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阵子,不知道您有没有在网上看到或者听朋友聊起,说蔚来汽车的销量一下子火了,甚至有人开玩笑说它成了“蔚四万”。
刚开始听着可能觉得有点夸张,但仔细一琢磨,好像身边考虑买新能源车的人里头,提到蔚来的确实越来越多了,甚至有些原来只看奔驰宝马的朋友,也开始把蔚来的车放进备选名单里。
这就让人纳闷了,几年前,蔚来给人的印象还是那个一直在亏钱、被很多人不看好的新品牌,创始人李斌还被戏称为“2019年最惨的人”。
怎么一转眼的功夫,风向就全变了?
它到底做了什么,能从重症监护室直接跑到健身房开始举铁了呢?
这里面的门道,咱们今天就来好好捋一捋。
首先,咱们得把数据摆在桌面上看,这样最实在。
那个“蔚四万”的说法,其实更多是大家对它快速增长的一种形象比喻,实际上,率先突破月销四万、五万大关的是它的同行理想汽车。
不过,蔚来虽然没到那个数,但它的反弹力度也足够让人吃惊了。
咱们回忆一下,就在去年年初,蔚来的月销量还在一万台左右晃悠,甚至一度掉到了六千多台,那个时候,网上到处都是唱衰的声音,感觉它随时都可能撑不下去。
可是,从去年年中开始,情况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销量先是迅速回升到两万台的水平,之后也基本稳定在了每个月一万五到两万台这个区间。
您看,这个数字虽然不是四万,但这种从谷底画出一条漂亮V形反转曲线的势头,比单纯的数字更说明问题。
这就像一个大病初愈的人,不仅能下地走路了,还直接去跑了个半程马拉松,这恢复能力能不让人刮目相看吗?
更关键的一点是,我们得看看蔚来卖的都是什么价位的车。
它不像有些品牌靠几万块钱的低价小车冲销量,蔚来旗下所有车型的平均成交价,稳稳地站在四十万块钱以上。
这是什么概念?
在国内汽车市场,四十万以上基本就是传统豪华品牌宝马、奔驰、奥迪的核心阵地了。
蔚来作为一个成立还不到十年的中国品牌,能在这个价格区间里站稳脚跟,并且每个月卖出一万多台,这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以前,很多人觉得蔚来的车主买的是“服务”,是它那个无微不至的用户体验,车子本身可能还差点意思。
但现在,持续稳定的销量告诉我们,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是真心认可它的产品了。
特别是去年以来,蔚来完成了全系车型向第二代技术平台的升级,像新款的ES6、EC6这些主力车型,产品力有了质的飞跃,成为了销量的顶梁柱。
这说明,蔚来已经成功地从一个靠“讲故事”和“做服务”的新势力,进化成了一个真正靠硬核产品实力说话的成熟车企。
那么,蔚来究竟是按下了哪个“开关键”,才实现了这样的逆袭呢?
在我看来,这背后是它多年来坚持的三件大事,现在终于开花结果了。
第一件,也是最核心的一件,就是它死磕出来的“换电”体系。
咱们普通人买电动车,最担心的就是两件事:充电慢和跑长途没电。
蔚来很早就看到了这个问题,并且没有走大家都在走的建充电桩的路,而是选择了一条更难、投入更大的路——建换电站。
这个换电是什么体验呢?
简单说,就像咱们给电视遥控器换电池一样。
你把车开进一个像洗车房一样的小房子里,全程不用下车,机器人会自动把车底没电的电池卸下来,再换上一块充满电的,整个过程也就三五分钟,比加一箱油还快。
这种体验,对于那些经常需要跑长途或者家里没法装充电桩的用户来说,简直就是解决了最大的痛点。
到目前为止,蔚来已经在全国建了两千四百多座换电站,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基本形成了一张覆盖全国的网络,让开蔚来跑长途变得和开油车一样方便。
这套“可充、可换、可升级”的能源服务体系,是蔚来花了上百亿真金白银和好几年时间才建立起来的护城河,别的品牌想学,短期内根本做不到。
第二件大事,是它规划了一盘非常清晰的“品牌大棋”。
以前的蔚来,所有车型都挤在高端市场,虽然品牌形象立住了,但受众面比较窄。
现在,蔚来学聪明了,开始搞“多品牌战略”,准备用一个“集团军”去打市场。
主品牌“NIO”继续坚守四十万以上的高端阵地,负责提升品牌形象,和国际豪华品牌正面竞争。
然后,他们推出了一个全新的子品牌叫“乐道”,专门面向二三十万价位的主流家庭市场,第一款车L60直接对标市面上最火的特斯拉Model Y,但价格更便宜,而且还能用蔚来的换电网络,这个吸引力就非常大了。
不仅如此,据说蔚来还有一个代号叫“萤火虫”的品牌在准备中,目标是十几万的精品小车市场。
您看这个布局,高、中、低三个档次全覆盖,就像一支舰队,有负责攻坚的航空母舰(蔚来),有负责大规模作战的驱逐舰(乐道),还有负责灵活渗透的潜艇(萤火虫)。
这种打法,既能保证主品牌的高端定位不被稀释,又能用子品牌去抢占更广阔的市场,算盘打得非常精明。
第三件大事,是公司内部管理的“精打细算”。
前些年,蔚来花钱确实有点“豪放”,研发、建换电站、搞用户社区,到处都需要巨大的投入,导致公司一直处于巨额亏损状态,现金流非常紧张。
但从去年开始,能明显感觉到蔚来开始“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把钱都花在了最关键的地方。
公司内部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优化了人员,砍掉了一些不赚钱或者前景不明的业务,把所有资源都集中在核心的造车业务上。
同时,他们还成功地从中东拿到了上百亿的战略投资,一下子让公司的资金储备变得非常雄厚,有了更足的底气去应对未来的竞争。
这种从“大手大脚”到“精益求精”的转变,让整个公司的运营变得更加健康和高效,虽然现在还没有实现整体盈利,但毛利率在提升,亏损在收窄,已经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
总的来看,蔚来今天的逆势上扬,并不是什么一夜之间的奇迹,而是它过去多年坚持投入、坚持长期主义的回报。
它用换电解决了用户的核心焦虑,用多品牌战略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用精细化管理提升了自身的运营效率。
这一系列的组合拳打下来,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个焕然一新的蔚来。
当然,汽车市场的竞争依然非常激烈,前有特斯拉这样的国际巨头,后有理想、华为问界等实力强劲的国内对手,蔚来未来的路也绝不会一帆风顺。
但它至少已经证明了,中国品牌完全有能力在技术、产品和品牌上,做到世界一流的水平,并且在全球最高端的汽车市场里,赢得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接下来,就看它的新品牌“乐道”能不能一炮打响,真正地从高端市场走向千家万户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