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我的底线是老干妈造车”,甭管你是老司机还是看热闹的吃瓜群众,是不是也被追觅科技造超跑的消息给炸懵了?
朋友圈那一阵骚动,属实让人有点怀疑人生——昨天吸尘器,吹风机还在呼呼工作,今天追觅就要对标布加迪,敲锣打鼓高喊2027超跑见。
你没听错,是布加迪威龙那个级别!
咱再看评论区,所有人仿佛那一刻都懂了个道理:现在啥都能“跨界”,但跨界和靠谱这俩事,还真没啥直接关系。
问题来了,是不是只要有点科技背景,随手糊一份PPT,喊几句“要造车、要颠覆、要创新”,大伙就必须信一个,掏腰包押注?
明明有些事,说起来比剁椒鱼头还香,做起来可能比熙熙攘攘的广场舞还魔幻。
其实车圈这些年,风向盘一直在那打转,跨界队伍排队领号,哪个行业没上过这趟“造车快车道”?
但造车这事,真不是你随便仿个logo、贴个电机、写几个参数表,就能热乎起来的。
咱说白了,汽车和吸尘器、吹风机之间,那距离,可不是抹点辣酱就能黏上的。
你说家电能跳到超跑,这个跨度,不是步子大,是直接跨越红绿灯都不看秒数了。
而作为车主,掏钱那一刻,啥叫真金白银流心头,它不是PPT里的饼,不是直播间口嗨。
人人都懂,汽车不是一次性雨伞,掉了也能随手买新的。
一辆好车寄托着安全出行、家庭团圆、工作奔波,甚至有点“人生底气”的意味。
这个时候,你突然告诉我“吸尘器品牌要做超跑”,我是不是该先问:你们真的试过开车吗?
车圈这些事,向来热闹,但转身冷冷清清的也不少。
从互联网大佬到房地产巨头,再到手机、家电品牌,多少企业一开口就“要造车”,最后呢?
PPT造得山河壮丽,宣传海报满天飞,可实际交付那叫一个漫长。
有人说新时代就是要有梦想,但梦想不能拿用户的钱去赌博。
我们见过太多“高举高打”,最后退场的时候连个售后电话都不剩下。
跟车主买个手机不同,这玩意一用就是十来年,安全和质量没得含糊。
这时候忽然冒出个吸尘器品牌要挑战布加迪,实话讲,我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不是“酷”,而是“悬”。
技术储备在哪呢?
生产经验有过吗?
安全验证体系能做几级?
这些都是开车的底线问题,不光是画个饼,扯个概念就全都能过关。
行业需要的是脚踏实地,不是天马行空拿用户试错。
一句“千人造车团队”,你看着热闹不?
可汽车行业那种底层的技术人才,哪里是临时凑齐能成?
“没有数年技术积淀”,你拿什么跟一百年品牌比拼?
追觅这波宣言,资本市场里肯定拍手叫好,但咱车主真心不想成试验小白鼠。
前两年新势力都说“要超越特斯拉”,现在还有多少敢拍胸脯说自己稳如老狗?
玩资本融资可能很上头,但汽车交付这件事,没有百米冲刺,只有马拉松。
一个零部件管控出问题,全车就能陪你“裸奔”。
哪怕你吸尘器电机逆天,三电系统跟家用电器根本不是一回事。
电池安全、底盘调校、智能驾驶这一套,还需要大把时间和银子慢慢磨。
谁都能说“高性能”,但谁能把安全做透?
到最后,交不了车,凑不齐售后服务,买家气得直拍桌子,你敢信追觅会不会突然撤退?
汽车制造一身本事不是钱砸出来的,是踏踏实实积累出来的。
两万个零部件,几百家供应商,一个小失误,可能就是维权群排队打卡。
新势力车企到现在还在被品控折磨,更不要说临时上阵家电品牌,一腔热血跑来造超跑。
大家关心的指定不是小众性能参数,而是真正的安全测试、续航真实、售后有保障。
你光喊“对标布加迪”,碰撞测试过了吗?
电池温控系统有没有拿得出手的方案?
全国售后网点你准备多少家?
这些问题没人正面回答,用户就没法安心。
咱不是说科技公司不能创新,问题是拿创造力当掩饰专业短板,这事网友看得可比PR稿还明白。
说穿了,行业缺的不是“花样”,不是噱头,而是真正落实到细节里的诚意。
我们车主想要的,无非是:安全第一、品质靠谱、成本实在、售后有保障。
能做到这些,比堆屏幕、堆概念更实在。
这一阵看下来,说实话,行业里已经不是缺科技创新,而是缺一种“匠心”精神。
个别车企老爱搞移动客厅、智能沙发、电动遮阳板,其实本质还是一辆代步工具、出行伙伴。
你可以酷炫,但别忘了有些需求很基础,“续航不虚标”、“售后说到做到”、“系统不卡死机”,这些才是用户愿意为之花钱的点。
假如哪天老干妈也说要造车,你说你啥反应?
小编我先开瓶啤酒,庆祝一下辣酱可以外挂导航。
但认认真真讲,行业跨界需要机会,但绝不是让泡沫泛滥。
追觅如果真有技术打造安全舒适的超跑,那用户绝不会拒绝,关键是过程不要变成一场玩资本的“秀”。
车圈历史那么长,豪车之所以贵,是因为每一步都走得扎实。
新玩家可以冲,但得有敬畏。
拿用户的钱去治病试药,咱真心还不如买两瓶老干妈踏踏实实下饭。
造车不是谁都能玩,安全谁都得给个说法。
信任好建立起来难,摧毁只需要一次产品事故。
追觅这次要玩大的了,用户不怕你有梦想,但更怕你拿梦想忽悠人。
一辆车,说绝不只是性能参数和颜值,而是真正落地的可靠。
你的安全体系有吗?
你的售后服务到哪步了?
你说的性能到底靠什么实现?
问题一堆,真正敢回答的没几个。
时代在变化,行业也在扩容,但不是每个品牌都适合碰汽车这块骨头。
如果真拿不出硬实力,让家电做好本职也挺好,毕竟能干得漂亮也是一辈子的“匠心”。
等的不是更多资本唱戏,而是务实做事,做稳体验。
这才是车圈该有的样子。
看到这里,咱们也不藏着掖着了:
你觉得追觅跨界造车能成吗?
敢留言杠一杠,或者点个赞转发,让大家一起来聊聊吧!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