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又出新招了,这一次,把氢能源摆上了台面,而且还玩出了花样。2025年9月,宝马在纽约和新泽西州伍德克利夫湖宣布,旗下热门车型X5将同时推出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油、柴油(非美市场用)和氢燃料电池五种动力系统。这可不是随便说说,宝马是真的打算让一辆车变身“五重奏”,成了动力领域里第一个“全科班”。
事情一出来,汽车圈多少有点震动。宝马的高层直接在纽约的发布会现场敲定,强调自己不是“技术独裁”,而是“技术开放”。说白了,就是不只押宝一种动力,所有主流动力全都安排上,把选择权交给消费者。这种操作别说普通车企了,就是国内动不动喊着“技术路线之争”的那些大厂,也难免要竖竖大拇指。
最让人眼前一亮的还是新推出的氢能源X5,也叫iX5 Hydrogen。这车背后可没少下功夫。宝马联合老对头丰田一起研发,全新一代氢燃料电池技术,搞得紧凑又高效。理论上能跑得远,还省能源,省到钱都要笑醒的那种。当然,这一切要等2028年开始正式量产后,大家才能掂量出实际效果。
说到氢能,过去一直是“说得多,做得少”。这回宝马真是下血本了,不但自己搞技术,还带头推动氢能源的生态圈。搞了个叫HyMoS的大规模氢能交通计划,就是联合行业朋友、政府机构这些一起扩建加氢站,用官方的话来说,是想“把卡车、公交、乘用车全都拽进氢能阵营”,为了能让氢能源车像加油车那样方便。
宝马的老本营德国目前会先搞试点,用现有氢车项目的资源再推动一把,然后吸取经验,等一切成熟了,再来一波推广,说不定法国、美国这些地盘以后也能铺开。
其实宝马玩这种“多条腿走路”的策略,不光是脑洞大,还是被市场“逼”出来的。新能源是大势所趋,政策每天都在变,买车的这帮主也越来越挑。你要是方向选窄了,一不小心就“跟头栽”。所以宝马这次干脆来个“老少通吃”,什么动力都不放过,让全球各路车主各取所需。比如有的国家电力发达喜欢纯电,有的地方油价便宜燃油还吃香,有的客户就想试试“氢动力玩命虎”……都行,都给你准备着。
这种思路,说穿了是“灵活制造”,早在宝马工厂体系就夯实了基础。你以为X5在美国南卡罗来纳的斯帕坦堡工厂只是组装个X5、X3之类的SUV?人家一天生产1500多辆车,年产45万辆厮杀全球,从1994年到现在,总产量都快追上中国的人口增长数了。这个全球能力中心,今年还要加入氢能源的新玩法,敢情是要抢头条。
宝马的销售网络在美国有350家汽车零售商、147家摩托车店、104家MINI、38家劳斯莱斯,光这些经销商带动的工作岗位就超过12万个,每年给美国经济砸进430多亿美元。也难怪他们啥机会都不能松手,氢能源这一锅新饭,不抓紧试试总觉得对不起这么大个家底。
氢能源本身也确实值得一试。它最大的魅力是能当作可再生能源的存储罐子,把绿色电力化成氢气“锁”下来,啥时候要用再转成电或者扔进燃料电池推动车。这种做法特别适合那种“风来了就多点电,太阳好就爆表,夜里电价贱得流油”的地方,把电能转成氢储存起来,随用随取,比死守锂电池省心多了。
纯电动车当然有好处,但在一些长距离、重载需求或者电网不发达的国家,充电问题始终是个梗。氢能源这时候表现就亮了:加一罐氢,几分钟搞定,再也不用受制于慢吞吞的充电桩。既有电动车的环保属性,还能兼得燃油车的便捷体验,说是“补足电动车短板”也不过分。
虽然宝马大张旗鼓,但氢能源目前最大的问题还在于基础设施——加氢站太少。你车再好开,找不到加氢点也是干瞪眼。宝马搞HyMoS计划实在是“知难而上”,通过联合开发者、行业龙头,把燃油站的吸引力学过继给氢站,从而既解决经济可行性问题,又带动用户覆盖率,算是走了一招“以点带面”的棋。
宝马强调,这事儿不是他们一家单干,而是要和其他业界伙伴一起搞大。也就是一堆人一起烧钱、分蛋糕,把氢生态建得像高速公路一样方便。德国和法国目前已有了一些试点,加上后续经验复制,等基础铺开,也许以后欧洲各都市间来回跑不用再怕“氢气荒”。
当然,宝马这波操作除了让人眼前一亮,也为汽车行业打开了想象空间。毕竟,把技术选择权交到用户手里,比无休止地吵“纯电是不是唯一正确答案”强得多。宝马这么玩,其他品牌未必能照搬,但汽车新动力的花样,注定要越来越多。
要说这事成不成,还得看市场和基础设施的配合。毕竟,造一辆牛得飞起的车不难,关键是让它随时随地能“吃上饭”。宝马既能造车又能动手拉生态,这劲头要真延续下去,氢能源在街头拐角成常客也不稀奇了。
一道好钢终究还是要拿出来锻造,宝马这回没打什么“马后炮”,是真准备下场踢球了。至于五种动力系统能不能都笑到最后,咱还得交给时间和各路消费者来打分。至此,各家看板,大戏拉开。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