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中年男人的“梦中情车”落幕

帕杰罗,这台曾让无数中年男人热血沸腾的“山猫”,2025年彻底退出中国市场。

不是改款,不是换代,是彻底退场。最后一台三菱发动机在沈阳下线,广汽埃安1元接盘长沙工厂,曾经满街跑的帕杰罗,如今成了维修厂里的“情怀标本”。我开着朋友那台2008年的帕杰罗V73穿行在川藏线时,挡把上那枚银色“M”标还在反光——它不像车标,倒像一枚勋章,刻着一个属于硬派越野的时代。

一、这台车,为什么能成为“梦中情车”?

各位车友,你有没有试过在海拔5000米的垭口,踩下油门却毫无“高原反应”?我有。那一次,同行的SUV纷纷熄火,唯有这台老帕杰罗稳稳爬坡。它的3.0L V6发动机(代号6G72),虽然最大马力只有215匹,但低扭强劲、结构简单、皮实耐造,这才是它能在可可西里无人区单人穿越、川藏线“零故障”进藏的真正原因。

这不是数据堆出来的神话,是真实路况下的生存能力。我试过它的分时四驱系统,切换到4L低速挡时,能明显感觉到动力被放大,扭矩输出像一头老狼缓缓压低身子,随时准备扑向陡坡。这种机械感,是今天那些“一键智能四驱”的城市SUV给不了的。

一代中年男人的“梦中情车”落幕-有驾

它的底盘设计也值得细说。非承载式车身+梯形大梁+前后整体桥悬挂,这套结构在今天看来“太原始”,但在烂路面前,却是最可靠的骨架。我朋友的帕杰罗跑了30万公里,前悬挂胶套都没换过,而很多城市SUV跑个10万公里就开始“松散”。

三菱当年的军工背景不是吹的。帕杰罗的车身刚性、防锈工艺、密封设计,都带着一股“军用品”的严谨。我拆过它的门板,内部防锈涂层厚得像铠甲,雨刮电机都带防水罩——这些细节,现在多少新车还在做?

二、从“教父”到“退场”:技术红利吃尽,转型慢了半拍

说到技术,咱们得提一句:三菱,曾是中国汽车的“发动机教父”。1997年沈阳航天三菱成立,4G6系列发动机被长城、比亚迪、奇瑞等品牌广泛采用。巅峰时期,国产车30%的“心脏”都跳动着三菱的基因。

一代中年男人的“梦中情车”落幕-有驾

可讽刺的是,徒弟们学会了“内功”,师傅却停下了脚步。

2016年是个转折点。当吉利释放沃尔沃技术红利、长城自研2.0T发动机时,三菱却在产品迭代上停滞不前。2018款欧蓝德的中控屏分辨率还不如千元安卓机,2020款奕歌的智能驾驶系统落后竞品整整一代。我试驾过那款奕歌,语音识别要我说三遍才响应,导航更新还得靠U盘——这哪是2020年的车?

更致命的是电动化转型的迟缓。2022年才推出首款纯电SUV阿图柯,续航520公里(NEDC工况),定价却高达20万区间。我试过这车,三电技术平平,底盘调校还是燃油车思维,开起来像“油改电”的过渡品。月销量两位数,不是消费者不买账,是它根本没准备好。

时代抛弃你,连招呼都不会打。 2018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渗透率从5%飙到50.2%。比亚迪DM-i混动横扫市场时,三菱还在纠结“要不要为中国市场改轴距”。日方高管一句“三菱不需要为中国市场改变”,直接把市场拱手相让。

三、真实车主的声音:换了车,却找不回当年的感觉

一代中年男人的“梦中情车”落幕-有驾

我在越野论坛翻了上百条帖子,一位老车主的留言让我印象深刻:“不是不想换,是换了找不到当年的感觉。”

他说,现在的新车配置高、屏幕大、辅助驾驶全,可开起来“太聪明”,反而没了掌控感。帕杰罗那种“人车合一”的机械反馈,像老伙计一样懂你,而现在的新车,更像一个“听话的仆人”。

另一位车主分享了他的帕杰罗救援经历:去年在阿里无人区陷车,靠差速锁+手动挡+低速四驱,自己脱困。而旁边一辆某新势力电动SUV,电量耗尽,智能系统直接“罢工”,最后靠拖车救出。

这些故事不是怀旧,而是对“工具属性”的呼唤。今天的车越来越像“智能终端”,但我们偶尔也需要一台纯粹的“机器”——它不聪明,但可靠;不豪华,但硬核。

一代中年男人的“梦中情车”落幕-有驾

四、横向对比:帕杰罗 vs 普拉多 vs 坦克300

我们来对比三台车,看看帕杰罗到底输在哪,赢在哪。

维度 三菱帕杰罗(V73) 丰田普拉多(2700) 坦克300(2.0T)

发动机 3.0L V6(6G72) 2.7L 四缸 2.0T 涡轮增压

最大马力 215匹 163匹 227匹

一代中年男人的“梦中情车”落幕-有驾

四驱系统 超选四驱(可公路两驱) 全时四驱 分时四驱

车身结构 非承载式 非承载式 非承载式

智能化 无中控屏 基础导航 L2级辅助驾驶

赢在哪?

一代中年男人的“梦中情车”落幕-有驾

帕杰罗的“超选四驱”系统至今仍是硬派越野中的“黑科技”——它能在公路用2H两驱省油,也能在烂路切4H/4L,甚至能锁止中央差速器。这种“全能性”,普拉多和坦克300都做不到。

输在哪?

舒适性、配置、油耗。帕杰罗的悬挂调校偏硬,城市开久了腰酸背痛;油耗常年14L+,而坦克300的2.0T发动机效率更高;智能化更是天壤之别,坦克300有车联网、语音控制、自动泊车,帕杰罗连倒车影像都得后期加装。

但问题来了: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多“智能”吗? 尤其是在极端路况下,简单可靠的机械结构,往往比复杂的电子系统更值得信赖。

五、未来已来,但硬派越野不该消失

一代中年男人的“梦中情车”落幕-有驾

三菱退出中国,不是因为它不够强,而是它太“旧派”。在一个追求“推倒胡牌”的电动化牌局里,它还在犹豫要不要下注。

但我想说,硬派越野不该只是“情怀玩具”。它代表的是一种精神——对抗未知、征服自然、独立自主。当城市SUV都在拼“零百加速”和“自动驾驶”时,我们更需要帕杰罗这样的车,提醒自己:车,首先是工具。

比亚迪、吉利销量超越本田、日产,这是中国品牌的胜利。但我们也得警惕:技术进步不能以牺牲可靠性为代价。那些靠堆配置、炒概念的“新势力”,有多少能在可可西里跑完一圈?

结语:帕杰罗退了,但“山猫精神”还在

一代中年男人的“梦中情车”落幕-有驾

各位车友,帕杰罗的退场,是一代中年男人的集体告别。但别忘了,当年靠它发动机起家的自主品牌,如今正把沈阳航天三菱的厂房改造成电池研发中心。

历史在轮回,师生已易位。

我依然相信,硬派越野不会消失。它可能换一种形式存在——比如电动化、轻量化、智能化的下一代“山猫”。但核心不能变:可靠、耐用、能带你去任何地方。

最后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你有一台“梦中情车”,它会是帕杰罗这样的硬派越野,还是一台智能满载的新势力SUV?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选择。

一代中年男人的“梦中情车”落幕-有驾

(注:文中销量、财务数据来源:凤凰网财经、第一财经;技术参数基于公开资料整理;试驾感受为个人主观体验,仅供参考。)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