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日产全新一代轩逸官图发布,外观革新设计,尺寸微调,沿用1.6L动力——这波操作是稳扎稳打还是保守躺平?
2025年9月11日,东风日产正式发布了全新一代轩逸的官图,消息一出立刻引发热议——毕竟轩逸可是连续多年霸榜中国家轿销量前三的"国民神车"。这次并非悄悄曝光,而是官方正式发布官图,新车将换上全新设计语言,预计在2026年第一季度上市。
2025年虽然新能源车市场持续火爆,但市场渗透率数据呈现出波动态势。合资品牌里大众朗逸刚完成改款升级,丰田卡罗拉也在推混动版本持续发力。就在大家以为日系家轿要被新能源"按在地上摩擦"的时候,东风日产甩出——全新一代轩逸官图发布了!
轩逸9月份仍大卖出超3.34万台,跑赢朗逸、秦PLUS DM-i等在紧凑型轿车市场位列第一。
从官图看,这车外观大变样,尺寸也微调了,但最让人意外的是:动力居然还沿用老款的1.6L自然吸气发动机!
这到底是"稳如老狗"的明智选择,还是"跟不上时代"的保守怂了?
2025年9月这次轩逸官图发布,最直观的变化就是外观彻底翻新了。
全新轩逸采用日产最新的V-Motion 2.0设计语言,整个前脸视觉冲击力相当强。下探更深的V型镀铬饰条搭配狭长的LED大灯组,营造出宽体低趴的运动姿态。老款轩逸一直被车主吐槽设计老气,尤其是经典版那方方正正的造型,开在路上总让人联想到十年前的家用车审美。
这次新轩逸的前脸换成了无边界式格栅设计,中央日产品牌LOGO更加醒目。大灯组采用L型轮廓,与横向饰条形成贯穿式效果,内部三组矩阵光源配合外侧獠牙式灯带,整个前脸攻击性明显提升。侧面腰线从A柱一直贯穿到尾灯,线条流畅不拖沓。
轮毂也从16寸升级到17寸,虽然经典版可能还保留16寸配置,但整体视觉效果年轻了不止一个档次。
车尾的贯穿式尾灯采用熏黑处理,配合微微上翘的小鸭尾设计,运动感一下就拉起来了。
为什么东风日产要在这个时候大改外观?
说白了就是市场逼的。2025年的家轿市场早就不是十年前那个"能开就行"的年代了。新能源车市场虽然渗透率有波动,但整体趋势向上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年轻人买第一辆车,既要空间够用,又要颜值能发朋友圈。
中年人换车也讲究开出去不能掉面子。
看看竞品都在干什么:比亚迪秦PLUS DM-i靠着流畅的车身线条和科技感的设计,月销量一直保持高位;吉利星瑞用运动轿跑的定位,抢走了不少原本看合资品牌的客户;就连本田思域都靠第十一代的外观设计成功翻身,拉回了一大批年轻消费者。
轩逸要是还端着老干部造型不放,怕是连现有的3万多月销量都保不住。2025年的汽车消费者变化太快了,三四线城市的年轻人也开始注重颜值,网约车司机也希望车子看起来体面点。外观不够吸引人,连试驾的机会都拿不到,更别说成交了。
所以这次外观大改,与其说是主动创新,不如说是被市场推着走的结果。
不改不行,再不变真的要被年轻消费者抛弃了。
从实际效果看,新轩逸的外观确实比老款有进步。虽然没有那些造车新势力那么激进,但在保持家用车稳重感的基础上,注入了更多年轻化元素。这种改变既不会吓跑老客户,又能吸引新客户,可以说是日产在颜值焦虑下找到的平衡点。
毕竟轩逸的目标客户群体跨度很大,从刚毕业的年轻人到四十多岁的中年人都有,外观设计必须兼顾不同年龄段的审美需求。
这次V-Motion 2.0设计语言的应用,算是在稳妥和创新之间找到了一个相对合理的度。
除了外观,尺寸变化也值得关注。
从申报信息看,新车在车身尺寸上进行了微调。虽然官方还没公布具体数据,但根据官图和业内人士的推测,新车长度可能增加了3到5厘米,总长度接近4.7米。轴距依旧保持2712毫米,和老款保持一致,但车身宽度增加了1到2厘米,高度略微降低,视觉上看起来更运动。
这个调整看似抠抠搜搜,但其实全是精心计算的结果。
2712毫米的轴距在紧凑型家轿里本来就不算差,对比朗逸的2688毫米、卡罗拉的2700毫米,轩逸在轴距上一直占优。但老款轩逸一直被车主吐槽后排中间地板凸起太高,坐三个人的时候中间那位特别难受。这次宽度增加后,后排横向空间会更舒服,即便坐满三个成年人也不会显得太局促。
高度降低配合更倾斜的A柱设计,驾驶员视野会得到改善。
长度微调大概率是为了优化车头碰撞吸能区,毕竟现在汽车安全标准越来越严格,碰撞测试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同时给后排乘客多留点腿部空间,哪怕只是多出几厘米,实际乘坐体验也会明显不同。
有些老车主可能会问:为什么不加长轴距?
