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厂方寄予厚望的东风本田 S7,上市两个月销量就跌入低谷。今年3月,卖出373辆,4月仅卖出62辆。
本田S7销量惨淡,首先源于盲目乐观的定价。
2025年3月6日晚,珠海,东风本田S7正式上市,“用品质定义高端纯电新标杆”是当晚的宣言。
东风本田试图延续燃油车时代的品牌溢价,一上来就给本田S7定下25.99万-30.99万元的售价。
上市一个月后,东风本田S7降价6万元,起售价从25.99万元降至19.99万元,但销量并未因此提升,反而环比跌幅超过80%。
S7的快速降价反而暴露了其定价逻辑的混乱,消费者对“合资高价电车”的信任度已濒临崩塌。
这款车一度叫“烨S7”, 烨品牌宣传铺垫了挺长时间,却因为种种原因,最终却成了本田S7。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本田并没有什么品牌号召力,还像燃油车那样给新能源汽车定价,显然是行不通的。
本田在燃油车时代积累的“安全”“操控”标签在智能化主导的新能源市场中逐渐失效,其研发逻辑仍沿袭燃油车思路。
S7的配置清单看似丰富,但实际上在智能化和实用性方面存在短板。
其智驾系统仅支持基础L2+功能,高阶智驾需额外付费选装,而国产竞品早已将激光雷达、城市NOA下放至20万元区间。
东风本田S7搭载Honda CONNECT 4.0智能车机系统,这个车机系统只是比之前的本田车型强,但是和国产的车机相比依然有代差。
续航方面,本田S7匹配89.8kWh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CLTC工况续航分别为650km、620km,这个表现在当下并不突出。
S7车身尺寸为4750/1930/1625mm,轴距2930mm,定位中型SUV,但是车长是不够格的,轴距达标了,必然会牺牲后备箱空间。
东风本田S7,似乎依然是新车走老路。
在合资品牌中,东风本田的电动化转型绝对不算晚。早在2020年底,挂着思铭标的M-NV就已上市。
2021年,本田又发布了全新纯电动车品牌e:N,次年东风本田e:NS1正式上市。
无论“试水”的M-NV,亦或是经验尚浅的e:NS1,都没能收获广泛关注。e:NS1的月销量一度达3520辆,如今也仅维持在月销一百多辆的水平。
东风本田在2024年7月推出猎光e:NS2,而这款纯电紧凑型SUV的月销量,一直就是百八十辆,难堪大用。
东风本田的新能源转型,根本指望不上e:N系列。于是乎,重起炉灶,为中国市场专门打造两个新能源品牌:灵悉和烨。
再说几句
东风本田今年前4个月的累计销量仅为9.78万辆,同比下降高达42.3%。很简单的道理,真要是转型成功,销量何至于差到这种地步。
从最初强行坚持“烨”字作为品牌名,到产品上市的魔幻定价,本田日方在中国市场的强势和不切实际,导致一步错步步错。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