营销。
毕竟,只要想象力够丰富,你的生活就能在某个加班到深夜的时刻,被一辆豪车的广告击中灵魂。
买不起不要紧,反正想象力免费,老板们的想象力更贵。
至于有意义的地方更加用心?
我想,大多数人用心的地方,还是在怎么还花呗、怎么熬夜不脱发、怎么让老板满意这三件事上。
宝马的用心,大概也是用在如何让你觉得这辆车值得你为它再奋斗五年。
于是,7系成了你朋友圈里的景点,成了你KPI中的目标,成了你毕业十周年聚会时最想借来撑场子的道具。
豪华车的最大功能,不是带你从A点到B点,而是让你在C点装得更像B。
最后,有人说,BMW 7系是“想象力的巅峰之作”。
我信。
毕竟,在这个什么都贵、什么都卷的时代,敢在马路上开着一辆移动水晶宫,本身就是对现实生活最大的想象力。
而我们这些买不起的人,也只能在键盘前默默码字,然后在深夜里对着天花板的LED灯,假装自己也拥有宝马七系的五感盛宴。
至于“颠覆想象”?
抱歉,我的想象已经被房贷和房东颠覆得体无完肤。
宝马能颠覆的,只能是那些还愿意相信广告、相信梦想的人。
这大概就是所谓现代豪华的“意境之上”:坐在出租屋里想象着水晶宫,心里默默盘算着下个月的房租和牙膏是不是能撑到发工资的那天。
等你哪天开上七系,别忘了给我留个座。
到时候我在后排躺着,帮你背两句诗,顺便提醒你,油价又涨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