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新能源突围岚图汽车的“新实力信号”
最近,大家都在关注一个话题,其实就是高端新能源车的增长动能,到底“天花板”在哪儿,其实没人说得准,有个新现象特别值得聊聊,就是岚图汽车,大家都知道,它成了首个达成30万辆规模的央国企新能源品牌,这个速度,在业内算是划时代的。
说到这里,其实背后的共识很清楚,目前中国新能源赛道,正在切换赛道,不再只是拼数量,而是拼质量、拼技术、更拼品牌高度,所以我的观点是,岚图不是简单地“跑得快”,而是它用体系力和创新力,开辟了高端自主品牌的全新路径,这才是它标志性的意义。
那这个观点怎么论证呢?我们分几步聊一聊。
岚图的崛起,其实不是偶然,还是有底子的。如果你研究中国的车市,其实一直有个难题,就是传统大厂有庞大的体系,可是创新慢点,而新势力有点子,但后劲和产能跟不上。岚图找到了一个突破口,就是把东风五十多年的造车体系、头部科技企业的技术、还有自己学来的新势力打法,全都揉在一起。
比如岚图的工厂,用63秒就能下线一辆车,这效率,比不少行业老玩家还快,他们还能稳住品控,这不是容易的事。要知道,日本丰田的经典语录就是“慢即是快”,他们非常追求稳定的提升速度,而岚图的这步“快”之中有“稳”,是值得点赞的。
岚图并不是凭一款爆款吃老本,它在产品上连出三记重拳,比如梦想家冲击高端MPV市场,泰山狙击SUV旗舰,追光L则瞄准高端轿车。这就有点像苹果,既有iPhone,也有iPad和MacBook,用户群体和品牌形象就做厚了。
更有意思的是,按照中国乘联会的统计,2024年前十个月,岚图的交付数同比涨了82%,这可不是小数目,已经成了东风集团新能源板块的“领头羊”。再梦想家的MPV销量,连续数月全国第一,高净值家庭和商务用户复购率超30%,这说明他们品牌黏性真不低。
你可能会问,高端新能源这么难做,岚图为啥能成功?关键在于它抓住了两大趋势。
新能源豪华市场变了,不再是谁喊得响就能卖高价,现在消费者更关心续航、智能体验、和补能便捷。岚图泰山一上来,直接用上最新的华为智驾、鸿蒙座舱和自己的混动技术,还创新地上了三腔空气悬架和后轮转向,这相当于把“豪华感+科技感”打包,硬生生打开了“50万级以上”的市场窗户。
消费心理也进化了,过去大家追求“洋品牌”,觉得合资就是面子,这几年民族自信起来了,买车也想表达一种身份。岚图顺势而为,做出了有东方美学的设计,还强化“稳如泰山”的精神标签,这种品牌认同,比单纯价格战更有市场穿透力。
说到突围,并不是只有产品单点突破。岚图也是行业很早利润转正、现金流转正的新势力。根据最新披露的数据,岚图的毛利率从2022年8.3%涨到现在的21.3%,2025年前7个月实现持续盈利,这在新势力中其实难得。有不少新势力还在持续亏损阶段,但岚图已经在准备赴港上市,要用国际资本推动更快出海。
说到数字,大家可以对比下,2024年中国新能源市场,两极分化越来越明显。中低端打价格战,一台车赚几千块都难,高端市场则“僧多粥少”,但一旦站稳,利润空间和品牌溢价不是小数。蔚来、小鹏、理想在高端路上各有“坎”,而岚图这次能做大规模盈利,更像一种“央企创新力+新势力打法”的样板。
聊到这里,其实有几点特别值得其它中国车企借鉴。第一,要利用自身“体系力”,同时别丢了创新触觉。第二,只有跟科技巨头深度绑定,比单打独斗靠谱。比如岚图和华为的联动,已经成为新合资时代的新信号。第三,高端品牌的打磨,是个系统工程,不但靠技术,更靠品牌文化、用户服务和持续的产能提升。
最后,岚图的故事告诉我们,高端新能源赛道不是单纯爆发力的比拼,更是体系力、资本力、技术协同力和品牌塑造力的较量,谁能把这几样串成一根线,谁才能扛起自主品牌爬坡的旗帜。
中国高端新能源车会不会有一天,彻底逆袭全球高端市场?那时候,大家会不会像说特斯拉一样,自豪地谈起岚图、问界、极氪这些国产名字?这个问题,其实才是留给整个行业、所有创业者和消费者的新期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