现在国产车都卷到2米8了,轩逸还守着2712毫米的轴距是不是太保守?
但咱得理性看待这个问题。轩逸的主力用户群体是普通家庭用户,他们要的不是越级空间,而是够用加省油加好停车。如果盲目加长轴距,车身重量会增加,油耗肯定会上去,价格也得跟着涨。这样反而可能丢了原本的客户群。
那些买轩逸的人,看重的就是它在空间、油耗、价格之间找到的平衡点。
你给他加长轴距,空间是大了,但油耗从6升多涨到7升多,每个月多花几百块油钱,他可能就转头去看其他车了。
所以这次尺寸微调,其实是日产对目标用户需求的把握。不贪大求全,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后排空间优化了,驾驶视野改善了,安全性提升了,但油耗和价格不会有太大变化。
这种改进方式虽然不够激进,但对于一台家用车来说,稳妥往往比激进重要。
毕竟买轩逸的人,大多数都是要用这台车开十年八年的,他们需要的是长期可靠的伙伴,而不是一时的新鲜感。
从实际使用场景看,这个尺寸调整是合理的。城市道路停车位越来越紧张,车身太长停车就成问题。轩逸保持4.7米左右的车长,既保证了车内空间,又不会在停车时太过吃力。
这种务实的做法,恰恰体现了日产对中国市场的理解。
第三部分:
最让人意外的部分来了,动力系统几乎没变。
全新一代轩逸在动力配置上继续沿用现有的两代同堂销售策略,提供1.6L自然吸气发动机和e-Power超混电驱两种选择。1.6L版本功率99千瓦,大约135马力,峰值扭矩159牛米,和老款几乎一模一样。
要知道现在都2025年了,隔壁比亚迪秦PLUS DM-i已经普及插混技术,亏电油耗能做到3.8升;吉利星瑞主打2.0T涡轮增压,马力达到190匹;就连日产自己的逍客都用上了1.3T涡轮增压发动机。
这时候轩逸还抱着1.6L自吸不放,难道真的是技术跟不上了?
但换个角度看,这反而是日产算的一笔精明账。1.6L自吸配CVT这套动力组合,优势就是省油和耐用。根据大量车主反馈和实测数据,综合油耗普遍在6到6.5升之间,在高速路况下甚至能降到4到5升,满油状态下能跑770公里左右。
普通家庭一个月跑1000公里,折算下来油费也就500块出头。
发动机结构简单,维修保养便宜,开十年都不用大修。对于轩逸的主力用户,也就是三四线城市的家庭用户和网约车司机来说,省心省油比加速快重要得多。
这套动力系统还有个隐藏优势,就是符合当下节能车型的导向。
虽然没有插混那样可以免购置税,但在购置税和油耗限值方面都占优势。日产的1.6L HR16发动机其实一直在优化技术,这次虽然参数没变,但很可能升级了缸内直喷和阿特金森循环技术,实际驾驶感受会更平顺,油耗也可能进一步降低。
这种改进方式不会体现在账面数据上,但实际使用中车主能感受到。
有人可能会说,1.6L自吸会不会很快被新能源车淘汰?
