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打算买车的朋友们可能都有一种感觉,现在的汽车市场真是越来越看不懂了。
搁在几年前,要是想买一辆B级轿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型车,那选择其实挺明确的,无非就是日系的凯美瑞、雅阁,或者德系的大众迈腾、帕萨特,大家心里都有杆秤,谁省油、谁高级,都说得头头是道。
但是现在,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感觉就像是一夜之间,牌桌上的玩家和规则都换了一遍。
这个感觉可不是空穴来风,刚刚公布的今年7月份B级车销量排行榜,就清清楚楚地告诉了我们这场变革有多么剧烈。
最让人吃惊的一个数据是,在这个级别的市场里,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占比,历史上第一次超过了45%。
这是什么概念呢?
就是说,现在每十个买B级车的消费者里,有将近五个人已经不再选择传统的纯汽油车了,他们要么买了纯电动车,要么就选择了插电混动车。
这已经不是什么小趋势,而是一场正在席卷整个市场的巨大浪潮。
那么在这场浪潮中,到底是谁笑到了最后,又是谁被拍在了沙滩上呢?
我们今天就根据这份实实在在的销量数据,来好好分析一下。
我们先来看看传统燃油车这块阵地。
虽然它们加起来还占着一半多的市场,但日子过得可以说是相当煎熬。
这次销量榜的第一名,居然是丰田凯美瑞,卖出去了17719辆,把老对手大众迈腾的17066辆给比了下去。
表面上看,日系好像赢了一局,但我们得看清事实,这个“冠军”当得一点也不轻松。
无论是凯美瑞还是迈腾,它们的销量跟去年同期相比,都下降了超过百分之二十。
这就像是两个曾经的优等生,这次考试成绩都退步了,只不过凯美瑞退步得稍微少一点,才拿了个第一。
这根本算不上什么胜利,更像是一种无奈的挣扎。
曾经风光无限的“日系三剑客”里,本田雅阁的处境就更尴尬了,一个月只卖了9641辆,连一万辆的大关都没过,排名也掉到了后面。
日产天籁更是只有7459辆,同比下滑了快三成,在市场上的声音越来越小。
反倒是之前一直不温不火的丰田亚洲龙,卖了11364辆,成了日系车里唯一一个销量还在增长的车型。
究其原因,主要是它的混动版本卖得好,抓住了那部分既想省油,又对充电桩有顾虑的消费者的心理,算是给自己找到了一条活路。
再把目光转向德系车,迈腾和帕萨特这两兄弟,虽然销量数字看着还不错,分别排在第二和第三,但这背后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
现在你去4S店问问价格,这两款车普遍都有超过五万元的现金优惠,这已经不是正常卖车了,完全是在用“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方式来维持销量。
豪华品牌也未能幸免,像奥迪A4L,也得靠着八万甚至十万的降价,才能勉强卖出5835辆。
至于那些曾经想走个性化路线的车型,比如大众CC,月销量只有一千出头,基本上已经走到了退市的边缘。
而曾经也有一席之地的美系车,比如别克君威和福特蒙迪欧,月销量都不到四千辆;韩系的索纳塔更是创造了历史新低,只有一千多辆;法系的标致508L,一个月才卖了140辆,这些车型基本可以说是在等待市场的最后宣判了。
看完了合资品牌的艰难处境,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我们自己的国产品牌,那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可以说是有人欢喜有人忧。
最值得骄傲的,无疑是比亚迪。
就在凯美瑞和迈腾还在为谁是燃油车第一争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比亚迪旗下的秦L系列,把插电混动和纯电版本加在一起,一个月卖出了惊人的24490辆。
这个数字,已经把曾经的“神车”帕萨特都甩在了身后。
比亚迪用最直接的方式证明了,游戏规则真的变了,现在是中国品牌说了算的时候。
而在纯燃油车的领域,扛起国产大旗的是红旗。
红旗H5这款车,7月份卖了12938辆,稳稳地坐在了国产燃油B级车的头把交椅上。
它为什么能成功?
因为它非常懂得中国消费者的心思,用一个相对亲民的价格,给到了越级的豪华感和强大的气场,满足了大家“花小钱办大事”的消费心理。
这也说明,只要产品做得好,国产品牌在传统燃油车市场也完全有能力和合资品牌正面竞争。
不过,硬币总有另一面。
虽然红旗H5卖得火,但当它想把价格往上提,去冲击25万元以上的高端市场时,就遇到了明显的阻力。
定位更运动的红旗H6,以及技术更先进的插电混动版H5,销量都只有一千多辆,和H5本身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说明消费者虽然认可红旗这个品牌,但目前愿意为它付出的品牌溢价,还是有一定上限的。
更艰难的是那些主打性价比的二线国产品牌,比如奔腾B70和荣威D7,它们过去的优势就是便宜、空间大,但现在,这个优势在比亚迪这样的新能源对手面前,显得不堪一击。
人家的新能源车不仅能上绿牌,不烧油的时候成本极低,就算当油车开,一箱油也能跑很远,百公里油耗甚至比纯燃油车还低,价格还差不多。
在这样的对比下,消费者自然会用脚投票,所以这些传统性价比车型销量大幅下滑超过35%,也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
最后,我们来看看决定未来走向的新能源战场,这里的竞争最为激烈,也最能说明问题。
今年市场上最火的技术,毫无疑问是插电式混合动力。
比亚迪的秦L和海豹06这两款车,就像两把尖刀,加起来一个月就拿下了超过三成的市场份额。
它们成功的秘诀其实很简单,就是精准地解决了用户的核心痛点:既没有纯电动车的里程焦虑,可以随时加油跑长途,又能在市区里用电行驶,享受极低的出行成本。
这种“可油可电、极致省钱”的模式,对传统燃油车形成了降维打击。
同时,像深蓝L07、领克07 EM-P这些车型的出现,也说明我们的自主品牌在混动技术上已经全面开花,形成了强大的集团优势。
在纯电动车市场,格局则更加分化。
在高端市场,过去特斯拉一家独大的局面被彻底打破。
现在唱主角的是我们的国产品牌,比如极氪007和蔚来ET5T,它们的销量已经超过了特斯拉Model 3的一部分车型。
特斯拉Model 3这次销量只有9851辆,排名掉到了第九,主要原因就是产品更新太慢了。
当竞争对手们都在用最新的快充技术、更智能的驾驶座舱和更高级的辅助驾驶硬件时,它还在吃老本,自然就会被追求新鲜感和高科技的消费者所冷落。
然而,在中低端的纯电B级车市场,却出现了普遍卖不动的现象。
除了比亚迪的海豹06 EV还能卖出七千多辆,其他车型都表现平平。
特别是丰田的bZ3,销量只有一千多辆,这给所有还想在电动车时代继续“躺平”的合资品牌上了一课:没有过硬的核心技术和足够的产品诚意,光靠一个老牌子的名气,已经很难打动今天的中国消费者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