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13亿投千里智驾多方押宝它图啥

13.42亿!

这数字砸出来,我差点以为自己看错了新闻标题。

不是哪家新势力又烧钱玩儿概念,而是那个平时端着架子、自带“贵族光环”的梅赛德斯-奔驰,竟然真金白银地,从力帆控股手里,把千里科技1.36亿股股份给盘下来了,一跃成为人家第五大股东!

哎哟喂,这事儿,比你家楼下那米其林三星餐厅,突然宣布投资了个街边炸串摊儿还让人跌眼镜,是不是有点儿魔幻现实主义那味儿了?

我当时就懵了,奔驰这是要干嘛?

官方说法是“财务投资”,呵呵,这话听听就行。

咱们明眼人都知道,这哪是单纯买股票玩儿呢?

这分明就是冲着“高阶智驾”这块肥肉去的!

奔驰13亿投千里智驾多方押宝它图啥-有驾

问题是,这老牌豪华车企,它为啥偏偏就看上了千里科技?

千里科技,说实话,名字听起来不像Momenta、华为那么如雷贯耳,但能被奔驰这种“老司机”相中,肯定有它的独门秘籍。

13亿多啊,这可不是买个玩具,这笔投资,更像是奔驰在中国智驾这片“深水区”里,先投下的一块探路石,想看看这条路到底能走多远,水有多深。

话说回来,曾几何时,汽车工业就是“铁皮包着发动机”,拼的是谁的马力大,谁的内饰豪华。

那会儿,奔驰就是王者,坐拥半壁江山,谁敢不服?

可现在呢?

奔驰13亿投千里智驾多方押宝它图啥-有驾

“软件定义汽车”这句口号,已经不是什么遥远的未来,而是活生生的现实了。

硬件利润越来越薄,智能化成了谁也绕不过去的“入场券”。

连奔驰这种在汽车界呼风唤雨的老大哥,都开始放下身段,下场抢位了。

这说明什么?

说明时代的洪流来了,你再大的牌子,再厚的家底,不跟着浪头走,也得被拍在沙滩上。

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圣诞老人,一切都得自己亲手去拼,哪怕你是奔驰也一样,谁也别想躺赢。

可这奔驰的“野心”远不止于此。

奔驰13亿投千里智驾多方押宝它图啥-有驾

一边是千里科技,另一边它还跟Momenta眉来眼去,甚至跟英伟达的“地下恋情”也没断过,华为、卓驭这些方案商也都在它考察的名单上。

这“脚踩多条船”的架势,到底是奔驰高瞻远瞩、分散风险的聪明策略,还是它自己也一头雾水、对未来技术路线没底的无奈之举呢?

哎,想想都替它头疼。

这就像足球转会市场,豪门球队一口气签下好几个潜力新星,生怕漏掉哪个未来的“梅西”或“C罗”。

就在投资千里科技的同时,它和Momenta的合作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Momenta,这可是国内高阶智驾领域的一股“清流”,走的是开放平台路线,靠着端到端飞轮大模型,硬生生在中国城市NOA市场啃下了六成左右的份额。

奔驰13亿投千里智驾多方押宝它图啥-有驾

这数据,简直是“YYDS”级别的存在!

你想啊,奔驰即将上市的国产纯电CLA,就要搭载Momenta基于飞轮大模型开发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这简直就是“强强联合”的典范,一个有品牌号召力,一个有核心技术,这组合拳打出去,谁能不抖三抖?

那问题来了,既然Momenta这么给力,奔驰为什么还要投资千里科技,还跟英伟达、华为、卓驭这些潜在的合作方保持着联系呢?

这就像一个顶级的厨师,他明明有自己擅长的招牌菜,却还在不断尝试各种新食材、新烹饪手法,生怕哪天自己的菜品就过时了。

这背后,其实是智驾行业的一个残酷现实:技术路线太多,谁也不知道哪条路才是真正的“康庄大道”。

现在国内高阶智驾市场,基本就是“自华魔”三足鼎立的局面。

所谓“自”,就是小鹏、蔚来这些车企,坚持全栈自研,把智驾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像养孩子一样,从出生到长大,每个环节都亲自操刀。

这路线,优点是控制力强,能深度定制,但缺点是投入巨大,风险也高,就像一场马拉松,不到终点谁也不知道谁能坚持到最后。

“华”,当然就是华为乾崑方案了。

华为这几年在智驾领域的攻势,简直可以用“猛虎下山”来形容。

它的方案已经下放到15万到20万元级别的车型,像深蓝L07、尚界H5都用上了ADS 4.0。

这说明什么?

说明华为不仅技术牛,还特别擅长“降维打击”,把原本只有百万豪车才有的智驾功能,迅速普及到大众市场。

这简直是“智驾平权”的践行者,虽然这“平权”背后,是价格战打得头破血流,但对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而“魔”,就是Momenta了。

它走的是开放平台路线,不跟主机厂抢“孩子”,而是提供一套成熟的“育儿方案”,让大家都能用上。

这种模式,更像是智驾领域的“安卓”,开放、高效,特别适合那些不想投入巨资自研,又想快速上车的车企。

所以,奔驰的“多投”策略,在我看来,与其说是“选择困难症”,不如说是“全都要”的霸道总裁范儿。

它深知,现在主机厂挑智驾方案,算法精度只是基础,更看重能不能按时交付、有没有数据闭环、能不能和现有生态打通。

技术再强,上不了车就是白搭。

它在不同技术路线、不同合作模式之间撒网,其实是在为自己未来的产品线和市场布局,争取最大的灵活性和可能性。

毕竟,谁能保证今天看起来最先进的智驾技术,明天不会被颠覆呢?

这就像投资界,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何况这是个随时可能“变质”的科技篮子。

更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全球智驾范式的博弈。

最近的慕尼黑IAA车展上,地平线、Momenta、卓驭这些中国方案集体亮相,直接把“中国智驾”这块牌子摆到了全球台面上。

地平线甚至宣布在欧洲设总部,加快本地化和合规落地。

这说明,中国智驾方案已经从“追赶者”变成了“引领者”之一。

我们海量的真实道路数据和快速工程落地能力,是欧美同行望尘莫及的。

这就像中国足球虽然不行,但咱们在智驾这块儿,是真的能跟欧洲豪门掰掰手腕了。

而欧美那边呢?

日产选择了英国初创公司Wayve,这家公司背后站着英伟达、软银、微软这些巨头,走的是通用AI架构和认知建模的路子。

他们更倾向于让AI像人类一样去理解世界,然后做出决策。

这两种路线,一个注重快速落地和迭代,一个追求底层通用智能的突破,谁能笑到最后,现在还真不好说。

奔驰这种“老炮儿”自然看得清楚,它不是在选“最好”的,而是在选“最稳妥”和“最有潜力”的组合拳。

毕竟,对于它这样的巨头来说,犯错的成本太高了。

所以,奔驰的这波操作,与其说是“豪赌”,不如说是“精算”。

它在用真金白银告诉我们,未来的汽车,真的不再是简单的交通工具,而是一个移动的智能终端,一个“带轮子的超级电脑”。

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谁能掌握核心的“大脑”,谁就能掌握未来。

奔驰的焦虑,何尝不是所有传统车企的缩影?

它们不得不放下身段,拥抱变化,甚至“委曲求全”地去和那些曾经看不上的“小弟”合作。

这年头,谁还敢说自己是“造车新势力”?

我看,连奔驰都在努力做“智驾新势力”呢!

这牌桌上的玩家越来越多,玩法也越来越复杂,好戏才刚刚开始,你觉得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