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新能源汽车市场,尤其是纯电SUV这块,真是越来越有看头了。
以前大家一说高端纯电SUV,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就是特斯拉,Model Y这车在中国市场上卖得跟不要钱似的,稳坐头把交椅好多年。
可今年情况不一样了,小米带着一股旋风冲了进来,先是轿车SU7火得一塌糊涂,紧接着SUV车型YU7还没正式卖呢,光是预热就已经赚足了眼球,俨然一副新王登基的架势。
这就好比一个班里,原来有个年年考第一的学霸,现在突然来了个多才多艺还长得帅的转校生,一下子就把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走了。
那么问题就来了,在特斯拉和小米这两位已经提前在“王者包间”里坐好的情况下,曾经跟蔚来、理想并称为“新势力三杰”的小鹏,还有最近被华为问界打得有点难受的理想,它们俩还有没有机会挤进去,跟小米凑一桌,形成一个“理米鹏”的新组合呢?
这事儿咱们得好好说道说道。
先来看看小鹏汽车。
要说2025年上半年,小鹏的表现确实很提气,总共交付了将近20万台车,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它2024年一整年的销量,而且在国外也卖得不错,增长了两倍多。
从数据上看,小鹏算是走出了前两年的低谷,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
但奇怪的是,大家对小鹏的这份成绩单,感觉上总没有小米出场时那么震撼。
有网友开玩笑说,现在的小米是在学苹果,用顶尖的设计和体验来征服用户;而小鹏呢,反倒像是在学早些年的小米,主打一个配置高、性价比足。
这个说法在小鹏新发布的G7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从产品本身来说,G7绝对算得上是一台诚意满满的车。
它在实用性上下足了功夫,给的科技配置也都是行业里比较领先的。
可最大的问题,就是它的外形设计太平庸了。
你说它难看吧,也算不上,但就是那种放在停车场里,你可能要按好几次钥匙才能找到自己车的大众脸。
这种设计思路,其实就是为了控制成本,把更多的钱花在用户看不见但用得着的地方。
你看G7的底子,它的轴距、底盘结构,甚至电机功率,都和它的兄弟车型G6一模一样;但它的车身长度呢,又和更高级别的G9差不多,这就让它的后备箱空间变得特别大。
说白了,这就是在一个成熟的平台上,通过调整车身外壳快速开发出来的一款新车,研发效率高,成本也低。
小鹏通过这种方式,在15万到27万这个价格区间里,布下了一张密密麻麻的产品网。
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如果你喜欢灵活的操控,可以选择车身小一点的G6;如果你特别看重后备箱的装载能力,那G7就很合适;如果你对后排乘客的舒适度有要求,G7的高配车型有座椅通风按摩;如果你追求更高级的行驶质感,那还有带空气悬挂的G9。
可以说,小鹏想让每个走进它店里的顾客,都能找到一款基本符合自己需求的车。
这种做法虽然让一些刚买了G6或者G9的老车主觉得有点被“背刺”的感觉,但也恰恰说明了小鹏的产品定位切入得非常精准。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汽车毕竟不是手机,光有性价比是不够的,它还承载了很多面子和情感上的需求。
小鹏自己也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
回想当年,小鹏的第一款爆款车P7为什么能火?
核心就是一个字——酷。
在那个时候,P7的轿跑造型在马路上独树一帜,是很多年轻人眼中的科技潮物。
可现在的小鹏SUV产品线,从G6到G9再到G7,似乎完全放弃了在设计上引领潮流的想法,转而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实用主义者。
这就很矛盾,因为小鹏这个品牌,它的目标用户和小米一样,主要还是年轻人,而现在的年轻人买车,越来越看重能不能取悦自己,车子酷不酷、有没有个性,是很重要的考量因素。
一味地强调“经济适用”,很容易就在激烈的竞争中失去自己的特色。
所以,小含现在面临的最大挑战,可能不是怎么把车卖出去,而是如何重新找回品牌“酷”的感觉,让年轻人再次为之兴奋。
我们再把目光转向理想。
在过去几年,理想可以说是新势力品牌里最成功的,它的L系列增程式汽车卖得非常好,一度把蔚来和小鹏远远甩在身后。
但最近,理想的日子也不太好过,主要就是因为华为带着问界品牌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尤其是在高端市场,问界M9的销量已经超过了理想的旗舰车型L9。
就在刚刚过去的6月份,问界M9这一款车的交付量,甚至比理想L9、L8和MEGA三款车的销量加起来还要多。
这对理想来说,无疑是敲响了警钟,意味着它在自己最核心、最赚钱的领域,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强大对手。
在这样的背景下,理想即将发布的纯电SUV——理想i8,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这已经不仅仅是一款新车那么简单,它承载着理想在纯电市场的希望,也关系到理想能不能在和华为的竞争中扳回一局。
根据目前的消息,i8会是一台纯电的大六座SUV,空间会非常大,定价可能也会比现在的L8要高一些。
它的市场表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能从理想的第一款纯电车MEGA那里继承多少优点。
去年MEGA上市的时候,因为定价和造型的原因,市场反响并不理想,这也让理想的创始人李想深刻反思,他意识到理想的品牌号召力还没有强大到让用户可以无条件接受一款非常超前的产品。
所以,这次的i8,理想肯定会走得非常稳健,它必须是一款在各方面都挑不出毛病,能够真正解决用户续航和空间焦虑的成熟产品。
如果i8成功了,理想就等于同时抓住了增程和纯电两个未来,地位将更加稳固;可如果i8再次失利,理想就会陷入和华为更长时间的苦战,前景也会变得不那么明朗。
放眼整个纯电SUV市场,除了前面提到的特斯拉和小米,牌桌上还有很多虎视眈眈的玩家。
比如零跑汽车,它就牢牢抓住了中低端市场,用极高的性价比杀出了一条血路,甚至在价格这么低的情况下,还给车配上了激光雷达,并且实现了盈利。
还有那些传统的老牌车企,比如吉利、长安、比亚迪,它们的技术储备和生产能力都非常雄厚。
就连之前大家觉得在纯电领域动作不大的合资品牌,像广汽丰田、东风日产,也开始调整策略,推出了价格非常有竞争力的纯电车型,并且也取得了不错的订单量。
可以说,未来的纯电SUV市场,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留给每个玩家犯错的空间也越来越小。
理想和小鹏虽然离那个“王者局”的牌桌很近,但脚下稍有不慎,就可能被身后的追赶者超越。
这场关于未来汽车市场王座的争夺战,现在才刚刚拉开序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