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迪,这个名字曾经与便捷、时尚的出行方式紧密相连,如今却频频出现在消费者的投诉清单上。从古都西安到繁华羊城,从线上旗舰店到线下门店,不满的声音此起彼伏,如同夏日阵雨般密集,敲打着雅迪的品牌信誉。究竟发生了什么,让这个曾经的行业巨头陷入了信任危机?
西安的李先生怎么也想不到,2024年5月兴冲冲网购的雅迪电动车,竟然成了他的“心头大患”。2022年的合格证,仿佛一张过期的通行证,将他挡在了合法上路的门外。经销商的“闭门羹”更是雪上加霜,没有购车发票,上牌成了无稽之谈。李先生不禁要问:这难道是传说中的“库存车”乔装打扮,来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旅行?雅迪官方的回应更像是隔靴搔痒,一句“不在管控范围”就想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换车?一年不到的新车就要换,这跟“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老物件有什么区别?
镜头转向广州,陈先生的遭遇更让人哭笑不得。车辆出了故障,去门店维修,却被告知质保期只有6个月。这“缩水”的质保,就像六月的天,说变就变。雅迪官方客服明明承诺12个月质保,到了门店怎么就“打了个对折”?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那份没盖章、没签字的“无赖协议”,就像凭空出现的一张“空头支票”,让陈先生的维权之路更加坎坷。
这还不是全部。冠能六代车主的智能系统“强制付费”,就像游戏里的“氪金陷阱”,不交钱就寸步难行;淘宝旗舰店购车的消费者,两个月遭遇三次质量问题,却连一份详细的质量检查报告都得不到,这售后服务,简直比纸糊的窗户还脆弱。
一桩桩、一件件的投诉,如同多米诺骨牌般倒下,将雅迪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黑猫投诉平台上,4184条投诉,如同4184面镜子,映照出雅迪在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和销售管理上的种种不足。这不禁让人想起一句俗语:“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雅迪的问题,不仅仅是个别案例,更反映出整个电动车行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一些企业重销售、轻服务的短视行为。消费者购买电动车,图的是便捷、环保,而不是无尽的烦恼和维权之路。试问,如果连基本的质量和售后都无法保障,又如何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如何让消费者安心出行?
雅迪的未来之路在哪里?是继续在消费者的质疑声中挣扎,还是痛定思痛,积极改进,重塑品牌形象?答案,掌握在雅迪自己手中。希望雅迪能够正视问题,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而不是用“联系消费者沟通”这样的套话来敷衍了事。毕竟,消费者的信任,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否则,下一个“翻车”的,或许就是雅迪自己。这不禁让人思考:在追求速度与规模的同时,企业是否也应该放慢脚步,倾听消费者的声音,真正做到以用户为中心?这或许才是雅迪,乃至整个电动车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