短期内不会。虽然新能源车市场在持续发展,但家轿市场里仍有大量用户,尤其是下沉市场的用户,因为充电不便、预算有限、对电车安全性存疑等原因,还是愿意选择燃油车。轩逸的1.6L自吸不用充电,加油站到处都是,补能方便快捷。
这也是为什么燃油车在2025年还能保持一定市场份额的原因。
从成本角度看,继续使用1.6L自吸也是明智选择。如果换成涡轮增压或者混动系统,研发成本、生产成本都会大幅增加,最终这些成本都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轩逸的定价策略一直是主打性价比,终端优惠后落地价通常在10万出头,如果因为动力系统升级导致价格上涨,很可能会失去价格优势。
那些原本考虑轩逸的消费者,可能就会转向更便宜的自主品牌车型。
所以轩逸没上涡轮或混动,不是技术跟不上,而是定位的结果。日产要服务的是那些不需要性能过剩,只想要可靠省心的普通家庭。这个选择或许不够激进,但绝对足够务实。
在一个所有车企都在卷动力、卷智能化的时代,轩逸反而坚守住了自己的基本盘,这种定力反而显得难能可贵。
第四部分:
说了这么多外观、尺寸、动力的变化,咱们得从整体角度看看这台全新一代轩逸到底值不值得期待。
网友的争议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咱们一个一个来看。
第一个争议是外观变帅了但动力还是老一套,到底值不值得买?
这个问题要看你的用车需求。如果你追求驾驶激情,喜欢地板油推背感,那轩逸确实不适合你,建议去看看思域或者新能源车。但如果你看重的是日常代步省心、油耗低、保值率高,那这台外观升级后的新轩逸绝对是颜值和实用的平衡之选。
根据市场数据,轩逸的三年保值率普遍在之间,在同级别合资车里算是相当不错的水平。
买车不光要看新车价格,还要考虑用车成本和二手车残值。
从这个角度看,轩逸的综合性价比其实挺高。
第二个争议是1.6L自吸会不会很快被新能源车淘汰?
短期内真不会。虽然新能源车市场在持续发展,但家轿市场里仍有大量用户,因为各种原因还是选择燃油车。充电桩覆盖不到的地方太多了,尤其是三四线城市和县城,充电设施远没有大城市那么完善。
还有很多人住老旧小区,根本没条件安装充电桩。
这些实际问题决定了燃油车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会有市场。轩逸的1.6L自吸不用充电,补能方式便利,这也是油车还能屹立不倒的核心原因。
第三个争议是和同级别的朗逸、卡罗拉比,新轩逸优势在哪?
外观设计更新潮,比朗逸经典版年轻,比卡罗拉运动。后排空间优化后更舒适,相比老款有明显改善。日产的沙发座椅口碑一直在,舒适性是强项。
是价格优势明显,根据市场信息,轩逸经典版车型终端优惠后落地价能到7万多,新车上市后预计比朗逸便宜1到2万。
对于预算有限的家庭用户来说,这个价差可不是小数目。
从市场定位看,全新一代轩逸瞄准的还是那些务实的家庭用户。这部分用户的特点是对价格敏感,对油耗在意,对可靠性有要求,但对性能和配置没有太高追求。他们买车就是为了上下班代步、周末带家人出去转转,偶尔跑个长途。
对这部分用户来说,轩逸提供的就是够用的配置、可靠的品质、合理的价格。
这种定位虽然不够性感,但市场需求一直存在。
新能源车虽然来势汹汹,但在家轿市场并没有完全取代燃油车。很多家庭的第一台车还是会选择燃油车,等基础设施更完善、技术更成熟了,再考虑换新能源车。这个过渡期可能还需要几年时间。
轩逸要做的就是在这个过渡期里守住基本盘,继续服务好那些需要燃油车的用户。
从这个角度看,沿用1.6L动力、保持价格优势、优化外观和空间,这些改进方向都是正确的。
结语:
全新一代轩逸的这次官图发布,预计在2026年第一季度上市,整个改款思路像极了日产的性格写照,不冒进、不跟风,牢牢抓住自己最擅长的领域。
外观大改是为了跟上审美潮流,尺寸微调是为了优化用户体验,动力沿用则是为了守住核心用户群。
在汽车市场持续变化的2025年,这样的选择或许不够性感,但绝对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生存策略。家轿市场的竞争从来不是看谁最激进,而是看谁最懂用户需求。
轩逸显然还想继续当这个读心高手,用省油、耐用、性价比高来打动那些务实的消费者。
至于它能不能继续稳坐销量前三的位置,咱们2026年初看销量榜见分晓。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这个所有车企都在卷技术、卷配置、卷价格的时代,轩逸选择坚守住自己的基本盘,这份定力本身就值得尊重。毕竟对于一台家用车来说,能长期陪伴在用户身边,比一时的新鲜感重要得多。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