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图:市场监管人员对检测过程进行监督。
■本报记者 顾艳伟 文/摄
近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管局主办的2025年广西检验检测机构开放日活动启动仪式在南宁市举行。检验检测机构展示了广西首条新能源汽车检测线,该检测线围绕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系统、电气安全等关键指标,制定了清晰规范的检验流程。
当天下午,在南宁市金盾友谊机动车检验站,检验人员向参观代表展示安全技术检验、排放检验过程,其中对新能源汽车的检测环节引起了大家的浓厚兴趣。检验人员打开汽车前盖,查看电池、电机等部件外观情况,市场监管人员在旁边对检验过程进行监督。随后,检验人员将待检车辆驶上新能源汽车检测线进行固定,并以40公里的时速对车辆开展检测,检测线一侧的电脑屏幕上显示出功率、环境温度、电池状态、电机控制温度、DC/DC控制器温度、驱动电机最高温度、动力蓄电池最高温度、单体蓄电池最低电压等指标。检验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全部操作后,最终判定该车状态“整体安全”。
据现场检验人员介绍,现行的《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对包含新能源汽车在内的载客汽车年检作出了统一规定,主要检验内容包含车辆外观、底盘、安全装置、灯光照明和刹车制动等部分。根据该标准,对于传统燃油车,能够较为准确地判断其是否能够安全上路行驶,但对于新能源车辆中影响车辆安全关键的“三电”系统(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系统),无法有效排查问题。
今年3月,国家标准《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正式实施,这是国内首部专门针对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检测标准。新规最大的变化是,动力蓄电池安全充电检测和电气安全检测成为必检项目,同时对驱动电机、电控系统以及用电安全等安全特性进行检测。此外,对于营运新能源汽车,充电和放电时动力电池的温度和电压也成为检测项目。
“通过检测可以发现新能源汽车‘三电’方面的安全隐患,避免汽车失控、电池自燃等危险发生。”该检验人员说,不少新能源汽车发生自燃,根源在于电动系统中的关键零部件出现异常。检测的目的就是确保车辆在使用多年后,关键系统仍能安全运行,避免因电池老化或绝缘电阻下降等问题导致的安全隐患。
据悉,今年7月,南宁市金盾友谊机动车检验站建成的新能源汽车检测线正式投入运营,成为广西首家获得新能源检测资质的机动车检验站,填补了广西在新能源机动车检测领域的空白。
“两个多月来,我们检测了100多辆新能源汽车,通过率达95%。”检验站负责人说,《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作为推荐性国家标准,检测机构只是把检测结果告诉车主,并没有强制要求对方进行维修。不过,目前绝大多数新能源汽车已实现联网,车辆的关键参数会实时上传到数据中心。一旦参数异常,车主就会收到警报信息,这种远程监控与线下检测相结合的方式,将进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
广西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广西检验检测机构达到1896家,去年共向社会出具检验检测报告1045.5万份,涌现出一批规模效益好、技术水平高、行业信誉优的检验检测机构,带动了广西检验检测行业整体提质升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