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特斯拉又降价了,这消息传得比小区广场舞大爷跳的动作还快。说是Model 3长续航版刚露面一个月,大伙还没摸清楚新车按哪打开,厂商就来个“贴心降价”,直接把价格摁下一万块。不少早买的车主扑在购车群里哀嚎,差点没高喊一声:“世界欠我一个特斯拉退货入口。”有的甚至打算cos李佳琦:“李佳琦都帮我退货,你特斯拉不行?”
特斯拉这套路细品有点门道。先整出一个高性能版本,让人觉得再不买就是跟不上时代,然后等大家剁手之后,价格又突然滑坡。套路熟练得跟一锅两面下的饺子,吃一口辣,一口酸,一口还不熟。现在他们自鸣得意:官网订单热得连手机都带不上去,说是八月订单有十三万台,六座Model Y更是卖到断货。不得不说,这速度,显得大家抢车不用排队,排队干啥,在网上吵架更有劲。
这六座Model Y刚上市,三排座椅能电动调节,二排还可以折叠成躺椅。难道以后汽车就是家里沙发的升级版,买车等于买个差旅床垫?合适归合适,家里有消毒柜的一定赶紧抢订,毕竟谁也不想一家人长途出游,还因为座椅打架。三天订出五万多辆,这销量比超市特价鸡蛋还凶猛。
但特斯拉说不定也要为“卖爆”买单。毕竟国产品牌这两年上升得比房价还不讲道理,它们不光卖车,还送口罩送空气净化器,疫情期间也实力宠粉。特斯拉自己日子也不太好过,这半年销量比去年又跌了一波,市场份额从15%直接跳到7.6%。要不是马斯克天天在网上玩嘴炮,估计留给他的也就剩微博热搜了。
别说,马斯克是真有点本事。上海工厂的零部件几乎全国产化,成本像豆腐价。别人还在思考怎么涨工资,他已经解锁“全球降价”模式。前几个月加拿大狂降十几万,活活把当地经销商整成了边缘人。受伤的不止是代理商,更是那些风风火火提前下单的欧巴桑欧巴们。
买特斯拉的老车主现在心里堵得慌,怀疑不是自己穷,是特斯拉背后有人指使割韭菜。不少人在微信群晒发票,说没想到成为体验经济割韭菜的活教材。特斯拉客服惯用话术:“这是市场常规行为”,翻译过来就是“你被骗了也属于行业健康发展”。美国那边也是这么操作,最后赔了,赔得比在A股割肉还疼。
自动驾驶技术成了特斯拉的保护伞,也是他们的业绩“遮羞布”。不久前FSD系统放出新视频,汽车自己左拐右绕,人类终于可以躺着上路。不过吹牛吹到美国,砸场子的可不止网友。三分之一美国人表示自动驾驶不安全,宁愿拿驾照也不拿性命开玩笑。佛罗里达州法院还捧了把火,认定特斯拉对一起自动驾驶车祸负责任,要赔两亿人民币。加州车主集体起诉,说公司广告过于大胆,让他们信以为真。马斯克在推特吹嘘FSD是救命稻草,现在被控虚假宣传,有种“讲故事讲到倒大霉”的朴素感。
六座Model Y这热度还能跑多久,真难说。国产竞品小米、理想一水儿六座SUV,比亚迪电池技术赶超特斯拉都快了,还推“充十分跑两百”的花式充电。小鹏的城市导航系统也要在一百个城市自驾。特斯拉再不努力,说不定哪天失业工厂直接变成网红打卡地,大家来拍照感受“科技落寞”。
此刻的特斯拉也在琢磨怎么“维稳”。车主群里有人提议成立维权小组,要公司补偿给个说法。只是特斯拉的态度远比国内某些大厂还硬,之前的道歉就像夏天的风——过了就没了。处理不好,下次大家可能宁愿坐公交也比冒风险买新车强。
新用户对FSD完全版跃跃欲试,奈何国内只开放基础辅助。全自动上路还得等政府点头,技术是杠杠的,政策就像老母鸡护蛋一样谨慎。订单暴涨,质量投诉也跟着爬坡。有人说刹车失灵,维修点回应“系统升级一下”,仿佛下一次不出BUG就是真爱了。
马斯克在推特念经:“特斯拉的未来,全看自动驾驶。”然后一边降价促销,一边全球上法庭。上海工厂虽说能赚钱,但工人抗议始终没有停。倘若再爆点质量问题,份额掉成一地鸡毛。现在门店连展车都不够用,连试驾都成了饥饿营销的新段子,“产能充足”的旗子早就倒了,国产车那边还送洗车券、保险、体验金,客户已经挑花了眼。
降价是狠,投诉更猛。老用户骂新用户,客服喊冤,公司炒噱头。技术优势被追着咬,国产车正迎头赶上。FSD烫手,与其靠降价撑门面,不如修修技术和品控,否则一切客户只是“薅完走人”的币圈故事。
老外法院最近判了特斯拉要赔钱,说系统眼瞎没认出卡车。国内类似惨剧也见怪不怪,官方声明总是“司机没握方向盘”。马斯克说自动驾驶比人类司机更靠谱,数据出来事故率依然让人怀疑这是不是保健酒广告。钱真正砸下去的人越来越谨慎,“买新车不如等公司崩盘便宜点”。
六座Model Y虽然抢手,车主一边花钱一边吐槽:第三排太挤,只能关门自省;充电半小时只走300公里,冬天直接减半。广告说“轻松自驾”,现实是“充电靠抢、续航靠想”。国产车不止能量密度有一手,速充还卖关子。特斯拉只能拼命憋大招,免得变成手机圈的诺基亚。
降价,卖车,维权,诉讼,特斯拉活得像国产剧里的反面角色,怎么编都没结局。老用户闹,新用户试,法律在追,市场在甩。马斯克念着“造便宜车就能赢”,现实却是生产线打工人累成狗。订单再多也怕被投诉绊住脚,这行业谁玩的谁害怕,谁笑到最后还是未知数。
总之,特斯拉这几年活成了段子。你以为它在玩科技,结果它在玩心理。你以为它给用户自由,结果它给用户痛。降价就像一道经济学难题,卖多也愁,卖少也烦。国产车一边加油一边加价,特斯拉一边割价格,一边割忠诚。我们买车的老百姓呢?只能在群里互相安慰:下次还买特斯拉吗?等它赔我一辆玩具车再说吧。
市场是个不讲情面的东西。今天你是王者,明天你就是韭菜。特斯拉不折腾自己,就是折腾消费者,自动驾驶听着像科幻,其实是现实的蛋疼。降价很美好,背刺更美妙。买得早亏得多,买得晚没得买。谁说创新让生活更美好?现实只负责让钱包更瘦。
最后总结一句:科技的尽头,可能只是一个微信群里的哭笑不得。买了特斯拉,爱马斯克,不如买彩票碰运气。毕竟,从特斯拉降价到车主怒喷,都是现代生活的黑色幽默——就差把特斯拉列入人生必踩的坑。好在我们有一颗坚强的心脏,把韭菜割成了葱花,再撒在特斯拉刚做好的自动驾驶汤里。喝一口,未来的味儿,真咸。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