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亚洲龙,今早还在小区门口那块儿停着,我一瞄,前脸怎么有点变了?”王师傅蹲着抽烟,顺嘴和我嘀咕。其实没人会特意去量那车身尺寸,就是看着比原来修长了一节,4990mm啊,有人说这数据,哎我觉得掰手指头都算不着,目测“屁股”够长,车头又略低,城市里拐弯倒是顺溜点,轴距好像听群里讲是2870mm,后排坐仨大个,膝盖还能晃悠。
隔壁老李家是前两天刚换的2025款,等着阳光刚落山那会儿,尾灯一亮,地平线设计有点意思,不是那种外露的排气,看起来尾巴干净,LOGO蹭亮光下还挺显眼。小扰流板,不懂能干啥,可能是迎合年轻人的审美,也没啥实用性,但每次开出去老李都使劲安利:“隐藏式的排气,开起来不扰民。”
我钻进副驾驶,方向盘新样式手感偏硬朗——和以前那种圆润的菜板似的明显不一样。多功能键挺多,刚上手还迷糊,李哥边按边念:“这回取消所有物理按键了,中控就这大屏,全触摸,你能信?12.3英寸,盲按容易误触。”老李媳妇则在后排办公,屏幕12英寸的液晶仪表她说太炫眼,白天反射容易看不清,晚上倒还行。师傅常说:越智能越容易坏,前两年那批车,电池屏修了好几回。
其实我最关心的是隔音玻璃——这车号称全车降噪,坐高速上能默默听音乐律动氛围灯换色,说真的,夜路上灯光切换那一瞬间挺有“氛围”,前几代车型夜里底盘噪音明显大,不信你去找前几年混动的亚洲龙,开3000公里后,胶条都漏声。
动力版本我一时唠不好,车友群里常混讲,2.0升纯燃油那款说最大127千瓦,没谁真测过极限。2.5混动版据说冲到136千瓦,小区老郑实际试过,踩到底上了高速,推背感还是差点意思,混动就是节油。2.0升混动才112千瓦,拉满载爬坡喘气,不过市区通勤足够用,毕竟CVT或E-CVT变速箱平顺,堵车不易抖。其实混动这玩意,售后师傅总念叨:“电池一年好,第二年求稳,别老暴力驾驶。”
有个冷门细节,李哥跟我聊,入门版智能语音没上,有一说一,2.0燃油高配和双擎高级版才有AI语音,平价版隔壁老王试了半天,车里喊半天“小龙小龙”都没反应。新一代高通芯片内置,有师傅说不怕卡顿,但群里也有人反映,后装APP容易卡死屏,维修没辙,只能断电重启。
有意思的是,这一代据说氛围灯支持音乐律动,年轻人喜欢,老年人觉得麻烦,李哥媳妇上夜班开车,嫌换色干扰视线直接关掉。前几年老亚洲龙,空调出风口下面藏了个物理USB,维修师傅都说,“用起来不容易坏!”新款直接移到主屏下面,线随便拉可能还卡手。
上回去汽修厂,听小丁修混动总调侃:“2.5升省油归省油,电池隔三差五得检测,别图省事。”本地冬天冷,一到零下启动,E-CVT反应慢半拍,修理师傅、天冷都添事。其实动力这块,城市里用不上极限,但山区一跑,气短油门反应慢,是混动老毛病了。
说个意外,李哥去年买老款亚洲龙跑西北,结果底盘托底,修理厂小师傅念念碎,“车身长就得多留心,掉头贴墙易刮。”新款底盘高度没变太多,城区倒还好,越野还是得SUV。
前些天群里闹哄哄,还说全车智能互联系统更新后,蓝牙老掉线,销售悄悄提过,别忙着升级,稳定公网才保险。其实亚洲龙老带着点丰田风骨,省油耐用,偶尔蹦出点新鲜配置——比如玻璃隔音和音乐氛围这种,实用性见仁见智。
写到这,李哥正好把车借给小孩练手,钥匙掉座椅缝卡了半天,半小时才掏出来。那车屏还亮着,雨刮自动又自己舞起来,楼下几个邻居围着打趣:“现在这车,越贵越会玩,养护跟养猫似的,隔三差五得逗两下。”亚洲龙,怎么说呢,换代也好,老车新车,各有各的“磨人节奏”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