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中国大整合,新公司落地,加速在华业务升级

最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汽车圈里的一件大事,就是那个我们很熟悉的美国汽车品牌福特,在中国市场搞了个大动作。

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以前我们买福特车,总觉得有点“分裂”。

你想买蒙迪欧、探险者这些家用的大车,得去一个叫“长安福特”的店;可你要是看上了路上跑的那种很酷的皮卡,比如游骑侠Ranger,或者是那种方方正正、特别硬派的越野车,又得跑到另一个叫“江铃福特”的店里去。

福特中国大整合,新公司落地,加速在华业务升级-有驾

这两家店虽然都挂着福特的蓝色标志,但卖的车不一样,服务体系也各管各的,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两兄弟,虽然是一个爹妈生的,却非要分家过日子,各开各的铺子。

这种感觉,相信不少对福特车感兴趣的朋友都体验过,有时候想比较一下不同类型的车,还得在城里跑好几个地方,确实不太方便。

但是,从今年10月1日开始,这种“两家店”的局面就要彻底成为历史了。

福特中国正式宣布,他们成立了一个全新的、由自己百分之百控股的公司,名字叫“福特销售服务公司”。

这个新公司的任务就一个:把之前长安福特和江铃福特卖的所有乘用车和皮卡,全都收拢到自己手下,统一来管销售、市场宣传和售后服务。

简单来说,就是福特在中国不搞“分治”了,要“大一统”。

以后咱们老百姓买福特车,进一家店,就能看到福特在中国卖的所有主流车型,从家用的轿车、SUV,到个性十足的皮卡和硬派越野,一应俱全。

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福特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下这么大一盘棋呢?

其实,福特过去在中国之所以会有长安福特和江铃福特两家合资公司,是历史原因造成的。

福特中国大整合,新公司落地,加速在华业务升级-有驾

最早福特进入中国,是和江铃汽车合作,那时候国内私家车还不普及,大家用车主要还是为了生产和生意,所以江铃福特主要生产全顺这样的商用车和一些工具属性强的车。

后来,中国家庭买车的需求爆发了,福特又赶紧找到了长安汽车,成立了长安福特,专门生产福克斯、蒙迪欧这些适合家用的轿车和SUV。

在那个汽车市场飞速发展的年代,这种分工是很有效的,两边各自在自己的领域里发展,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可问题是,时代变了,中国消费者的口味也变得越来越挑剔和多元化。

以前大家买车,目的很单纯,轿车就是代步,SUV就是空间大,皮卡就是拉货。

但现在完全不一样了,汽车不仅仅是个交通工具,更成了一种生活方式的体现。

比如说,一个平时在城里开探险者接送孩子上下学的车主,到了周末,他可能就想开着一辆像烈马(Bronco)那样的硬派越野车,去山里、去沙漠里体验一把征服自然的乐趣。

又或者,一个年轻人,他可能觉得城市SUV太普通了,就想买一辆帅气的皮卡,周末可以拉着冲浪板、山地车去郊外玩。

这时候,福特过去那种销售网络分割的弊端就暴露无遗了。

顾客的兴趣是多样的,但你的店却只卖一种类型的车,这就很尴尬。

福特中国大整合,新公司落地,加速在华业务升级-有驾

想象一下,你走进一家长安福特的店,销售员热情地向你介绍探险者的七座大空间和舒适性,你听完点点头,然后问:“听说你们福特还有一款叫‘烈马’的越野车特别火,能看看吗?”销售员只能抱歉地告诉你:“先生,那款车是江铃福特渠道的,我们店没有,您得去另一家店问问。”这一来一回,消费者的热情可能就凉了半截,而且也让福特的品牌形象显得很混乱,不够统一和强大。

更重要的是,两套销售系统、两套营销班子、两套售后体系,这在内部管理上也是巨大的资源浪费。

在如今这个竞争激烈到“刺刀见红”的中国汽车市场,这种内耗是非常致命的。

所以,福特这次成立新的销售公司,就是为了解决这个根本性问题,把分散的力量重新捏成一个拳头。

这步棋的核心,是福特终于想明白了自己在中国市场的真正优势在哪里。

在十几万到二十几万的主流家用车市场,说实话,现在国产品牌做得非常出色,无论是设计、配置还是智能化体验,都很有竞争力,合资品牌的压力非常大。

根据一些市场数据,合服品牌的市场份额在近几年持续下滑,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福特如果还想单靠蒙迪欧这样的传统车型去和比亚迪、吉利硬拼,会非常吃力。

但是,福特手里有几张别人没有的“王牌”。

比如福特烈马(Bronco)、福特游骑侠(Ranger),这些车型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拥有大量的粉丝,它们代表的是一种自由、冒险、探索的汽车文化。

福特中国大整合,新公司落地,加速在华业务升级-有驾

在中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玩车、追求个性的消费群体正在快速壮大,这片市场是一片潜力巨大的蓝海。

福特要做的,就是把这些个性鲜明的“明星产品”,和像探险者、锐界L这些已经很成熟的家用SUV产品更好地结合起来,告诉中国的消费者:福特这个品牌,既能满足你日常家庭出行的“安稳”,也能承载你追求诗和远方的“梦想”。

通过统一销售渠道,福特可以把这些不同风格的车型放在同一个展厅里,形成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产品组合。

这样一来,福特的品牌形象就立体起来了,不再是过去那个有点模糊的“家用合资品牌”,而是一个既可靠、又好玩,既能满足生活、又能点燃激情的全能型品牌。

同时,营销资源集中起来,可以打出更响亮的品牌声量;售后服务统一标准,也能给所有福特车主提供更稳定、更便捷的体验。

这背后带来的效率提升和成本节约,最终都会转化为企业的竞争力和给到消费者的实惠。

其实放眼整个行业,福特也不是第一个这么做的。

很多国际品牌都在调整自己在中国市场的策略,从过去追求开店数量的“规模扩张”,转向提升单店效率和客户体验的“质量提升”。

大家都在想办法让自己变得更灵活、更高效,以适应中国市场飞快的变化节奏。

福特这次的整合,正是顺应了这一行业大趋势,是一次非常及时和必要的自我革新。

这表明,福特并没有因为暂时的困难而退缩,反而是下定决心要在中国市场深耕下去,并且是用一种更聪明、更聚焦的方式来参与未来的竞争。

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这无疑是个好消息,因为一个更统一、更高效、品牌形象更清晰的福特,未来很可能会为我们带来更多有特色、高品质的好车和更优质的服务。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