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别人还在琢磨 CB500SF 的售价时,Honda 已经把更大的牌面摆出来了:CB1000F 在日本开卖,含税价 139万7000日元,换算成人民币大约 7.5 万。 这个数字一出来,摩友圈立刻炸开了锅:复古外观配现代底子,买的是情怀还是技术?悬念丢给你们自己决定。
外形是老派 CB 系的气质,但车体骨子里其实是大黄蜂(Hornet)1000 的平台改造版。 引擎排量 999cc,四缸水冷 DOHC,动力被重新调校:9000 转能输出 91 千瓦(约 122 马力),8000 转峰值扭矩 103 牛·米。
和大黄蜂那台 155 马力的猛兽比,CB1000F 更偏顺滑的街道调教。 厂方还改了气门进气口——左右节气门径不一,Φ50mm 搭配 Φ40mm,凸轮轴也有新设计,细节里藏着“割舍高转狂欢换取日常好开”的意图。
底盘扎实但不死板。 车架用钢制钻石结构,后摇臂是不对称铝合金件。
前叉是 41mm 的 Showa SFF-BP 倒置,后减震为单筒 Showa。 制动方面,标配 Nissin 四活塞卡钳夹 310mm 双浮动碟,后轮 240mm 单碟配 Nissin 单活塞卡钳。
轮胎规格常见:前 120/70-ZR17,后 180/55-ZR17。 想要更极致的手感?SP 版本把前后刹车换成 Brembo,后避震升级成 Ohlins,前悬仍旧是 Showa。
油箱 16 升,整备质量 214 公斤,日常代步友好,不像某些大排量车那样笨重。 电子配置比大黄蜂更丰富。
CB1000F 装了 6 轴 IMU,支持弯道 ABS,把骑行安全拉到新高度。 线控油门 TBW 提供 SPORT、STANDARD、RAIN 三档,另有两档用户自定义模式,适合喜欢折腾设置的玩家。
中控是一块 5 英寸 TFT 屏,支持手机互联(Honda RoadSync),按键集成在左把手上。 智能钥匙能搞定点火和油箱盖锁定,但座椅仍需物理钥匙,设计上留下了一点“老派接触感”。有趣一句:启动时你几乎能感受到科技和情怀的握手。
从价格体系看,CB1000F 在欧洲的定价比自家大黄蜂略高。 以国内引入的可能性来推算,黄蜂 1000 在国内卖到 128,800 元,那这台 CB1000F 有很大概率在 138,800 元上下落地。
与曾经的 CB1300 或 CB1100 比,这个档位并不离谱。 放大镜看国际市场,欧洲、日本价格更低一点,国内常见税费、运输和合规成本把售价推高,属于常态。
场景描述:你在经销商店里转悠,销售带你按了智能钥匙的启动钮,仪表亮起,像拿到新手机的那一刻。 你摸了座椅锁孔。
有点无奈,但也有点笑——“这年头座椅还是要钥匙,老派又给力”。旁边的网友拍视频,评论区瞬间来了句“真香”。 再说一句现实感想。 现在电动车热度高,但燃油大排的回潮也很现实。
城市限行、牌照难题是硬伤;喜欢公路长骑的车友,依然愿意为机械感和声音买单。 CB1000F 就是这样一辆妥协品:外观复古、底子现代、电子齐全,给那些想要日常通勤又想偶尔上高速撒欢的人一个漂亮选项。
YYDS 的情怀并非无用,它还能转化成出手的理由。 结尾谈点干货:想要买这类车,要问自己三件事——你是要马力数字,还是易操控?你能接受油箱 16 升的续航吗?本地上牌和限行政策会不会绊脚?如果你在城郊兼顾周末长途,CB1000F 有很高的性价比;如果你只在城区短途、停车不易,电动可能更省心。
你怎么看?如果这车来了国内,你会考虑入手吗?欢迎在评论里放马后炮。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