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车展上那辆乐道L90,诸位都过眼了吧?坦白讲,让我心痒痒的,倒不是什么900V硅基快充,也不是据传身手不凡的空气避震,而是那个藏在车头里的“小金库”。别揶揄我,我这人就爱寻摸这些犄角旮旯里的玩意儿。
现如今,车企们内卷得简直要上天了,恨不得把看家本领都抖搂出来。可细咂摸一下,不少所谓的“革新”,其实都挺尬的。就拿某些车的中控大屏来说,恨不得霸占整个仪表台,驾车时,眼睛都找不着北。反观乐道L90的“前舱”,倒显得格外扎实。
当然,也有人嗤之以鼻,觉得这不过是个幌子,区区240升的肚量,能装得了几件什物?倒不如把后备箱捯饬得更精细些。这话不假,毕竟后备箱才是正儿八经用来运送家当的。但换个思路,这“前舱”的出现,至少给生活添了些许可能。
设想一下,周末偕老扶幼去郊野撒欢,到了地头,开启“前舱”,取出折叠桌凳,一家人围炉煮茶,谈笑风生,岂不美哉?又或者,你是个垂钓爱好者,有了这“前舱”,便可安逸地坐在里头守候鱼儿上钩,再也不怕烈日灼身。
毋庸置疑,这只是理想蓝图。在实际应用中,“前舱”兴许会遭遇五花八门的问题。比方说,安全性如何?会不会掣肘车辆的驾控?一旦发生磕碰,“前舱”会不会变成潜在的危机源?这些疑问,亟待厂家给出掷地有声的答复。
话说回来,乐道L90此番登台,颇有几分“雾里看花”的意味。外形是瞧见了,“前舱”也把玩了,可内饰、智能化配置、详尽参数,乃至最为关键的价格,依旧云遮雾绕。这着实让人有些挠心。
眼下买车,消费者可不是愣头青。单凭一个“前舱”,就想俘获芳心,恐怕有点一厢情愿。大家更在意的是,这车的综合实力如何?开起来是否丝滑?用起来是否趁手?性价比是否划算?
与坊间认知相悖,很多时候,消费者对“黑科技”并不买账。大家更看重的是,这辆车能否真正化解自己的痛点。比方说,工作日通勤,空间要够宽敞,能耗要够经济;周末携家人远游,舒适性要够到位,安全性要够靠谱;平日偶尔需要搬运货物,后备箱要足够能装。
而乐道L90的劲敌,问界M8、理想L8,哪一个又是善茬?它们在空间、舒适性、智能化等方面,都有着不俗的造诣。乐道L90想要鹤立鸡群,就务必拿出更有诚意的诚品。
明眼人都知道,汽车行业也是一片红海。各家车企都在卯足了劲儿推出新款车型,都在不遗余力地提升产品力。但终归能赢得市场的,还是那些真正洞悉消费者需求,能够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企业。
仅就目前释出的信息而言,乐道L90的前景仍扑朔迷离。它的优势在于“前舱”和车身三围,但短板也显而易见,那便是信息不透明。消费者对它的认知尚不够深入,难以拍板定夺。
是以,乐道L90要想旗开得胜,就必须尽快披露更多信息,让消费者充分了解它的长处和短处。唯有如此,方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才能在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屹立不倒。
当我们一味地将缘由归结为“市场竞争白热化”时,是否忽视了消费者才是真正的掌舵人?车企们与其挖空心思地玩花活儿,不如多下些功夫,真真切切地为消费者打造一款好车。这才是正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