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刚拿驾照那会,我开着家里的车出门,一路上提心吊胆。好不容易找到个停车位,结果倒车时,就听见 “呲啦” 一声,下车一看,右前轮的轮毂蹭到马路牙子上了,崭新的轮毂划出一道长长的痕迹,当时那个心疼啊,别提多难受了。相信不少新手司机都和我有过类似的经历,开车的时候总摸不准车轮的位置,心里没底,生怕一不小心就剐蹭到旁边的东西。
其实,摸不准车轮位置,说白了就是对车辆缺乏 “人车合一” 的熟悉感。就好比刚买了双新鞋,头几天走路总觉得硌脚,得穿一段时间,才能适应鞋子的尺寸和形状。开车也是这个道理,想要精准判断车轮位置,是有窍门的。
老司机们常用的一个方法,就是找车内的 “参照物”。以常见的家用轿车为例,当我们坐在驾驶座上,平视前方,车头盖右三分之一处的延伸线,大致就是右前轮的行驶轨迹。我自己试过,在一条宽阔又没什么车的道路上,把车慢慢往前开,眼睛盯着车头盖右三分之一处,同时让朋友在路边观察车轮位置,发现还真挺准!有了这个参照,以后靠边停车或者通过狭窄路段时,心里就有谱多了,再也不用担心蹭到右边的障碍物。
至于左前轮的位置,也有办法。当我们看到左侧雨刮器的节点与路面物体重合时,这个位置差不多就是左前轮即将压过的地方。这个方法我在日常开车时也经常用,尤其是在通过一些有积水的坑洼路段,能巧妙避开那些可能会磕到底盘的大坑。
除了找车内参照物,还有个 “笨办法” 也很管用 —— 多下车观察。刚开始开车不熟悉的时候,每到一个路段,尤其是比较狭窄或者复杂的地方,别怕麻烦,停好车后下车看看车轮和周围障碍物的距离。多观察几次,慢慢就能在心里形成一个大概的概念,再遇到类似情况,不用下车也能做出比较准确的判断。我刚开始就是这么过来的,虽然麻烦点,但效果真的不错。
另外,调整好座椅位置也很关键。座椅太靠前或者太靠后,都会影响我们对车轮位置的判断。合适的座椅位置应该是:踩下刹车踏板时,腿部能保持自然弯曲;双手伸直可以轻松握住方向盘的三点和九点位置;同时,视线能清楚看到车头盖的前沿。只有座椅调好了,那些参照物才更准确。
开车判断车轮位置,就像是和爱车建立默契的过程。掌握了这些小技巧,再加上多练多开,慢慢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以后开车上路,再也不用像我当初那样,因为摸不准车轮位置而提心吊胆啦!
如果你也被车轮位置的问题困扰,不妨试试这些方法。觉得有用的话,就动动发财小手点赞关注吧,祝愿大家都能平安出行,一路顺遂!
全部评论 (0)